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学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计算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培养了学生计算机技能,提高了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利途径。在基础教育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仍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中学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现在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学 计算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06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趋势下,教育的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计算机在教育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中学计算机教育在新的发展时期也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计算机课程主讲成为中学一门独立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但是目前中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1 中学计算机教育现状
1.1 过于注重理论教授,致使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在传统的中学计算机教育过程中,重点内容是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但并没有伴随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在具体授课时,大多采用课堂讲授的单向灌输形式,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经验与原有的认识理解理论,故泛泛的理论教学,教学针对性比较差,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实践活动少,实践课往往只是走马观花。
1.2 学生面对应试教育转轨,难以发挥学习主动性
在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应试情绪,在目前高考考核的内容上,计算机教学基本是不会对高考内容产生影响的。笔者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经过长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和期望心理进行的观察和调查,发现40%左右的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出一般甚至消极;30%的学生学习情绪表现出消极、紧张甚至厌烦;学生的动机水平则处于一种中等水平的的利己性动机;而学生对教师上课、改作、辅导则普遍表现为一般或不积极的期望心理。综上,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出不高的水平。
1.3 教学模式僵化,不利于创新思维
计算机教学应该以应用为主要目的,要注重知识与技巧兵种,而目前比较普遍的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知识注重课程概念的传授、基本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水平和年龄特点,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形成的良性互动,更加谈不上教学相长。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僵化,使得课堂教学没有新意,没有变化,没有突破。学生在固有模式面前,表现为被动接受,能不能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更不能实习学习上的创新。
1.4 教师专业培训和职称晋升机会欠缺,不利于专业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学校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充满热情的工作者,才能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试验,丰富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但是目前教师缺少专业培训的机会,不能接触不断变化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无法参加学习实践,不能提升现代教育意识,整个专业素质的提升受到了严重限制,也不利于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推展。
2 加强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对策
2.1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计算机全面教学
计算机教育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势必会造成计算机教学目标的偏离,理论与实践相剥离,致使孤立形态下的理论教学,无法得到实践教学的“诱导”因素。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这也是实现计算机全面教学的有利手段;实践教学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动力。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都有着明确的教学定位与地位,切实统一好理论与实践教学,既对教师素质与能力提升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新课程下,计算机教学改革不断前进的需求。
2.2 转变学习观念,提升学生学习内动力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可知,他们在中学阶段很大程度上是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的。所以在中学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操作要让学生自己在有目的的情况下,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性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等,都可以有效地利用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因素,实现计算机的有效教学。那么学生就会对这些新出现的知识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自主学习,提升学习内动力。
2.3 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
中学计算机课程以基础知识为主,一些相关的语言教程、操作系统软件等,都需要学生实践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处理讲解与实践的关系,对于讲解与上机课程既不能随性展开,也不能没有计划,这样的教学方法都是不科学合理的,也不符合计算机教学目标。据此,把握好上机课与理论课的时间,在教学时间分配上保持1:1的比例比较适宜,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并增加了实践与教学间的紧密联系,也有利于优化计算机课程设置。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形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无论对教学内容的考虑还是教学方式都有新的要求。在内容上,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的实用性和怎样让学生乐意学然后能主动使用。在完成计算机文化的普及上,如何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需要的信息增强自身的再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的。教师就需要在内容的把握上好好地思考和选择。同时,教育理论的发展也给我们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再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开放、以人为本的方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应该从学生出发,选择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
2.4 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这对计算机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做到与时俱进,需要通过行政的手段给予计算机教师更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或者通过研讨会等形式交流中学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有利于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工作。计算机学科更新迅速的特点决定了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通过培训教师能更好掌握和更新计算机相关知识,为计算机教育拓宽视角。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此外,教师也应当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不仅仅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这门学科,使学生停留在枯燥的讲解中,更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总之,中学的计算机课程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也只有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计算机课程作为中学课程中年轻的一门学科,发展前景也是广阔的,教师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这门学科的意义,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始终保持一份对计算机的好奇和热情。
参考文献:
[1]王士凤.中学计算机教学之我见[J].科技资讯,2009,(33).
[2]张殿龙.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6.
[3]李继红.浅谈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9.
[4]徐鹏成.中学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个方法[J].神州,2012.
作者简介:向玲琳,四川巴中中学,四川巴中 63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