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国学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国学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学学的趣味性和有性的思考

一、现状分析

当前的国学教学多以诵读为主,意在让学生通过诵读一首首经典来达到“了解国学,认识国学”的目的。由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形象思维的差异性,孩子对于国学经典中的文法修辞还不能够理解;对于语句的意思也主要靠教师的讲解。这样就使得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记忆主要是有意记忆,其持久度也不够长久。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掌握的仅局限于诗句本身,而诗句中蕴含的深层内涵则不够明确。当然记忆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造成“张冠李戴”的现象。

二、小学学生的心理特性

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不仅十分依赖,而且十分相信,对于教师说的话总是“深信不疑”。教师的话有时甚至比父母说的还管用。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小学生年龄小,思想比较单纯,因而建立的师生关系是简单的。可这种简单的师生关系却对学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喜、怒、哀、乐,期待与信任,无时无刻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进步、人格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喜欢、热爱这个教师,进而会喜欢、热爱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我们也恰好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性,使国学教学更为有趣、有效地开展。教师和学生彼此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并互相接纳,达到心理相容,对彼此的观点、信念、价值观都认同一致,使得师生之间的氛围融洽。此时教师将自己对于学生的期待暗含其中,通过各种间接的、暗示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感染了学生,引起学生对教师行为的积极反应,达到其教育目的的有效性。

三、国学教学的趣味性

要打破以往教学枯燥无味的印象,例如将故事穿插其中,并结合地理位置,选择特定的场景,使学生走进和了解历史上故事发生的地方,以增加其趣味性。使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名胜古迹,更能对应国学经典中的内容,很快地背诵出来并朗朗上口。譬如我市的金山、焦山、北固山等,不仅风景优美,更是历代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处。这里有着大量的史实资料,流传着不少脍炙人口的古诗古文。对于国学教学来说,这是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走访,使学生在途中不仅获得了历史知识,也记住了国学经典中的诗句。另外,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第72页)(接第78页)让学生动手——“自导自演”: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片段改编成短小的课本剧,将内容用自己的方式呈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趣味性。还可以采用“编故事”的方法,把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创作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故事虽小,其中却蕴

转贴于论文联盟

含着大道理。要学生动手去创作故事,学生必然会去多方搜集素材,搜集古代其它有益的小故事,然后模仿、创作自己的“国学小故事”。改编自同学笔下的故事,一定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学生自己的经历和理解,这样的“国学小故事”,才更易于让学生接受,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四、国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国学是我国的文化经典,如何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传诵经典、展现我国文化特有的光辉,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仅仅靠反复的读、诵,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有一个浓厚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创设与教师、班级所有学生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创设这种氛围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知道其中的“得失”。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以“孔子勤学的故事”激励孩子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当学生有学习拖拉的不良习惯时,以“学不宜迟”?——苏洵二十七岁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的故事启发学生,教育他们从早做起,从小做起,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当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时,以“为人必学”告诉学生:万事万物都有自然界所赋予的特质。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有思维能力的。自然赋予人的使命是掌握各门知识去征服自然。只有使学生身处这种氛围之中,在一个个精典的国学故事的激发下,学生才能与国学越走越近,消除客观上的“距离感”,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遇到事情、困难、问题等,都能与国学“息息相关”,能够跳出问题看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认知、情感领域得到全面的发展。转贴于论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