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整合营销:1+1如何≥2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整合营销:1+1如何≥2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做新媒体,赢利是根本,广告是王道。数字化大潮下怎么卖广告?如何整合营销?广告主在想什么?4A公司投放广告为何选择你的竞争对手而非你?……

来自时尚、瑞丽、卓众出版等单位近40名学员为找寻答案,于8月17日参加“第二期期刊数字新媒体产品及营销研修班”。三天时间里学员们聆听大佬们授课,在课堂上下积极切磋交流。最终问卷反馈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员认为“不虚此行”。

中国期刊协会还引领学员们参访体坛传媒集团,体坛网总编辑魏航引领参观。体坛纸媒大鳄转身数字化先锋,为期半天的参观访谈中,学员们体味其发展过程中的压力与信心、曲折与光荣,共话期刊网站未来运营及盈利模式。

学员深切关注,广告公司大佬们频频支招的第一关键词是“品牌合作”: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郭志明、亚洲国际创意传播集团(Asiaicc Group)CEO贺欣浩,帮刊社梳理合作模式以明晰4A运作流程,告诉刊社:广告主青睐谁?数字化浪潮下又有何变化创新?CASEE架势无线CEO叶忻重点为刊社分析移动广告市场及解决方案……

“整合营销”也是研修班热门关键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媒介研究所副所长王薇的讲课含金量十足:近20个整合营销案例剖析,涉及平媒数字化角色转换、营销策略、有效路径、效果分析……艾瑞咨询集团产业研究部产品经理朱一璞,则基于艾瑞研究的详实数据,教学员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望者……

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郭志明认为两年后期刊新媒体广告价值或有真正实现的可能,这两年可谓期刊社的黄金储备期。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无论期刊还是广告公司都很务实,也都非常重视期刊在数字化时代的核心价值。与其每天考虑改变广告主的想法,不如先从改变自己做起,抓紧时间去做准备,围绕核心资源给广告主更多。当我们真正想好了、认真规划好了,成功也就不远了。

整合营销:1+1如何≥2

“新媒体应该为期刊做增值,我们都在做整合营销,期待结果是1+1≥2,但现在发现很难做到,大多数情况是能做到1+1=1或者=1.5。”

――高至传媒(旗下包含《摄影之友》、《影像视觉》等刊)新媒体中心运营总监梓朕

时下,媒体内忧外患:一方面平媒广告市场增长放缓,面临读者流失和印刷成本增高双重困境;另一方面,硬广效果降低,软性营销颇受青睐。单一媒体效果降低,每天接触3种以上媒体人群比例已超50%,高端人群几乎每天接触。

出路何在?数字化整合已成为平媒营销发展必然趋势。正如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媒介研究所副所长王薇所分析,“媒体传统硬广的效果不断降低,平媒单纯依靠销售广告版面已不能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必须进行全方位、全媒体营销。”

刊社纷纷提出整合营销的口号,并积极开启相关实践。国内很多大型报刊集团都已开始全媒体布局,纸媒方面形成报刊集群;新媒体结合电视、广播、互联网、移动终端等进行跨界布局。

“品牌广告主是我们的左手资源,右手资源是我们的数据库,我们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的资源搭配、商业调研、数据库营销、行业报告等打造经理人传媒整体的概念。”研修班上经理人传媒新媒体运营部总监赵毅介绍,今年六月经理人传媒成立新媒体部,包含销售、广告部门,目前网站已开始产生广告收入。

但收入并未形成规模。“新媒体应该为期刊做增值,我们都在做整合营销,我们期待结果是1+1≥2,但现在大多数实践能做到1+1=1或者=1.5?”高至传媒新媒体中心运营总监梓朕在研修班上提出的问题惹人深思。

“整合营销”身陷尴尬,瓶颈何在?刊社自身来看,或要避免表面功夫――各产品散而不合,单个产品闭门造车。且多数刊社不能认真做好产品策划、真正倾听客户、读者的需求,做好每个产品;难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媒体产品线间的无缝整合。

