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含“丙”薯条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含“丙”薯条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在美国,薯条又起风波,人们指责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在出售薯条等产品时,在它的外包装上没有标明含有丙烯酰胺。因为丙烯酰胺有致癌性,生产厂家应该向消费者提供明确、负责的说明。在国内,人们同样关注丙烯酰胺。那么,丙烯酰胺对人体究竟有多少毒性和致癌性呢?

丙烯酰胺被列为2类致癌物

近两年来,丙烯酰胺受到广泛重视与其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分不开的。丙烯酰胺的急性毒性为中等强度,但是,它的慢性和潜在性危害却更值得关注,大致可归纳为四大毒性。

1.神经毒性:大量动物实验证实,丙烯酰胺有明显的神经毒性,可引起周围神经退行性变化,导致四肢麻木,乏力、肌肉刺痛、萎缩以及大脑涉及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部位的退行性变。

2.生殖毒性:丙烯酰胺可致雄性大鼠数目和活力下降及形态改变,降低生育能力。

3.遗传毒性:在动物体内,丙烯酰胺的代谢产物有较强的致突变作用,其结果是引起动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也即表示对后代会产生危害。

4.致癌性:丙烯酰胺可致大鼠多种器官肿瘤,包括乳腺、甲状腺、、肾上腺、中枢神经、口腔、子宫、脑下垂体等。小鼠口服丙烯酰胺后,在其脑、脊髓和其他组织中发现了肿瘤细胞。

大量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丙烯酰胺有毒性和致癌性,但是,尚未证实其摄入与人类癌症有相关性。因此,国际癌症研究组织将丙烯酰胺列为2类致癌物(2A),即“人类可能致癌物”。

丙烯酰胺经消化道吸收更快

丙烯酰胺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侵入人体。以前一直以为,除了职业人群经污染的空气吸入丙烯酰胺是主要的侵入途径外,其他人以饮水方式摄入为主要途径。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水中丙烯酰胺的含量限值定为1微克/升。2002年4月瑞典报道,炸薯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水中允许限量高500多倍,从那以后,科学家们开始更重视丙烯酰胺从消化道摄入的途径。动物实验也证实,丙烯酰胺经消化道吸收的速度更快。

丙烯酰胺从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后,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包括乳汁)。进入体内的丙烯酰胺只有少量以原型从尿中排出,90%被代谢,在细胞色素酶P450的作用下,生成活性环氧丙酰胺,而环氧丙酰胺很容易与DNA上的尿嘌呤结合形成加合物,导致遗传物质损伤和基因突变--产生致癌活性代谢产物。

120 ℃以上高温烹饪是一道“制毒坎”

在加工前,食品是检测不到丙烯酰胺的。丙烯酰胺主要是由含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低的植物性食物加热烹调至120 ℃以上时形成的,140 ~180 ℃是生成丙烯酰胺的最佳温度。当烹饪温度较低时,如水煮、清蒸所产生丙烯酰胺的含量极低。

不同食品加热后所产生的丙烯酰胺含量也不同,尤其是食品中含水量的多少对丙烯酰胺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在烘烤、油炸食品的最后阶段,因水分减少,表面温度升高后,会大量形成丙烯酰胺。咖啡在焙烤后期,丙烯酰胺含量反而会下降。绝大多数食品中形成的丙烯酰胺很稳定,不会降低,但咖啡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下面是从世界上24个国家所检测的烘烤谷物、土豆制品等食物中丙烯酰胺的统计结果分析。

尽量减少摄入丙烯酰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一般成年人每天平均摄入丙烯酰胺为0.3~2.0 微克/千克,儿童丙烯酰胺的摄入量为成人的2~3倍。主要食品来源是:炸土豆条16%~30%,炸土豆片6%~46%,咖啡13%~39%,饼干10%~20%,面包10%~30%,其他食物不足10%。

