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人民币远期汇率风险与管理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继续扩大,作为国内主要的外汇持有者和经营者的商业银行,许多业务活动蕴含的风险增加,原来集中由国家承担的汇率风险也逐步向银行分散;远期汇率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成为日趋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所面对的汇率风险,以及应对的基本手段,提出了应对汇率风险的建议。
Abstract: Continues along with the RMB rate margin of fluctuation to expand, takes the domestic main foreign exchange holder and operator's Commercial bank, many operational activities implication's risk increases, originally the centralism the exchange rate risk which undertakes by the country gradually is also scattered to the bank; Forward rate fixed price and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ew exchange rate forms under the mechanism to become day by day the important question.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exchange rate risk which in the RMB rate reform process the Commercial bank faces, as well as deals the essential method, proposed deals with the exchange rate risk the suggestion.
关键词:远期汇率风险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key word: Forward rate risk Commercial bank risk management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新的安排后,汇率的波动幅度扩大,变动频率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长期习惯于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商业银行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资产负债配置以及业务发展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在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如何尽快提高管理和驾驭汇率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机遇,成为当前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面临新的挑战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新的安排后,意味着汇率的波动幅度比过去扩大,变动频率加快。与此前相比,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将更加显性化、日常化,提高外汇风险管理能力变得更加迫切。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是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同时加大。新的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因交易目的而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动。同时,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例如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同业外币拆借、投资性外币债券等,也会随着汇率的升值和贬值而产生盈亏。初步测算表明,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的全部外汇风险敞口头寸(既包括银行账户,又包括交易账户)较大,银行面临的币种错配风险较高。此外,如果不做相对特殊的安排,我国部分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资本会因人民币升值而缩水。我国很多商业银行过去往往忽视银行账户的外汇风险敞口,汇率机制改革后,必须尽快调整管理理念以防汇率波动给银行账户带来巨大损失。
二是银行客户的外汇风险上升,会增加银行受损的可能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汇率水平的调整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敞口头寸,也会通过影响银行客户的财务状况,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带来影响。汇率波动的频率提高后,银行客户面临的外汇风险会增加。直接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会因汇率波动而导致盈亏起伏。
三是外汇衍生产品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增加。从2006年8月2日开始,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范围扩大,交易期限限制放开,同时允许银行自主报价,并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这些措施的出台在促进银行外汇衍生交易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银行面临的各种相关风险增加。在提供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时,银行能否准确进行定价,能否有效对冲和管理风险,不仅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决定着银行的竞争力,甚至是生存能力。
四是银行外汇业务还面临着许多其他种类的风险。除了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外,外汇业务还面临操作风险、外汇管制风险、结算风险、时区风险、反洗钱等。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上述风险,银行一样有可能遭受巨额损失。
二、商业银行应对汇率风险的手段
国内的远期外汇市场形成了完善的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在这两个层次的市场中,银行和客户间的远期结售汇市场是国内经济主体规避远期外汇风险的主要场所。客户在与银行签订远期合约以后,将远期风险转移给了银行。银行通常以利率平价为依据,结合自身资金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确定远期汇价,接受风险头寸。在现行体制下,银行抛补远期头寸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通过即期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相结合的方式