从产业环境来看,广告效果在新媒体时代变得尤为重要,亚洲国际创意传播集团(Asiaicc Group)一直关注广告效果研究,其CEO贺欣浩认为数字媒体时代卖广告有三座大山:效果承诺;硬广与软文产品化;摸清4A渠道。其中,“效果承诺”尤为重要。他总结,效果承诺经历了三个阶段:纸刊BPA认证、戴尔开创的效果营销模式(如:不同400电话跟踪不同平台)、平面数字媒体整合。

有刊社提出:杂志应用效果监测并不好,亟需新方法,内文广告目前只能按下载量去评估。艾瑞咨询集团产业研究部产品经理朱一璞表示《周末画报》等已能把线上监测做得非常好,有效跟踪用户群、到达率及转化率,凸显新媒体价值。他表示目前通过下载量来评估,不过杂志方可通过外链或互动实现跳转,未来应有更多方式。

最核心的问题是,期刊新媒体广告价值几何?4A公司以及广告主怎么看新媒体广告?

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郭志明以目前最热门的期刊App广告为例,他认为广告主目前多对媒体新媒体“抱试验心态”,有很多企业敢于“尝鲜投放”。虽有些广告主比如上海通用把App应用作为媒体筛选必要条件,但广告主更希望刊社App资源是搭卖纸媒广告的。

郭志明还补充,现在品牌广告主也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表现在:若看到效果就会有跟进。他认为,广告主对期刊新媒体态度要实现真正转变起码需一到两年。

众所周知,4A公司的规则是将数字业务和传统业务分开投放,但纸媒数字营销又与传统媒体整合一起。依4A的规则,期刊网站就要与新浪、百度这样的巨头等PK。这样的衡量方式让短期内量级有限的期刊无所适从。

1626杂志社学员王嘉萌在研修班上也提出疑问:“传统期刊社很愿意新媒体广告按页面来收费,但这又不符合移动平台用户习惯,也很难说服广告主”。架势无线CEO叶忻认为应该有个过渡期:“目前应将两种体系复合,先把广告客户拉进来,然后一起探讨新的模式。比如我们现在按点击卖,但以后争取按CPD(按天卖),期刊与我们应该一起去议价。”

叶忻认可期刊品牌本身就有价值,杂志应有自己独立的报价系统及刊例,并且与架势无线这样的移动广告平台合作,期刊应掌握广告定价权。而架势无线可从广告服务上帮期刊描述新媒体,帮助期刊展示新媒体价值。

品牌合作:4A不是唯一选择

“4A没有那么高调,不过4A并不适合所有媒体,也不能覆盖所有的面,刊社应该根据需要来选择。”

――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郭志明

数字化浪潮稀释了杂志原本的广告份额,造成了广告主的大迁移,冲击着杂志的生命线。去年经营额超2300亿的中国广告市场中,杂志只占了不到2%的比例。且这个比例还有下降趋势。刊社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变化:读者的口味多元化,广告主的诉求变多、可选广告载体多;广告主的议价能力提高……

另一块市场在成长,“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数字广告市场,仅次于美国、日本;中国还是全球第二大苹果应用程序市场(按下载量排名);中国还拥有全球第一大网民数量。”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郭志明以“中国互联网的3、2、1”描绘了当下数字化浪潮下广阔的中国市场。

同时,4A公司在随着数字化浪潮快速调整,阳狮(Publics)、宏盟(Omnicom)、WPP、Interpublic(IPG)、电通(Dentsu)、哈瓦斯(Havas)六大国际顶尖广告集团都开始拓展整合营销传播体系。

而期刊新媒体也在全面提升媒体价值。亚洲国际创意传播集团(Asiaicc Group)CEO贺欣浩就有举例:现代传播新媒体产品iweekly的推动,股价屡创近年新高,前年的股价为2个亿,现在达到了4个亿。

未来将不可限量。选择4A或者不选择是个问题。我们不妨参照自身进行思考:

1. 4A们的橄榄枝伸向了谁?

