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艺术创作到创意产业之浅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术创作到创意产业之浅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鹿天宁(1976.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苏徐州,学历:研究生,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研究方向:油画。

摘 要:艺术从开始到结束到进入市场形成产业的简略过程

关键词:艺术创作;主体;动机;体验;构思;传达;创意产业

艺术创作这个话题很大很广,涉及到众多领域,但又是我们搞艺术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实践课题,不去创作,不去创新,不去出作品和发表理论观点,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艺术工作者。当今时代,瞬息万变,internet信息极大丰富,让我们看到外面以前看不到的人、事、物,打开了眼界,为我们的创作创新提供了极大的可能。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独特的经验和体会。话题大但事情要从小做起从具体做起,艺术创作亦然。

直入主题,艺术创作的动机大致有以下四大类:泄情动机;兴趣动机;成就动机;私欲动机。在各种各样的创作动机中,只有符合艺术创作活动的审美性质和规律的,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是十分复杂、艰巨的精神劳动,它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生活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出众的艺术才能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艺术创作的方法对于论文写作漫画绘制和拍电影都是共通的,有一本书,名字叫《赖声川的创意学》,作者赖声川,台湾舞台剧编剧/导演,华人世界之创意导师,创意曾获颁“创意中国盛典”最具创意人物奖等。他的名字可能不被大陆广泛知道,但在世界范围、圈内和台湾是广为人知的,戏剧代表作有: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宝岛一村;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这一夜,谁来说相声;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等,从他舞台剧代表作的名称来看都充满了创意,从中也是可以看到这些戏剧之间的关系,有区别也是有联系在里面的。

这本写创意的书其实是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分为序和十六章,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阐述了这样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在新版序里,他说的任何创意必须源自生活,在生活中的学习也就是在为创意学习。这本书吸引了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读者,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工商管理企业界人士。或许也说明了:在今天这个世界,创意早就不是专属艺术领域的事了,而是人类所共同需要的,让我们能够继续繁荣甚至生存的重要元素。原序的主要意思是赖声川曾经也和大部分人一样,认为创意是一件神秘、不可能“教”的事情。多年来,当他试图传授自己的创作心得时,也经常怀疑:“会”创作的学生是不是已经会了,不会的,怎么教还是不会?这听起来令人泄气,但回想起他自己的道路,我觉得自己是从不会,慢慢摸索到会的,所以说,应该有方法教,只是还没找到。他感受到的是,现在创意教育都是在艺术的场域中进行,但太多跟创意有关的学习必须在艺术以外的场域中发生才对。创意固然神秘,只要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它的过程、零件、就有可能掌握它、学习它。把创意学习剖成两种不同范畴的工作。

第一章是创意魅影,首先是创意独领,开篇有一个对话是这样说的:2006年赖声川在斯坦福大学演讲谈创意。一位商学院的MBA学生问他创意是否可以学,他反问:“你们商学院不是有教吗?”学生说有学各种脑力激荡和另类思考的技巧。然后谈下去之后,赖声川发现这个学生要的不是那些技巧,而是创意本身。但是我感觉技巧和创意本身都需要,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赖声川的意思是脑力震荡和另类思考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往往未能有效达到目标,因为这些是技巧而已,不是创意本身,对创意本身的了解不足,才误以为技巧才是本体。这种误会就像一个人学了很多管理技巧,就认为自己已经懂怎么做生意了,或者一个人站在泳池边,学会各种急救技巧后跳进水里沉下去,然后埋怨自己“为什么不会游泳”。创意是人类最向往的一种能力,但我们并不了解它,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拥有它。专家学者预测,世界即将从“信息时代”转向所谓的“概念时代”,创意也将成为新时代中最重要的工具。最大胆的预测还认为MFA――艺术硕士将击败MBA,成为工商社会最受欢迎的学位。

那么接下来说的是社会的创意假象,在赖声川读高中的时候,他还没有接触戏剧(当时台湾还没有“剧场”这行业),理想是做画家。但学校的课表中只有一小时的美术课,还经常被取消,他只能自己摸索。联考时,报了美术系,由于别人都备好了考试内容而赖声川没有去背而落选。但他回想起来,当时的失败对他日后并不见得是坏事。好多年之后他女儿参加演讲比赛,十个题目中有一个题目是《我的爸爸》,他女儿的两个同学找了同一篇《我的爸爸》的文章背了下来,然后两人竟然抽到同一篇文章题目,结果是两人竟然不会讲了,台下一片愕然。

然后在僵化的创意中阐述了,这两个例子显示出虽然时代在走,但我们的创意还在原地踏步:社会忙着将创意格式化,却没考虑到创意是超越格式及既定框架的。在亚洲,这个问题特别严重。发挥创意的重要条件是,需要强烈的个人主义独立思考及行动能力,而亚洲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还不太久,我们的血液、集体意识中对传统社会印象仍鲜明,还是习惯传统集体价值凌驾于个人权利及表现之上。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个人对制式概念的认同无形中扼杀了创意。我们很容易自动接受各种社会加诸自我的只是观念及想法:“生活应该如何过”、“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什么样的对象才是好对象”、……其实每一项选择都充满潜在的创意,而我们居然愿意在一切可能之中接受众人的标准答案,然后花毕生的力量来符合这些标准答案。但是台湾在制式追求的表层之下还是充满创意。这些年商人发明的五花八门的产品与促销方式,甚至充满创意的诈骗方式。我们潜在的创意因子有多么丰富,甚至狂野,光看媒体就很清楚:在极拥挤的电视新闻画面中,主播报一则新闻,画面放的是另一侧,标题写的又是另一则,跑马灯跑的还是另一则!而最奇妙的是,我们全部看得懂!这种新闻播法在别的地方堪称前卫艺术,台湾真是太厉害了,居然把它当做家常便饭。确实,我们号称继承亚洲古文明的伟大发明与文化艺术创意传承,近年来在创意方面成绩却不理想。

第二章到之后的十六章开始具体讲创意的形成,每一步都很有意义,会学到很多东西,因为他就是把一件作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步一步的讲出来,你会了解到其中的迷茫、弯路,然后总结经验。

最后附录提到了创意如何成为一种产业,虽然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变成很流行的行业,但事实上我们必须看清楚:“创意产业”必须依赖“创意”才能成立;“创意”又必须依赖“文化”才能茁壮。这是一个前后连锁的关系,没有文化就没有创意,没有创意就没有创意产业可言。所以很明显,创意要成为一种产业,首先必须有很好的创意。这一点都不奇怪,但并不容易理解。

创意产业在我们国家也是很红火的开展,国内现在很多人从创意产业中获益匪浅。从qq表情开始的几个小小的表情,因为大家的喜爱和广泛使用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阿里巴巴的上市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有创意,想别人不敢想,别人不敢做,马云和团队却坚持去做并且去做到最好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艺术创作,创意,创意产业,你所做的事情如果可以服务大部分人,那么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你就成功了。但是我也不会否认不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小众艺术,总有特殊总有创新和创意。大众―小众―大众这是一个巡回的过程。(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2] 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