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直呼其名说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直呼其名说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次,一名主持人读一封来信时,竟埋怨写信者对她直呼其名,缺少礼貌。主持人向受众讨要尊称,令人不解。

直呼其名,其实是新闻界的一个好传统。记得笔者刚到报社工作时,总编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是上世纪30年代的老新闻人,亲自聆听过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全报社从记者编辑到工厂的工人,都直呼其名。两位副总编辑,也是“三八式”的老资格,人们也是直接叫他们的名字,或喊“老某”。在正式场合,也有人在他们的名字后加“同志”两字,以示郑重。大家在一种和谐、平等的氛围里工作。笔者开始做副总编辑时已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资历差得多,更是人人直呼我的名字,有的人省去姓,更显亲切。外单位的人来讨论稿件,对编辑人员一般称“老张”、“老李”……

不仅笔者所在的报社如此,这曾经是整个新闻界的一种风气。陕西日报原总编辑丁济沧,由于开始在报社工作时年纪小,都叫他“小丁”,后来全社人员上上下下都习惯性地喊他“小丁”。调到人民日报做副总编辑后,仍被叫“小丁”。此事被新闻界传为佳话。粉碎“”后,在胡绩伟的倡导下,人民日报进一步发扬直呼其名的传统,上上下下都称领导为“老胡”、“老李”(李庄为副总编辑)等。

直呼其名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而称呼官衔,仿佛在人和人之间筑起了一堵高墙。有人说,直呼其名是一种很高的礼遇,称官衔有时倒显得生分,有道理!特别是报社、电台、电视台,作为业务单位,无论职务高低,都要从事写稿、编辑等业务工作,只是分工不同。大家平等相待,互相切磋,不仅无碍组织纪律,反而有助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做好工作。同时,新闻单位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人们的民主平等意识较强,这可能也是习惯于直呼其名的原因。

直呼其名,是新闻单位保持和谐气氛的一种表现。笔者亲历的领导和干部职工平等相处的事实还有很多。比如,1950年底笔者刚进报社的时候,全社只有一辆小轿车,这辆车除领导因公使用外,职工急需时也可以坐。我们几个大学毕业生从招待所到报社报到,就是用这辆车来接的。平时,有人得了急病或女同志生孩子急送医院,也用这辆车。后来又增加了几辆吉普车,夜班职工住在外面的,下班后都用车把他们送回家。

平时在工作中,领导和记者编辑经常一起讨论。为了节省时间,上夜班的总编辑、副总编辑,还常常直接到夜班编辑办公室看稿,到印刷厂排字车间看报纸大样(那时报纸是铅印)。

总编辑,按照的说法,就是记者头子,要亲自动笔写文章,把关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年《大公报》的社论多是张季鸾看完报纸大样后,从当天将要见报的新闻中选取评论题目一挥而就的;《文汇报》的主要标题,则多由徐铸成亲自拟定。如《戴笠音容宛在》这个著名的标题,就出自徐铸成的笔下。它既让抓不住把柄,又讥讽了戴笠死后特务统治如故。我们党领导的报纸更有领导亲自动笔的好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很快,同时在内部管理方面也有改革。新闻单位家业大了,分工更明确,责任更分明,规章更健全,是一个进步。但是,毋庸讳言,其中有一些是从衙门学来的,新闻单位变得行政化了,“官本位”和“官衔情结”越来越浓,直呼其名的传统丢掉了,连科级干部也称官衔,或“张科”、“刘科”,岂不怪哉!有的新闻单位级别森严,记者编辑想见总编辑说说工作,竟然还得事先登记预约。单位的车辆增加了好多倍,但多变成了领导专用(省报属厅级单位,按照中央规定,没有人可以有专车),夜班编辑下班,报社的车辆不送,女同志还得她们的家属来接。不少领导当起“新闻官”,忙于迎来送往等所谓公关事务,亲自动笔的也少了,有的甚至把签报纸大样这样的重任也下放了。新闻单位这种行政化的毛病,不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工作质量。

近年来中央要求事业单位改革,笔者以为核心是去行政化。新闻单位肩负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重任,理应带头改革,发扬优良传统,密切干群关系,以业务为中心,营造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