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阿司匹林在血栓性脑梗死急诊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阿司匹林在血栓性脑梗死急诊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于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影响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血栓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展开常规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24.51±10.68)、(24.63±11.0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4.65±1.26)、(19.06±1.64)分,治疗6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9.16±0.97)、(15.48±1.47)分,治疗3、6 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血栓性脑梗死; 急诊诊断治疗;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4-0115-02

doi:10.14033/ki.cfmr.2016.24.065

血栓性脑梗死又被称为脑血栓形成,此类患者脑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血管壁发生明显增厚,管腔因此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发生了血栓[1]。血栓形成后脑部血液供给不足,血氧难以满足大脑的需求,在缺血和缺氧的环境下大脑组织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发生软化坏死,并发神经系统症状,因而称为血栓性脑梗死,此类患者会出现失语、突然性神经系统障碍及偏瘫等症状[2]。血栓性脑梗死常伴有高血压,两种病症之间互为因果,可以相互促进,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高脂血症及糖尿病也与血栓性脑梗死存在密切的联系[3]。因而需要及时对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笔者研究了阿司匹林对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影响情况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血栓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男13例,女11例,平均病程(3.1±0.7)年;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平均病程(2.9±1.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展开常规治疗,使用丹参注射液(生产企业: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711172)配合右旋糖酐(生产企业: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118A62),30 ml的丹参注射液1次/d静脉滴注及250 ml右旋糖酐2次/d静脉滴注。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美国Sigma公司)展开治疗,给予患者1次/d口服100 mg肠溶阿司匹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效果,使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患者进行评分,精神缺损越严重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应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0~15分表示轻度缺损,16~30分表示中度缺损,31~45分表示重度缺损[4]。治疗效果评价:患者不出现任何明显精神症状,基本状态良好表示治愈;患者精神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基本状态良好表示好转;患者精神症状没有得到好转,基本状态比较差表示无效。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及6 d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详见表2。

3 讨论

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引发血栓,溶栓治疗是对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是该种方法具有许多不良隐患,治疗时也需考虑多种因素,溶栓时间窗就是需要考虑的因素[5]。当脑血栓栓塞急性发作时,患者的脑部动脉被血栓阻塞,阻塞以后血液无法有效供给患者的脑部,大脑会因缺氧和缺血而出现坏死,因而需要及时对阻塞部位进行疏通,保证患者脑部血液和氧气的供给,从而有效减少大脑因缺血和氧气而出现坏死的概率[6]。治疗该类疾病患者需要准确把握时机,需要在大脑因缺血、缺氧而出血坏死前进行有效溶栓,从而恢复大脑的血供及氧气[7]。

随着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家属等对治疗效果要求的不断提高,新的治疗血栓性脑梗死的方法不断涌现,对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阿司匹林治疗具有明显的特点。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是热拉尔在1853年使用水杨酸与乙酸酐合成的,其已经在各种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悠久治疗疾病的历史,是治疗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的二期预防的经典药物,通过与环氧化酶COX-1活性部位进行乙酰化,从而导致COX失活,血栓烷A2转化不足,从而达到作用效果。此外乙酰水杨酸可以有效治疗感冒,对类风湿关节炎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也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解热镇痛药对血栓性脑梗死具有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并可以对疾病进行预防[8]。在不断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乙酰水杨酸亦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因而其应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乙酰水杨酸的价格相对便宜,具有广泛使用的条件。对于急性期的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其具有较高的血小板聚集特性,血小板聚集后会影响血液运输功能,进而对大脑功能产生影响,引发脑部损伤。乙酰水杨酸可以对已经聚集的血小板分子进行有效分解,从而疏通患者的血管,保证血流的畅通。此外乙酰水杨酸对于改善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精神系统症状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9]。在使用乙酰水杨酸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应避免在服用乙酰水杨酸期间饮酒,因为乙酰水杨酸会抑制分解酒精的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导致患者体内大量堆积乙醛,堆积的乙醛会导致患者全身疼痛,也会对患者的肝脏产生损伤。同时注意需要在饭后服用,服用过程中大量饮水,从而避免对患者的胃肠产生大量刺激。使用乙酰水杨酸的过程中也要避免一些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呕吐、恶心、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时需停止服用药物,并与医生取得联系,遵照医嘱进行处理,乙酰水杨酸也会使部分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肝损伤、肾损伤及心脏不适等症状,当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该类问题时需立即停止服用药物,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笔者研究了阿司匹林对于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影响情况及治疗效果,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展开常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优于对照组的83.33%。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整个治疗过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开展。

参考文献

[1] Zhou G,Li M,Zhu Y,et al.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Involving the Straight Sinus May Result in Infarction and/or Hemorrhage[J].European Neurology,2016,75(5-6):257-262.

[2]周斌.观察恩必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122-123.

[3]王琳琳,鲍贤俊,冯学问.急性脑梗塞患者溶血磷脂酸水平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21):4590-4591.

[4]吕双喜,李莉.奥氮平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5-6.

[5]王强,董峥.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2):35-36.

[6]武星,徐艳,周焱淼.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6,4(13):396,398.

[7]余佳欣,李建强,马太平.中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预防脑梗塞再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4(23):383-384,386.

[8]王伦善,贾建安,黄其峰.FDP和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塞和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2(9):133-136.

[9]吕玉可,李兰涛.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1(13):57-58.

(收稿日期: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