在远期结汇市场,银行借入外汇资金,立即将其在即期市场平盘,所得人民币在货币市场拆出。所借美元和拆出的人民币期限与远期结售汇的期限一致,到期对冲相应的头寸。远期售汇业务则相反,银行拆入本币资金,即期买入外汇并将之拆出,到期所得本息作为售汇资金,客户支付的本币对价则偿还货币市场的拆入资金。在成熟的外汇市场上,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大部分交易。因为这种方式要通过三笔交易来进行风险的抛补,过程十分繁琐,并且要涉及多个对手的授信和币种的转换问题,综合成本较高。而且,此种方式可能还要受到结售汇周转头寸的限制,并不一定能够展开。
(二)利用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进行风险抛补
银行可以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寻找对手,做一笔币种,金额和期限都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交易来对冲,使得自身的敞口头寸为零,从而规避外汇风险。国内银行以往的操作主要是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报价较好的交易对手达成交易,在央行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后,这种避险方式也可以在国内市场展开。但是从实践的情况来看,银行间远期市场的交易并不十分活跃。交易清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银行间远期市场刚刚开办,交易主体、定价模式等还有待于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人民币处在一个较强的单边升值预期中,客户需求趋同造成交易方向趋同,使得远期市场的交易流动性较差,而商业银行因为没有足够的手段将企业转移来的风险进行对冲,也不愿意过多涉及远期的风险交易。
(三)银行将敞口头寸一直持有到期
采取这种方式一般是因为央行对商业银行有较为严格的外汇头寸限制,远期头寸不能在即期市场平盘,或是市场处于强烈的单边预期下,远期交易缺乏流动性。在此种状况下,商业银行必须承担市场汇率不利变动的风险,实际上并没有将风险转嫁出去。针对这种汇率风险,银行一般只能通过调整远期汇率的报价,扩大外汇买卖价格之间的点差来限制客户远期结售汇的需求,从而将风险降至最小程度。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汇率风险的建议
总体上,国内远期结售汇市场还刚刚起步,发展也比较缓慢,在远期汇率的形成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外汇基础性市场发展尚不充分、价格不能完全反映供求关系、银行远期结售汇风险控制手段不足、远期市场供求不平衡等。为完善人民币远期汇率形成机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基础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衍生市场的发展,必须以相对完善、成熟的外汇和货币基础性资产市场的发展为基础。因此,要加快即期外汇市场发展。加快推进外汇市场改革与发展,完善远期外汇市场发展基础,扩大交易主体以及适度放松一些制度性的约束,增强商业银行定价和管理的灵活性;以银行间外汇市场为基础,拓宽广度和深度,将大量真正的供求者纳入市场之中,反映真实的市场意愿,发现合适的价格,形成合理的市场波动。要继续推动强制结售汇向意愿结售汇转变,使市场的真实意愿得以体现,夯实汇率形成市场的基础。与此同时,管理层应该继续推进人民币利率的市场化进程,为远期汇率合理定价创造条件。
在即期市场询价交易模式的基础上,央行可以考虑在建立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同时,参考资本管制和交易成本的因素制订内地远期市场指导汇率,引导远期汇率的定价,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交易的风险。开辟银行汇率风险对冲渠道,提高银行参与外汇远期交易的积极性;取消外汇远期交易的“实需”原则限制并引入做市商制度,增强远期外汇市场的活力。
第二,商业银行要尽快完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要在认真评估本行外汇风险管理状况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并实施完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案,按照国际先进银行的标准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外汇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体系。要清晰制定从高管层到操作层有关外汇风险管理的授权政策和从操作层到高管层的报告政策及路线;要建立分工明确的外汇风险(市场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权限结构和责任机制;要建立有效的风险报告体系和信息系统等。近年来,我国不少银行也引入了Kendor+,Panaroma等风险计量和管理系统,但使用测试(usetest)相当不充分,模型风险较大。因此,在真正将VaR值用于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之前,银行要准确计算外币敞口头寸,并据此有效控制外汇风险。此外,还要注意监控和管理银行贷款客户的外汇风险以及外汇业务中的操作风险、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等。
第三,平衡远期市场的供求关系。在供给方面,要在扩大远期结售汇银行范围的基础上,鼓励和促进合理的价格竞争,形成反映市场供求的合理价格,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要鼓励和促进银行加快产品开放和创新,提供更多符合市场需基于利率平价理论的人民币远期汇率研究要的避险产品。例如人民币升值后,部分外贸企业为规避汇率可能带来的风险,基本不接国外客商下的远期订单;对一些利润低的订单则采取快速接订单快速交货的方式,避开可能产生的汇率大幅浮动;也有外贸企业对目前人民币汇率逐步上升缺少对策,企业自行消化汇率风险,仍主要通过直接到厂家采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方法为主。也体现了银行产品创新的不足和滞后于市场需求的现状。
在需求方面,要通过市场波动的信号,唤醒企业的风险意识,了解防范风险的手段,准确理解衍生交易的作用;在操作上,要尽可能简化手续,采取宽进严出的方式,将真实性审核后置于资金交割环节。另外,为活跃市场交易,应当在适当的时机、一定程度上引入投机机制,在市场发育初期,可考虑结合外汇账户管理,允许企业在一定限额内进行虚盘交易,以促进市场交易和改善供求关系。
第四,银行监管当局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监管。目前相当部分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未能完全市场化,自我约束机制薄弱,风险意识不强。金融系统与企业均未建立完善的汇率风险内控制度,对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增强的重要准备是微观经济体对汇率风险的自主防范意识与能力的增强。监管机构应从制度上加强他们应对汇率波动风险的监测与评估能力,提高他们的内部风险控制水平。首先,监管当局应该及时了解银行体系及企业中外汇资产与负债的币种结构、期限结构,对其外汇资产负债表进行严密的监控,并且利用监管手段对一些指标进行控制,使得整体汇率风险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其次,监管当局应在监管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监管手段督促银行与企业建立并完善内部风险控制系统,对他们的外汇风险控制系统进行考评。这些监管手段将迫使银行与企业提高自身对外汇风险分析能力(外汇资产质量、流动性以及资产负债币种、期限的搭配情况等等),以及他们通过市场手段应对汇率波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先智: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与风险管理,新金融,2008年第1期
[2]李莲:远期结售汇业务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中国货币市场,2008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