“期刊这个行业有很多的优秀人才,看插上数字媒体这个翅膀,以后谁可以飞得更高。”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郭志明表示愿与刊社“一起创造未来”。他表示4A公司没有那么不可靠近,他们的广告客户也有投放很多期刊集团。

在研修班上,很多学员表示,对于实力传播这样的4A公司,中小刊社根本入不了其媒体库,因此也不在投放计划之列,同时期刊社也没有当面向实力媒体推销自己的机会。

就此,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郭志明表示,实力传播媒体库品牌杂志的主要考察指标是发行量及阅读率。同时,他认为专业类期刊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类媒体。他介绍,4A公司除了会特别倾情高码洋类期刊,也会应广告主要求挑选专业性杂志进行精准投放。

对专业类刊社,郭志明特别建议首先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可结合专业网站、定期聚会、定期论坛等新媒体形式,提供用户喜欢的内容,夯实基础以打动广告主。

了解规则有的放矢。当然刊社要想做好广告,还应该好好学习一下郭志明所详细讲的4A公司媒介计划流程。包含背景分析、区域策略、投放量的设定、媒介组合(最有效的达到沟通目标)、行程的制定、KPI设定等。

2. 4A公司?新广告平台?

4A的大客户总是很多刊社艳羡的资源,但是并非所有刊社都能挤进4A公司的视线范围之列。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郭志明也表示4A公司并不所有品牌,且更长于一些全国性的品牌类广告。

郭志明表示,对于小刊社而言,直接找寻直客也是一种方式。他认为,相比之下,资源型本地广告公司在地区性广告投放方面,往往比全国性的4A公司更有优势。

针对新媒体,郭志明建议刊社也可考虑采用快速增长的新型广告公司。与广告平台公司合作,也能间接到达4A。因为无论是从时间成本还是效果考量,他们4A公司会优先与广告投放平台合作。当然定期拜访你心仪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领先的移动广告公司CASEE架势无线或许就是这样的平台。据悉,目前其平台上在中国有超过3000种应用,均按点击分成,合作方获得分成收入,且CASEE架势无线的移动应用广告系统本身嫁接了非常优厚的品牌广告主资源。其CEO叶忻表示虽目前架势无线上并没有多少期刊类应用,但未来只要品牌刊社内容够优秀,他们愿意与品牌刊社合作。

打破思维:给广告主更多

“哪怕你是百年老店,如果不紧跟趋势,照样落败。同样期刊做新媒体,也要不断创新,满足用户新的需求,才能保持领先优势。”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媒介研究所副所长王薇

最近有件大事引起业界震动:电信行业元老级公司被后起之秀收购――有83年历史的摩托罗拉被有13年历史的谷歌收购了。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媒介研究所副所长王薇援引此例时表示:“这警醒我们,哪怕你是百年老店,如果不紧跟趋势,照样落败。同样期刊做新媒体,也要不断创新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才能保持领先优势。”

越来越多媒体APP应用或者手机版开始突破纸刊限制,不满足于简单做个Banner广告。而是以全新为新载体打造的定制型广告,并融合自己的内容进行交互,最终以适合新载体阅读的方式推出产品。

除了添加音视频等传统方式,开始融合LBS、签到、社会化媒体、360度旋转广告、SNS类游戏……等新技术加强与用户互动,直接促进营销效果。这为广告主创造更多更好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我价值。王薇在研修班上与学员分享了近20个整合营销的案例,涉及以上各种类型。

不管是期刊非常熟悉的活动营销,还是社区口碑营销方式、销售促进型营销,对于未来广告主的需求,我们有了更多实现空间和可能。这也提醒刊社,做媒体不光要想着做好内容有用户就可以卖好广告,也要考虑给广告主更好的创意和实现方式。当然,一切都是为了广告主想要的投资回报率(ROI)获得最佳值。

活动营销方面,王薇认为瑞丽非常善于做活动,汽车族这样专业型的杂志,也可以将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结合得非常好。她认为现在的活动创新空间很大,有很多鲜活的例子:比如三菱车主猜猜乐(视频比赛);雅诗兰黛“邂逅NO.1”(页面小游戏类)、优衣库人人网线上排队(SNS游戏)、荷航FourSquare签到有礼(LBS签到)、中国移动咪咕音乐会(LBS互动)等。除了活动营销,社区口碑营销形式的运用已经越来越灵活,论坛、微博、博客等形式并不鲜见。

销售促进型营销类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趣多多曲奇人追捕令将Pincode与互联网游戏结合;中国国家地理商城将官网与电商结合……butterfly所推的电子优惠券平台更是非常新颖的一个活动。日本电通广告公司携手终端应用开发商Butterfly公司联合开发智能手机社交游戏“iButterfly”,基于AR和LBS技术,用手机小游戏,结合facebook,tweeter,最终实现推送电子优惠券的目的。

