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珍贵的好茶叶都去哪儿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珍贵的好茶叶都去哪儿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名茶众多,龙井贵为名茶之首引得无数人一掷千金,每年春季人人争购,价格见涨不见跌,实在风光无限。可有不少茶人叹息好龙井越来越难找。

一方面是好茶叶的减少。西湖龙井茶叶协会理事葛颂德介绍说,2000年前,他所在的龙坞,茶园法定亩数是8000亩,为“正宗西湖龙井茶(即老茶树)”,占整个原产地老茶树总量的70%。

但是,“早产是个宝,迟产是棵草”,近年来为追求早上市以卖个好价钱,葛颂德亲眼看到龙坞的一些地方“相继挖掉了老茶树800多亩,种上了龙井43号”。由于“开发出了效益,有些地方还相继种上了乌牛早、108、117等品种,共有将近1330亩”。而在西湖龙井产区的其他地方,“换种”的行动已经屡见不鲜。

但是据《陆羽茶经》记载,早在唐代时,西湖一带就开始种植龙井群体种。这样算来,老龙井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自然选择才是硬道理。

“‘土茶’(老龙井)喝起来的感觉就是香醇,跟‘龙井43’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家住杭州市上城区的老杭州人施先生如是说。的确,摆在面前的两杯西湖龙井茶,轻轻一闻,就能辨别出哪个是“土茶”,哪个是“龙井43”。“真正懂得品茶,就晓得‘土茶’的价值,它的香气、味道,那是没得比。”一些茶农家里还留着一些老茶树,但只为了产茶留给自家喝了。

“龙井43”号之类的新品种不是因为品质更佳,而是因为发芽早、产量较大,能带来更高的收益而成了茶农新宠,代替了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了上千年、为龙井赢得“名茶之首”名誉的“土著”老龙井。若这样下去,龙井的风光到底还能持续多久,我们的后代还能不能喝到好龙井确实值得人担忧。

另一个原因是炒茶师傅的日益稀少。

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提供的材料显示,获得高级证书的茶农基本年龄在40~60岁,40岁以下的基本拿到的是高级以下证书,在参与培训的炒茶工中,也几乎没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2008年,首次认证有97名青工拿到了炒茶工的证书,而2009年,拿到证书的青工是68人,今年(2010年)预计是40人。不难发现参与认证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多年炒茶技术的老师傅们,后继者寥寥无几,新生力量并未真正注入到这一传统行业中。

曾经被媒体爆出,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樊生华要招学徒。这个新闻,让人们眼前一亮,技术活终于有了接班人。然而三年过后,再问樊生华,他摇摇头:“招不到学徒啊,到现在为止只有2个人肯跟着我学。”

樊生华直言,他所在的村子,除了他能坚持用纯手工炒制外,其他家家户户都已用上了机器。他就像一个“老古董”,孤独地坚持着。

在国家一级评茶师沈红看来,手炒茶更具有一种独特的个性:“手炒比之机炒,香味更浓郁、持久,口感也更甘醇。茶叶是活的,高级的师傅能根据不同的茶叶使用不同的手法和火候,这用心考虑的技术,统一的机器模式是无法做到的。更重要的是手工炒茶是保护和继承了西湖高档龙井茶的传统工艺。”

这当然也不能完全怪罪于茶农,毕竟有谁不想赚多些钱呢?手工炒制和机器炒制的茶叶售卖价格相差不大,而机器炒制又更省时省事。同时还有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因为事实上面向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如炒茶师等,在毕业后是非常抢手,就业情况也很好(2009年教育部数据:大学生就业率68%;听者无不觉得不可思议,“被就业”一词出现)。但家长依然选择让孩子去读那些就业挤破头的热门行业,也不愿意把孩子送进来学茶。“读完书还要回去做农活,很多传统家长接受不了。”再者,炒茶实在不是一门轻松的活计。“三年青锅,五年辉锅”,需要时间积累。在一个崇尚“快钱”的年代,这样的职业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

中国相当部分茶企其实角色仅相当于中间商,却同时也夺去了生产者的名号。这毫无疑问利于茶企多赚取利益,却不仅置重要茶生产者于不公平地位,剥夺了他们应得的收益,也拉远了消费者与自然(自然珍藏者,茶农、制茶师傅)的距离,使真正好茶难以冒出头来。我们建议,也更希望有优秀的茶企能脚踏实地地进行中间商的工作,为优秀的茶农、制茶师傅服务,帮他们进行品牌管理和产品营销并且利益共享,免去其后顾之忧,得以一心一意地做茶。

这对茶企来说一定没有通常手段所能占得的暴利,但是在优秀中间商茶企甘居幕后的同时,制茶人得到了应有的地位,消费者与自然的距离大大拉近,这对好茶走出深山和卖得好价绝对有利无弊,茶企能获得的收益也不见得一定少于先前。更重要的是,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人们重新重视种茶、制茶这个产业,不再因为收益太低难以为继而去选用新型高产品种,造成老茶种的日益稀缺,也不再因为前景渺茫、地位低下而无人愿意从事此行业,造成好茶老在山中来不及采制,而市面上好茶稀少、“有钱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