在我国,丙烯酰胺的摄入量还没有调查统计结果。根据最保守的估计,成人每天平均摄入丙烯酰胺为1微克/千克,暴露限值为300;高消费者每天平均摄入丙烯酰胺为4微克/千克,暴露限值为75。暴露限值越小,该物质的致癌危险性越大。在同样的摄入量下,动物试验结果的暴露限值分别为200和50。由此说明,人群的暴露限值与动物限值已经比较接近了。为此有识之士认为,人类应尽量减少丙烯酰胺的摄入量,以降低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平时应提倡采用蒸、煮、煨的烹调方法,不用或少用煎炸方法烹饪食品。不应常吃煎炸食品,如炸薯条、炸薯片,尤其要劝说孩子少去快餐店,要忍得住香脆食物的诱惑。提倡平衡膳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还有,不抽烟(烟中也含丙烯酰胺)也是防止丙烯酰胺危害的最积极方法之一。

警惕“免费体检”设下的圈套

读者来信摘抄:最近,我们在家里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有一种MDI健康体检,叫我们去听听课,然后可作免费体检。据说这是由美国科学家经20多年研制而成、并获得美国发明专利的高分辨多相体检仪,引爆了当今医学界一场医疗体检革命……于是,我和妻子按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去听了课,听听觉得有一定道理,还花了2700元买了他们推荐的保健品。

回到家细细一想,社会上的事无奇不有,假货劣货较多,我们对这次免费体检信中有疑,敬望《大众医学》有所介绍,我们才能放心!!!

类似这位读者来信中提到的免费体检,在我国大中城市屡见不鲜。健康,人人渴望,个个追求。作为老年群体,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因此求医问药的愿望格外强烈;另一方面,因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加上习惯于节省,大都对“免费体检”非常上心。既然有这等好事,那还等什么?于是,趋之若骛。 免费体检究竟可不可靠?老年人该如何体检?针对读者尤其是老年读者关心的这一话题,我们请曾担任健康体检的主检大夫、写过数以万计的体检报告的总医院主任医师张禹来为老年朋友答疑解惑。

免费体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类似这样的免费体检的确很多,且花样翻新。

一日,我到社区办事。事办完后,社区的马主任对我说:“最近社区发生了两件与医疗有关的事,有人认为是公益活动,有人则说是骗人勾当,很想听听您对这种活动的看法。”

她说:“第一件事是,前些日子,社区来了两位着装入时的男女,说他们是某新建合资医院的,为扩大医院的知名度,特来社区给中老年人‘免费体检’,届时,将有著名的医学权威专家前来坐镇,希望得到社区领导的支持,选个合适地址,摆放几张桌子布置一下,并通知中老年居民,人数不限、越多越好。我们一听,感到这是办好事啊,就按照他们的意见办了。体检那天,来了几位穿白大褂的大夫,分两组,一组负责询问和解释病情、测血压、查骨密度和微循环,另一组则负责售药。体检组查出90%的受检者有微循环障碍和缺钙,告之均必须治疗,并示意他们到另一组去购药。体检结束后,他们卖出的药至少有一万多元。”

“第二件事是,我们社区几乎每家都收到了一封邀请函――放到每家的报箱里或防盗门上,说是某日某礼堂有某名医院某著名专家、教授讲授保健养生课,课后‘免费体检、免费送药’。据参加该项活动的人说,那天去的人很多,活动内容主要是几位‘专家’分别讲一些保健知识,其中一位重点讲了一种能止疼的外用药是如何如何的好,并当场叫上一位‘患者’(笔者疑为 ‘医托’)作试验,涂上5分钟后‘患者’说疼痛减轻了。后来主持人说,今天‘专家’讲课时间长,怕影响大家吃午饭,体检这次就不做了,药带的也不够,前10排的每人发一筒(小筒约5克),如有需要者可到某某地点去买,药品不多,购者从速,‘免费体检’下次组织再进行。”

