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分析了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在固定资产、教育、通讯设备以及医疗卫生方面的差异,进而从城乡二元结构、分税制及经济发展反作用方面揭示形成差异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了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最后对缩小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提出建议。

关键字: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税收优惠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73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投入差异一直存在,城乡基础设施投入不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协调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是我国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加以重视并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 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现状分析

1.1 城乡固定资产财政投入差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我国为加快经济发展,吸引外资,政府投入城市固定资产项目也相对增多。以下表格是近几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关数据。据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然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越来越大,至2013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4.3倍。因此,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城市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比农村的高很多。

1.2 城乡教育财政投入差异

自我国实行义务教育以来,许多农村的孩子能够完成学业。但是从高中开始,人民必须全部自费送孩子上学,这对于边远地区的人民来讲,诚然压力较大。下列表格是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了解到的数据。

通过表格我们发现,城市的高中学校所数是农村的9倍,这数据不得不让人深思,难道除了义务教育,我们农村学子受高等教育的希望这么渺茫吗?

1.3 城乡通讯设备财政投入差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讯设备已覆盖到城乡各个地方,许多地区的人民都用上了手机、固定电话、电脑等通讯产品[2]。2013年,我国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是122,911.3万户,电信业务总量是15,707.15亿元。然而,许多农村地区虽然有通讯条件,但信号并不稳定。我国通讯企业具有国有垄断性质,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龙头,受国家政策扶持,获利匪浅,那么是否应该关注到农村这一块,提高对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呢。

1.4 城乡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差异[3]

乡村地区除了就业难、上学难、通讯难,还有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就医难。乡镇卫生机构虽然普及,但是资金少,设备落后,医疗工作者也缺乏,因此很多农户身体出现问题也来不及救治,或者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2 形成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的原因分析

2.1 城乡二元格局长期未改变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城乡之间户籍壁垒的差异,截然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以及在城乡户籍壁垒基础上的其余问题[4]。周玉清教授指出,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都明显偏向城市,农村居民得到的利益较少。长期的实施城乡二元分隔政策,导致多项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均,城乡差异愈来愈大。

2.2 分税制带来的政府收入差异

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基本明确了各级政府间的权利及财政分配关系,实现了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但是,分税制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税种分配不合理。为保证中央收入,税种的划分使中央税大多是税源广、税基厚的核心税种,而地方税基本属于税源分散、征收困难的小税种,致使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足以平衡财政支出[5]。

2.3 经济发展对城乡的反作用不同

经济发展的好,也会给政府带来更多的收入。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地方政府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建设预算也会提高。 反之,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也会减少。

3 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当地的收入。下面表格是关于近几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数据。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均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村地区高3倍。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不均会产生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随着投入不均系数或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则越小。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主导着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政府对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的不均,也会带来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不均,进而导致差距越发增大。

4 缩小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的建议

4.1 树立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增长意识

走出“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放缓农村基础建设步伐”的固有思想,树立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增长意识。不要单单看到城市发展的各项优势,要立足乡镇的特点和长处,寻找经济动力和增长点,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发展本土优势,提高经济收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进而协调城乡发展。

4.2 建立监督机制,严惩腐败行为[6]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笔资金,因此每一项财政支出都需要严格的监督程序。特别是小地方的建设项目,监督机制存在很大的漏洞。因此,我们应建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

4.2.1 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主,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4.2.2 严格管理资金的来源,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充足性和及时性。

4.2.3 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管理的法律与规范,切实有效地进行执法监督勘检。

4.2.4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概算,预算和决算管理水平,努力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4.3 实行优惠政策,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税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在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率先纳入消费型增值税的施行范围。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的购置税的企业,允许全额扣除;为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考虑企业使用国产设备或者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将准予所有投资额在每一年的企业所得税中进行抵扣;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个体从业人员来自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收入,依据年度应税个人所得税额减征20%[7]。通过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将大大提高各类社会组织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李姬.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2014.

[2] 魏新亚,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构成的地区差异[D].2011 .

[3] 杨庆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理论与创新[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55,62.

[4] 李畅.二元结构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研究[D].2015.

[5] 沙安文,沈春丽.地方政府与地方财政建设[M].中信出版社,2005:81.

[7] 蔡洪旺,王亚男.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D].2007.

[8] 祁新民.陕西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与思路研究[D].2015.

[9] 甘灿业.广西城乡基础设施供给失衡及应对策略[D]. 2009.

作者简介:(1982-),女,助理研究员,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