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计算方面达到“熟练”、“正确”、“会”三个层次。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低年级口算教学能否达到《新课标》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因而,必须重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口算 能力 培养 训练 提高 计算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们盲目走入了误区。课上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动口说、合作交流、探讨的平台多了,学生练笔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了,造成课堂上学生充满热情、思维敏捷、勇于挑战,兴趣盎然的说着、做着、体验成功的快乐,但做题却速度慢,准确率低。

一、出现以上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教师未能结合儿童年龄特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使得练习形式单一化,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在口算方面训练较少,学生心理素质差,导致因紧张出错。

3、算理不熟练导致口算能力差。

4、不良口算习惯导致口算能力差。

5、有些学生比较马虎,虽然做题快,可总出错,有些学生不想学口算,总依赖笔算。

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并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谈谈我的粗略见解

1、重视口算过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口算方法。首先,通过直观演示或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感知口算的意义,理解口诀的来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有些学生已能逐一计数或逐一加算,而按群计数还很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开始较多地利用小棒,计数器等演示按群计数,如教学20以内加法,拿出8根和5根小棒各放一堆,先从5根那一堆取出2根和8根合起来是10根,再加上剩下的3根得出一共13根,这种方法叫“凑十法”,看到8就想8和几凑成10,从而使学生实际地理解加法进位的基本原理和物化的凑10过程,懂得口算的道理。

其次,逐步摆脱实物演示和实际操作进行计算.在学生学习过笔算后,学位数加二位数的口算时,采取让学生把两个加数的整数部分先加,再把剩数相加,最后再加在一起.比如:在进行63×4的计算时,先将63拆成60和3,用它们分别乘4,60×4+3×4,然后算240+12=252,学生正是通过这样的心理活动,锻炼了思维,发展了注意力?记忆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借助口诀用数学符号进行口算。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口算方法,可以进行数字符号口算。教学分几个步骤:①见算式――说口诀―写得数的训练;②正确把握口诀教学与口诀练习的重心,口诀练习要有侧重点和针对性,较大数的口诀计算多于较小数的口诀计算,新学的口诀计算多于已掌握的熟练小数的口诀计算,同时适当补充逆向思维训练的口诀计算;③提高学生学习口诀的主动性――结构教学,口诀教学分为两段设计,第一阶段“教学结构阶段”放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期间。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认知?熟记?运用三大板块,即认识理解口诀的由来,熟记口诀,运用口诀进行各种运算,当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结构时,就进入到第二阶段,“用结构”,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结构,共同自主地学习类似的新知识,运用规律来编记口诀。此时,学习内容数量增多,速度加快,主动学习活动的性质和量都发生了变化,令学生产生学会知识的自豪感和幸福感;④充分运用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学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后,容易受思维定式干扰,不管该不该进位,一律按进(退)位计算,这时,可以把进位加法的题和不进位加法的题混在一起,把退位减法的题和不退位减法的题混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判别,消除定式的消极影响,提高正确性。

3、在正确的基础上,加强速度训练,提高口算能力。首先,有计划地进行常规训练。一般采取每节课做三到五分钟的口算练习,其中单项训练时间少些,综合训练花的时间多些。 每次口算训练不全放在课堂,而视教学内容而异,凡是对新课能起一定铺垫作用的都放在课的开头,对理解新课关系不密切且新课内容本身有一定难度时,先集中精力学习新课,然后进行口算训练,(或结合巩固新课内容)有时把新口算训练作为一种游戏放在课内适当时间,能起调节作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功的欲望。

其次,丰富口算形式,加强口算趣味的练习。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决定了口算教学需要较大的训练量,需要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①视算听算结合练,学习时先进行视算练习,教师可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做开火车游戏练习口算,再将视算与听算结合起来交替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②采用多种形式练习,低年级的学生要经常做口算训练,学生往往感到机械乏味,没有兴趣,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避免产生厌倦情绪,需要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来进行口算教学。通过这样不同的口算形式的交替使用来激发并保持学生口算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会逐渐提高,从而使低年级学生学会了学习。

最后,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口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一,抢答口算题。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提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通过快速的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

其二,笔录口算争奖章。这种练习可以加大练习量和练习面,教师提前设计一种精美的“雏鹰神算子”奖章备用。练习时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或口述提前设计好的算式,全班学生在作业本上将口算结果快速地写好,前几名上台互批,全对的当场奖一枚“神算子”奖章。

其三,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这种练习,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训练时将全班平均分成四组,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四组算式,每组八道题,每小组出八人参赛,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每组只用一支粉笔,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算下一道。哪组又快又对奖哪组优胜小红旗。

其四,数数传球。这种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发令开始数数,拿着皮球的同学开始按顺序传球,老师背对学生说停,球在谁的手里就算一道口算题。

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效应,我有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如“小蝌蚪找妈妈”、“手拉手找朋友”、“龟兔赛跑”、“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有提高。。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大量事实说明,没有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学生口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训练学生做题要有耐性,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口算题也要谨慎。教师要求学生无论是简单的口算题还复杂的口算题都要耐心细致地口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5、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首先,训练思维灵活性。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技巧;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问题。

其次,训练思维的深刻性。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我还设计成组关系式练习口算,如9+7=16,16=9+( ),7=16-( )9,9=( )-7,6×6=4×( ),36÷( )=3×3,等等。这些口算练习,既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可递性和求异性,又能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最后,训练思维的创新性。设计的这样练习:3+3+3+3,要求学生除按序计算外,还能用一些新颖方法口算.如:3+3+3+2=3×3+2=1l或3×4-1=11等。对于提出这些算法具有创新成分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增长智慧,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6、安排专门的改错课。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因地制宜通过自制直观教具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就会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过硬的口算能力的目的。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要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一定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数学学习论与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陈和.小学数学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