无论是读者来信中谈到的免费体检,还是马主任提到的两件事,都是典型地打着免费体检的招牌玩骗人钱财的把戏。现在,不少药厂、保健品公司深入居民小区,为居民提供所谓的义诊、免费体检,受到老年人尤其是那些省吃俭用一辈子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欢迎。但我不得不提醒老年人,义诊中不乏滥竽充数者,免费体检很可能是一个温柔的陷阱、坑人的圈套,以“免费”作诱饵引导人往里跳、往里钻,千万要提高警惕。

这种骗人伎俩,我亲身遇到的就有很多次:去年正月十五我去逛庙会,几个穿白大褂的人设了一个摊位,说是免费检查血脂,许多人让其检查,我在旁看了一会,发现被检者十之八九都有血脂高,“大夫”力劝其在他们的摊位上买打折的降脂药。我家还经常接到陌生人的电话,通知我家某人去某地免费查血糖并购买打折降糖奶粉,或是到某处听糖尿病讲座课后免费体检,或是到某处免费测血糖买打折降糖新药,真是不胜其烦。因家人中确有患糖尿病者,曾住过院,病历首页上有电话号码这一项记载,估计电话号码被泄漏了。特别荒唐的是,还有一次,我接到一陌生人电话,说他是某著名合资药厂的资深调研员,受政府卫生部门的指派,调研1000个家庭的健康情况,以便提供免费体检的项目,你家是有幸选中被调研者之一,请予配合,何时有时间请告之,以便入户调研,俨然一副权威专家的口吻。我当时就严词拒绝了,我知道这是更高级的骗人玩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从事体检等行医活动的人必须具有医师资格,取得执业证书,否则就是非法行医。再说他们的体检也很不规范,其检测数据本身就很可能有假,其体检项目并不能成为临床诊断的依据,比如免费体检中常见的人体微循环和心血管状况等检查,都是在正规医院里没有的项目,因为这些检查结果跟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免费体检中被告知有问题的人不一定就真的有病。

正规体检――必须纳入年度计划

综上所述,“免费体检”中骗人把戏不少,但这并非否定体检的重要性。对老年人而言,正规、科学的体检非常重要,应该把它纳入年度计划。体检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发现无症状疾病。中老年是疾病的多发期,因本人不知自己患病,故平时无任何治疗和防护措施,一旦病情恶化,往往后果严重。以常见的高脂血症为例,胆固醇和/或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升高,大量脂类沉积在血管壁上,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硬化又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但升高的血脂就像看不见的蛀虫,悄无声息地吞噬着人们的健康。其他无症状的疾病还有:隐性冠心病、适应性高血压、静止型胆结石、结肠或胆囊息肉、早期乳腺癌和宫颈癌等,这些疾病均可通过体检查出,从而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一般而言,中老年人(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最好每年体检一次。

体检注意事项

1. 要到经当地卫生行政机构批准的正规体检单位体检。

2. 现在的体检机构基本分两类:一是单独组建的体检中心,二是医院的体检中心。到底到哪一种体检中心体检更好呢?我认为最好选择后者,因检查出的疾病医院确认,便于日后住院或门诊治疗。

3. 经常看门诊者还要不要体检?看门诊者常是看某一种病,一些体检化验和特殊检查,常是围绕这种疾病进行的,故门诊看病检查不等于全面体检。当然,全面体检时,可以剔除门诊看病时检查过的项目。

4. 体检单位对体检项目的设置,通常备有若干“菜单”,受检者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

5. 受检者也可不受体检单位设置的“菜单”限制,自己任选项目。为了方便受检者选项,根据我的经验体会,愿提供以下两种供选用:

(1)经济型

包括量血压,作胸部透视、心电图,查大便潜血,查眼睛(有否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病变)、验血糖血脂等,男性查前列腺。

(2)小康型

除上述项目外,还包括肝胆胰B超、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40岁以上妇女作宫颈涂片检查。

友情提醒:

老年人追求健康没有错,但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名言。

老人有体检的愿望是可喜的,但不能盲目。

体检然需要一些付出,便收获的却是无价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