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中轴线布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中轴线布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轴线布局是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一大特色,都城呈中轴线布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原始聚落的萌芽、奴隶社会的雏形、封建社会的变革以及成熟,构成了一幅形成、发展和演变成熟的全过程。

关键词:都城布局中轴线变迁

在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中轴线布局是一大特色。随着历代都城建制的不断完善,中轴线的布局特点亦愈加明显,乃至成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一个重要标准。

对于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布局的发展演变,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阶段:

一,原始聚邑营建中的“择中”观念和房屋建筑的轴对称思想是中轴线布局的萌芽。

《吕氏春秋·审势》论及古代的聚落布局方式时就提到“择中”的原则。轴对称的房屋建筑布局在我国出现甚早,在约5000年前的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即已有了极为中轴对称的建筑。大地湾发掘的901号房址,由主室、后室、东西侧室和房前附属建筑组成,整个建筑以主室、后室和房前附属建筑为南北轴线,东西侧室左右时称,形成了极规整的中轴对称布局。1

现发现的最早的方正对称的城池,是位于连云港的史前藤花落古城。它是史前龙山文化时期的一座城址。全城分为两重,内城方形,外城是长方形。内城紧贴近于东南外城墙,外城有一圈护城河,内城平面城墙内城南城门与外城南城门在一条中轴线之上。2

二,奴隶社会出现的营国制度已有了都城中轴线布局的雏形。

随着国家的诞生,作为奴隶制国家地域性统治据点的“都”开始出现。偃师商城为早商时期的一座都城,有大小两重城墙,小城早于大城,大城是其后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偃师商城的形制布局,以从北城门经宫殿区直至城南的一条贯通南北的大道为中轴线,东西城门、宫殿建筑等左右对称分布。3商代城址中,安阳洹北商城亦显示有中轴线布局。洹北商城平面略呈方形,宫殿区亦位于城中部偏南。宫殿区内发现的30余处建筑基址方向一致,均为东西向,南北成排,相互间未见叠压或打破关系,显示出严整有序的布局。4

西周时期制订了一套都邑建设和规划的制度——营国制度。它不仅总结了营建都邑的经验,而且为建立中国独特的城市规划体系奠定了基础。西周鲁国国都曲阜古城遗址,其宫城居中偏东,道路大体对称于宫城的中轴呈丁字形格局,轴线自北发端向南延伸。5《周礼·考工记》所制定的营国制度,对都城的城市结构和道路系统作出了规定,并确定了轴线的位置及其建筑内容和空间形态。

三,前期封建社会出现了中轴线传统的革新——中轴线偏离居中位置。

春秋至西汉,是封建制度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时期,都城设计主要反映出一种异于传统的革新与探索。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动,社会矛盾加剧,为了王室的安全,在都城的营建过程中,宫城居于郭城的一侧或一隅,改变了夏商周都城布局中宫城居于城中心的格局。秦都咸阳规划结构为渭北采取市南宫北,以宫为主体的格局。渭南的宫分散布置在城的主轴线左右,宗庙则设在主轴线的左方,闾里等散处于各宫间。规划特点不仅采取天体观念来规划都城,而且以广大京畿——“内史”为背景来布置。把规划境界扩及京畿,不仅强化了京城与广大京畿的有机结合,而且充分体现出皇权的无上威严。6

从汉长安城的总体布局看,由横门至西安门的南北大道为其中轴线,作为宫城的未央宫位居这条中轴线上。中轴线贯穿未央宫的北宫门和南宫门。出北宫门连接横门大街,其东为“北阙甲第”和北宫,西为桂宫,再北的东市和西市分列横门大街的东西两侧。出南宫门至西安门,出西安门,宗庙在其左,社稷居其右。7

通过实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城市的中轴线作为权力的象征,仍然存在于都城的设计中,只是其形态与以往相比,不再拘于“宫城居中”,宫城的轴线也不一定是城市轴线。

四,后期封建社会,中轴线手法已趋于成熟。

经过近两千年的演变,中轴线在都城中的运用渐趋成熟。其中有几个特点为这个时期的都城所共有:宫城居中,以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为全城的主轴线;中轴线的形态北收南展,自宫城北垣始,往南向城门外延伸,除了主轴以外,尚有一些平行辅轴的设计,用以烘托和强化主轴;随着宫—城—郭多重环套模式的逐渐形成,轴线设计的层次感也逐渐产生。

东汉洛阳城的南宫位于城南部中偏东,北宫位于城北部中偏西,两宫南北略有错位,其间以复道连接,平城门大街即东汉洛阳城的中轴线所在,出平城门,明堂、辟雍和太学在其左,灵台居其右。8

建安九年曹操营建的邺城,其中轴线则呈现出居中的新局面。这是因为邺北城是新建都城,不受任何制约而可以统筹规划,能力求中轴线居中,达到比较严整的布局形制。以朱明门、朱明门大道、宫城正南门、宫城主要宫殿等为中轴线,此轴线亦在城的居中位置。9

对都城中轴线布局作严整的规划,隋唐时达到了一个高潮,为后代都城布局的规划树立了典范。以朱雀大街为轴线,东西两市分列皇城的东南和西南,东西相对。城内11条南北向大街和14条东西向大街纵横交错划分的110个坊东西对称,形成极规整的棋盘式中轴线对称布局。10

北宋东京城有三套城墙,中轴对称,宫城居中还有井字形的道路系统。道路系统不完全对称,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形方格网,其它一般道路和巷道也多成方格网,也有丁字相交的,在罗城内还有几条斜街。11北宋东京城城市形态虽然基本中轴对称,但不十分规整,坊市由封闭转向开放。

北京城的中轴线布局达到了封建时期的极致。明朝建都北京,毁去元大都宫室,却保留了包括城市轴线在内的城市格局,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其改建举措有:延续原有中轴线,在南面加建外城。在轴线北端设立钟鼓二楼,以市民商业活动的空间作为轴线的结束;在皇城南部轴线的两侧对称设立太庙和社稷坛,在内城以南轴线的两侧建天坛和先农坛,使轴线继续南延。

总之,都城中轴线的格局在中国的延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是密不可分的。这表明了中轴线蕴涵的民族文化特色,也许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的本质的外在表达方式,但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中被附加上了许多文化的内涵,虽然冲淡了中轴线最原始的意义,但也加强了这一形式的延续与传播。(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注解:

[1]郎树德.大地湾遗址房屋遗存的初步研究.考古与文物[J].2002(2)

[2]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遗址考古发掘纪要.东南文化[J],2001(1)

[3]郭洪涛.偃师商城遗址的主要考古成果与开发利用.洛阳大学学报[J].2001(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考古[J].1998(10)

[5]田岸.曲阜鲁城勘探.文物[J].1982(12)

[6]王学理.秦都咸阳[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刘庆柱.汉长发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纪念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四十年[J].考古.1996(10)

[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J].1994(4)

[9]徐光冀.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及其意义—在磁山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文物春秋.1989(Z1)

[10]傅熹年.隋唐长安洛阳规划手法的探讨.文物[J].1995(3)

[11]吴涛.北宋东京城的营建与布局.郑州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