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探究”模式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探究”模式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实验――探究”模式是将直观教学和发现学习相结合,通过探究,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实验教学范型。该模式突出教学的探索性,强调学生对实验的主动感知和对过程的亲自体验,凸显发现学习和探究教学的结合,从而促成科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实验――探究”模式;发现学习;探究教学;科学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0-008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0.031

新课程改革业已跨过十个年头,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实验――探究”式教学作为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途径,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并坚定不移地践行着。但大家对“实验――探究” 式教学的具体理解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就其模式以及具体如何融入常态课堂进行讨论。

一、关于“实验――探究”模式的认识与理解

“实验――探究”模式是将直观教学和发现学习相结合,通过探究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实验教学范型。从教学目标看,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实验,实现知识生长、技能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提高、方法习得和素养达成。从教学过程看,突出教学的探索性,强调三维目标在探究过程中的统一。从教学方式看,凸显发现学习和探究教学的结合。从教学元素看,探究内容可以源于又高于教材,同时彰显教师“导”与学生“主”的辩证统一。

二、关于“实验――探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模式一]问题讨论实验分析归纳结论应用

此模式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探索主动获取第一手感性认识材料,进而加以分析习得新知识点,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新知识块。该模式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的要求并不高,多适用于物理性质方面的开放式探究教学。

[案例1]金属Na的物理性质

(1)教学目标

认识Na的物理性质;锻炼动手操作和实验观察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理解性;培养探索研究的精神。

(2)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

[问题]钠元素分布广,在海水中储量丰富,然而直到19世纪初人类才首次制得金属钠,那么钠到底有怎样的性质呢?

[讨论]同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会不会和常见的铁、铝类似呢?

[实验]观察保存在煤油中的钠,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块,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观察其表面,再用小刀从中间切开,观察钠的“真面目”,并注意切面的变化。

[观察]钠沉于煤油底部,刚取出时表面灰暗,易被切割,切开后切面显银白色并很快变暗。

[分析]钠沉于煤油底部说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易被切割说明其质地软,切面颜色说明钠的“真面目”是银白色的,而很快变暗是被氧化的缘故。

[结论]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易被氧化,质软,密度比煤油大(后续做了钠与水的反应之后再对密度和熔点作补充)。

[应用]简述实验室钠的保存方法及理由?查阅资料了解工业上钠是如何保存的?

[模式二]问题讨论实验科学抽象结论应用

此模式强调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进而概括出对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新认识。其中,科学抽象包括表征性抽象及更深层次的原理性抽象。该模式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独创性要求较高,多适用于化学性质和反应原理方面的指导探究式教学。

[案例2] 沉淀转化的一般规律和实质

(1)教学目标

认识沉淀转化的一般规律,理解沉淀转化的实质;通过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两种途径进行科学抽象,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2)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

[问题]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将一种沉淀转化为其他沉淀,那么,沉淀转化有没有规律,其实质是什么呢?

[实验]向试管中加入0.5mL 0.1 mol/LAgNO3溶液,再滴加0.5mL 0.1 mol/L NaCl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再向其中滴入0.5mL 0.1 mol/L KI溶液,振荡、观察现象,最后再向其中加入0.5mL 0.1 mol/L Na2S溶液,再振荡。

[观察]开始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转化为黄色沉淀,最终沉淀变为黑色。

[讨论]已知:25℃时,AgCl、AgI、Ag2S的溶解度分别为1.5×10-4g、2.1×10-7g、1.3×10-16g,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分析]一开始生成AgCl沉淀;当滴加KI溶液时,溶液中的Ag+和I-结合生成了更难溶的AgI,由于溶液中Ag+浓度减小,促进了AgCl的溶解,最终AgCl全部转化为AgI。同理,由于Ag2S的溶解度比AgI更小,当滴加Na2S溶液时,AgI转化为Ag2S。

[结论]一般来说,溶解能力较强的物质转化为溶解能力较弱的物质。

[引导]以上是大家根据相关现象和数据作出的定性判断,能否以定量计算的方式进一步分析沉淀转化的实质呢?试以AgCl转化为AgI为例说明。

[分析]生成AgCl沉淀后,溶液中c (Ag+)=≈1.03× 10-5mol/L,在加入KI溶液后,

c(Ag+).c(I-)=(1.03×10-5×2/3)×(0.1×1/3)≈

2.29×10-7>Ksp (AgI)=8.51×10-17,Ag+和I-不断结合生成AgI,使AgCl的溶解平衡不断移动,最终转化为AgI;同理,AgI转化为Ag2S也可以用定量计算的方法证实。

[结论]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应用]锅炉水垢中含有CaSO4,会影响锅炉使用寿命并带来安全隐患,可将其转化为易处理的CaCO3,试查阅相关数据分析原理。

[模式三]问题讨论假设展开实证结论应用

此模式强调在部分实验事实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未知现象、性质或规律提出假说,并采用实验检验、理论检验等手段展开实证。该模式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认识实验这一最高法庭的意义,多适用于理论课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指导探究式教学。

[案例3]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的产物探究

(1)教学目标

掌握苯酚钠与CO2的反应产物,认识苯酚的酸性强弱;体会探究的步骤、方法和过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灵活性;树立正确唯物观。

(2)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

[问题]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可以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确定一种产物是苯酚,那么另一种产物到底为何物?

