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二人转的起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二人转的起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高超(1989―)女,汉族,吉林白城人,吉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专门史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

摘 要:东北“二人转起源问题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这一方面的论文和专著颇为丰富,但是起源问题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当前研究结果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认为“二人转”的起源是源自于满族文化中的萨满歌舞和东北大秧歌;另一方面认为是源自于说唱艺术莲花落。笔者个人倾向于前一观点。拙文力图从时间、发源地和原始功能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二人转”的“源”与“流”。

关键词:二人转;起源;萨满教;东北大秧歌

俗话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二人转”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东北民间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二人转”的起源问题,学界始终争论不休。有些学者认为是起源于说唱艺术莲花落,有些学者认为是起源于萨满歌舞和大秧歌。那么究竟哪种艺术形式是“二人转”的起源,哪种艺术形式是“二人转”的流变呢?拙文将从以下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莲花落、二人转和大秧歌的产生时间

要想弄清楚一件事情的源头,首先我们要清楚他们的产生时间。“莲花落起自隋唐,它是由僧侣们宣讲佛经时演唱的音乐《莲花》、《散花》演变而来的”[1]。宋代开始流行于民间,清朝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二人转”则兴起于清朝的嘉庆年间,时至今日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从时间上看,毫无疑问,莲花落的兴起时间比“二人转”要早很多,可以说是艺术史上的“老前辈”了。但是,如果仅仅因为兴起的时间比较早就说成是其产生的源头,这样的理由未免太过牵强。况且两者之间时间差距很大,这其中包含了诸多变数,更是让人难以信服。如果一定要说时间上的优势的话,似乎东北大秧歌这一同为东北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更容易成为“二人转”产生的源头。因为二者产生的时间相近,且同为东北地区的艺术表演形式,因此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二人转、萨满歌舞的发源地

探究“二人转”的起源,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域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以往对“二人转”起源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个问题,即“视野狭窄,很多东北地方的研究者总是把对二人转的起源的研究限制在东北的范围之内。”[2]。对于这一观点,笔者不是十分认同。如果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着“视野狭窄”的缺陷,那么认为“这是一种带有浓重乡土情节和东北地方特色的阐释”同样也割断了东北地方的研究者与其他地区研究者之间的联系。如果任意妄为地割裂了事物的整体与局部,结果必然会破坏事物的前进与发展。我们并没有片面的强调“二人转”仅仅属于东北地区,与其他艺术形式完全割裂,只是在论证其源头的过程中,抓住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方向,找到了“二人转”所产生的“摇篮”而已。

再者,说到“二人转”,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反映出――东北“二人转”。因为它就是一种产生于东北地区的地方特色艺术表演形式,因此被冠以东北这一地域名称。还有学者认为“二人转”的产生是由于闯关东的移民带来的说唱艺术“莲花落和传入东北的山西柳腔相结合并不断东北化的产物”[3]。这一观点,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正是由于闯关东所带来的说唱艺术莲花落和山西柳腔,才有了“二人转”这种艺术表演形式?那么,在闯关东之前,东北地区就没有自己的艺术表演形式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东北就有其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萨满歌舞和东北大秧歌。既然我们已经有了自己本身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又何必舍己求他、舍近求远地抛弃自己原有的东西,把别人的东西变成是自己的“根”呢?李映先生在讨论“二人转”的源流问题时曾提到过,“历史上作为东北地域的主体民族――满族,及其创造的东北地域的主体文化――满族文化,以其强烈的地域性和民间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二人转的‘基因’和‘胚胎’,滋养了二人转的产生和发展……这个‘主体地位’决定了满族文化是二人转的源而不是流”[4]。同意这一观点的还有杨朴教授,他认为“二人转从萨满那里最重要的借纳是‘生命复活’原型的表现……二人转的生命创造和生命复活原型来源于萨满跳神。而生命创造和生命复活的原型是二人转保留和发展了萨满跳神的方法、形式和技巧才得以表现的”[5]。以上两位学者的观点一直认为萨满歌舞才是“二人转”的真正源头。

三、莲花落、二人转及萨满歌舞的原始功能

探究“二人转”的“源”与“流”,我们还可以从莲花落、二人转及萨满歌舞这三者的原始功能的分析比较中得出一些结论。因为莲花落是隋唐时期僧侣宣讲佛经时演唱的音乐演化而来的,因此最初演唱的时候带有一定的化缘性质。“所以它逐渐演变为乞儿和艺丐卖唱谋生的方式”[6]。由此可见,莲花落最初的原始功能是乞丐行乞时所唱的歌曲。而“二人转”却大不相同。古时,东北地区虽然幅员辽阔,但是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物质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因此,当时逃荒、开荒的人很多。由于长期的劳动使大家都感到十分乏味,所以劳动之余,大家会在一起开开玩笑,互相打闹,甚至高兴的时候还会唱上两句。“‘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田间地头,那种动作,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表现了东北人民那种豪爽粗放的性格”[7]。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二人转”最初的产生就是为了给在田间工作的人们带来欢乐,是人们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具有娱人功能。同样具有娱人功能的还有满族文化中的萨满歌舞。“萨满祭祀中,人们为了通过祭祀达到祈福等目的,想方设法让各路神仙满意,为此,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人得到了满足和,神灵必然也是愉悦的。因此,可以说萨满祭祀主观是娱神的活动,客观上起到了娱人的效果。……萨满跳神集音乐、舞蹈、演唱于一体,自然就成为人们借此获得娱乐的方式”[8]。可以说,萨满歌舞既能娱神,又能娱人。通过莲花落、二人转及萨满歌舞这三者的原始功能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二人转与萨满歌舞的原始功能极为相似,而与莲花落则大为不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二人转”起源于满族文化中的萨满歌舞这一论证更为可靠。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东北“二人转”起源于萨满歌舞和东北大秧歌。当然,我们不能全盘否认莲花落在“二人转”的发展过程中毫无作用,但是分清“二人转”的“源”与“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二人转”,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2][3][6]刘红侠,刘文峰.二人转的起源[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2):39,39,39,40.

[4] 李映.满族文化与东北二人转-下-也谈二人转的源流问题[J].戏剧文学:50.

[5] 杨朴.再论二人转与萨满跳神[J].戏剧文学:28.

[7] 金士友.满族萨满音乐与东北二人转的渊源关系[J].中国音乐(季刊),2010,(2):8.

[8] 邵丽坤,高彦怡.二人转对萨满跳神娱人功能的借鉴[A].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