这些案例让人感受到:未来,新媒体领域的创新将数倍于传统媒体平台。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期刊协会日前正式引进《2011世界期刊创新报告》中文版。作为全球最顶级期刊行业报告之一,该报告在全球精选了30多个年度期刊新媒体创新案例。

据悉,这是该报告首次被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9月份该报告将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同步。中国期刊协会还拟同步启动“寻找中国期刊创新案例”活动,以弥补两年来的《世界期刊创新报告》一直没有中国区案例的缺憾。10月,中国期刊协会还将邀请INNOVATION创新媒体公司合伙人、《世界期刊创新报告》主创编辑Juan Senor来北京举行专场报告会。

回归本质:期刊的核心价值

“未来五年还是品牌杂志增长的黄金期。”

――亚洲国际创意传播集团(Asiaicc Group)CEO贺欣浩

亚洲国际创意传播集团(Asiaicc Group)CEO贺欣浩认为:“未来五年还是品牌杂志增长的黄金期”,淘汰的末端杂志给品牌杂志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和市场份额,未来期刊市场将高度集中,能活在市场上的期刊将成为寡头。

借助新媒体实现资源整合成为行业新气象: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媒介研究所副所长王薇带来两个经典案例:第一个案例是第一财经(CBN),2003年它就有了品种完整的大框架,杂志、报纸、电视协同,做全方位专业财经媒体,并探索数字媒体业务(如无线业务)和金融商业信息服务业务(如实时财经新闻和数据库业务)。

国外的案例是甘尼特,其“信息中心”已不再是简单 “内容+渠道”式的报纸上网运动,而是从以新闻为产品、以产品为中心、以单一报纸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一站式个性化信息服务为产品、以用户需求和注意力为中心、以融合媒介形态为载体的数字化资源配置模式转型。

此次我们参访的体坛传媒集团在此方面也颇有建树。它以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报纸《体坛周报》为旗舰,向“体育•健康•生活”领域延伸为多媒体集团。2009年4月期间体坛网全球排名冲入前500位。

但这样的投入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未来竞争依然非常激烈。在新媒体领域,体坛网总编辑魏航深感压力,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不仅限于以前体育类纸媒,还包括四大门户体育频道这样强势的对手。这些新对手的资源和投入力度,是任何一家传媒集团难以望其项背的。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确定并保持自身媒体的核心价值非常重要。期刊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来自研修班讲师和学员一致的意见是:在于期刊纵深的挖掘力、优质品牌的影响力、垂直而高粘度的用户群。

笼统的核心优势还需细化成详细的优劣势分析。从实力媒体的分析方式来看,传统期刊优点包括:可针对特定目标群;阅读时一般比较投入;保存率、传阅率高;丰富的平面创意机会;印刷质量较好;可提供详细的产品资料;短板在于:覆盖面;时效性;发行量认证。现在呢?数字化时代郭志明认为应重新细化自己的优势和短板。

分析过后,如何做?体坛网参访会上大家一致认可,纸媒在新媒体时代,应该结合独特的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从中寻求可实现赢利突破的项目。这也是体坛网现在所努力的方向。从运营上,体坛网有大家可以借鉴之处,坚持用互联网思路去做事情,找真正懂技术和运营的互联网人才来运作,比如网站运营坚持以产品和服务为主导。

王薇建议期刊从所在产业入手,涉足全产业链,成为资讯服务商,如:财经、汽车、旅游、房产、母婴、教育等。同时她认为未来报刊社,将不再仅是媒体,更是信息提供商和服务商,资讯和服务将成为竞争主体。

赢利模式上,未来期刊可尝试多种融合方案,比如广告、付费相结合等。架势无线 CEO叶忻就表示目前最核心应用靠短信代收费获得收入,但未来也可以通过淘宝做付费杂志;有独有渠道资源的专业类杂志,还可在用户付费中增加广告收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加强品牌营销靠活动来赚钱也是不错的选择……

结语:无论期刊是否新媒体化,无论赢利模式如何变迁,在大家的眼中,期刊始终应该有其本色,即保持期刊的优质品牌、专业精神及深度,体现我们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