[讨论]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Na2CO3,有的认为是NaHCO3,更多的学生认为要具体视通入CO2的量而定。

[假设]依据讨论进行归纳,提出三种假设。假设1:是Na2CO3;假设2:是NaHCO3;假设3:与通入CO2的量有关,少量生成Na2CO3,过量转化为NaHCO3,量适中时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那么,该如何证实?

[讨论]有学生提出选用CaCl2溶液,但很快有人反对,理由是事实上碳酸氢钙的溶解度不大,随即有学生提出改用BaCl2溶液,这下几乎没有人反对。那么,就用实验来证明一下吧!

[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取两支小试管,分别加入1mL 1mol/L Na2CO3溶液和1mL 1mol/L NaHCO3溶液,再分别滴加少量1mol/L BaCl2溶液。

[观察]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上述方案不可行。

[分析]事实上,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CO3-[?]CO32-+H+ 。当NaHCO3溶液浓度较大时, CO32-也达到一定浓度,故加入BaCl2溶液也会产生沉淀。所以,用CaCl2或BaCl2溶液来区别CO32-和 HCO3-有较大局限性,根据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理论可知,只有当Na2CO3 和NaHCO3溶液浓度较小时,取用较稀的CaCl2或BaCl2溶液才能区别两者。那该怎么办?

[引导]大家不要被如何检验产物到底是Na2CO3 还是NaHCO3这个问题本身所束缚,可以改变一下策略,直接求证不行,就选用间接证实的办法,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可以寻求突破吗?

[讨论]可以设计一组苯酚与Na2CO3或NaHCO3溶液能否共存的实验。

[实验]取两支小试管,分别加入少量浑浊的苯酚溶液,向其中一支滴加1mol/L Na2CO3溶液,另一支滴加1mol/L NaHCO3溶液,边滴边振荡。

[观察]前者溶液变澄清,后者依然浑浊。

[分析]苯酚与Na2CO3溶液不能共存,与NaHCO3溶液能共存,所以产物中不可能有Na2CO3。事实上,25℃时, Ka(苯酚)= 1.3×10-10,Ka2(H2CO3)= 5.61×10-11,苯酚比HCO3-电离出H+的能力更强。

[总结]苯酚钠溶液中通CO2生成的是苯酚与NaHCO3,且与通入CO2的量无关。

[应用]设计实验证明盐酸、碳酸、苯酚的酸性依次减弱,请画出简易装置图,标明所用试剂并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三、关于“实验――探究”模式的实践后反思

1、落实探究课题:课题内容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这样开展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有“根”可抓,并在“根”基上实现知识、能力的生长。如果探究课题太唐突,难度过大,实际上也就脱离了学生的心理基础,一切成了“空中楼阁”。

2、凸显思维培养:“实验――探究”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利用实验突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强调三维目标在探究过程中的统一。而三维目标中的核心变量是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应该把思维能力、方法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落脚点。上述所举案例即凸显了思维培养,如归纳、抽象、假设、间接求证、微观想象等。

3、把握教师“导”与学生“主”的辩证统一:在探究过程中最突出的一对矛盾即所探究的内容、规律、结论是教师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这一矛盾决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能反过来。所以,一方面需要教师权衡好“导”的度:如果教师的主导性发挥过度,就可能转向单向传输知识的行为;如果没有适时适度的引导组织,又会使探究过程失控,失去方向性和有序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主动感知实验、亲自体验探究、积极开发思维的过程中,确保其主体地位,甚至要允许学生“出错”,试误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面。

4、坚持“实验――探究”为教学服务:这实际上是“教实验”还是“用实验教”的问题,在一些常态课堂中,往往出现把实验教学当成一个流程走过场的情况,教师或学生只是做完了实验,而没有渗透过程方法的教学,实验和教学似乎是割裂的。我们应该坚持“实验――探究”为教学服务,与三维目标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习得知识技能,更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思想、方法、情感等科学素养的提升。另外,上述“实验――探究”的三种模式并非孤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融会贯通的。要使“实验――探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就应该灵活运用不同模式,一堂课中可以有不同模式的运用,甚至一个微型探究课题也可以融合不同的模式,进而优化教学,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 范杰主编.化学实验论(第1版)[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7-130

[2] 王忠林.化学实验教学探索(第1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5-132

[3] 林肃浩,陆燕海.高中化学实验疑难问题探究(第1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71-172

[4] 王祖浩,张天若主编.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1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66-67

[5] 陈天云.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演绎”模式探索[J].化学教与学,2013,(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