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与学生心灵沟通之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学生心灵沟通之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表达对学生爱的方式很多,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赞美学生。真诚的赞美是温暖的阳光,是促使人不断完善的助推器。赞美学生,让他们树立自信,亲近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才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想让学生改正某些缺点和错误,赞美学生不失为一种巧妙迂回的方法。

刚接这个班的时候,我满怀信心和希望。但接下来的情况让我改变了看法,这个班的学生多而且很散乱,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老师在前面讲课,下面的学生交头接耳,有的前后位聊天,有的低头摆弄东西,有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面无表情,不知他在想什么。你批评一些学生,其他学生不知警醒,仍然在进行各自的活动。你大声训斥发脾气,满班的学生一脸无辜地看着你。我感觉这个班级就像一盘散沙,怎么都拢不到一块去。

因为没有学生配合,教学任务很难完成,明明一堂课应该完成的任务,结果就是完不成。课堂成了我一个人的独角戏,底下坐着一群无精打采的观众。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教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我提了几个问题:“你和老师的关系如何?”“在你心目中老师是什么?”“你认为老师对我们有何影响?”等。没想到这些问题会引起学生热烈的反应:有的说老师是暴君,有的说老师是皇帝、学生是臣民。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他被老师误解,向老师解释,老师根本不听,认为他在狡辩。有的学生说有问题请教老师,个别老师先敲一下脑袋再讲解。听了学生的话,我非常震惊,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竟然是这个样子!师生关系如此紧张,如此隔膜,怎么能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呢?教育本来应是心灵和情感的沟通,没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心灵的交融,更不会激起智慧的火花。其实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外在的,必须在内在因素起作用的基础上才有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学习,想学习,并以此为乐,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和爱的基础之上的。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和师爱。教师只有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和期望,学生才对老师产生依恋,才能使学生从顺从到认从到内化,逐渐培养起自我教育的能力。师爱最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师爱的核心是尊重信任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类的最高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师爱最能挖掘出学生的内在的自我教育潜能。教师对学生有着殷切的希望,又能根据他们成长的特点,提供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就可以转化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表达的愿望。

“表达对学生爱的方式很多,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赞美学生。真诚的赞美是温暖的阳光,是促使人不断完善的催化剂。赞美学生,让他们树立自信,亲近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才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想让学生改正某种些缺点和错误,赞美学生不失为一种巧妙迂回的方法。”通常别人对我们的长处加以表扬之后,再做一些温和的批评指正,我们就容易接受批评意见。对于心灵单纯的初中生来说,这种寓批评于赞美之中的方法尤其有效。

同学A坐在第一排,课堂上常不遵守纪律,经常跟他的同桌咬耳朵,我经常批评他,也曾罚他站,就是不起作用。在校园里见面,他从来不跟我打招呼,形同陌路。但这个学生爱举手发言,我就表扬他说,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很聪明。他听了很惊奇地看着我。我接着说,如果你能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就更好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那堂课,他听的特别认真,没有再与其他同学讲话。正好,那天我出校门,遇到他,他主动让我先过,并响亮地喊了声“老师好”,顿时,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其实,老师的赞美,就是对学生的表扬、肯定和认同。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这需要教师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发现优点和长处,及时赞美表扬,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欣赏,从而激发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培养他们健康人格。

我主动走近学生,亲切自然地和他们交流沟通,发现优点及时赞美。对发言积极的赞美,作业认真的赞美,取得进步的赞美,尊敬老师的赞美,遵守纪律的赞美……有时当众赞美,有时是单独赞美。老师的赞美可以是一句表扬的话,可以是作业本上的“优”字,可以是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可以是一个亲切的微笑,可以是一个肯定的点头,还可以是一个赞许的眼神。

半学期下来,我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纪律好了,积极举手发言的多了,学生的神情专注了,和老师的关系亲近了。这种变化各科老师都感觉到了,现在班级的各项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我说,这是赞美的结果,这是爱的回报。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向善、向上的心,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获得老师的喜爱。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站在同一地平线上,平等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用发自内心的欣赏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走近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就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