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家碧玉”介休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家碧玉”介休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介休窑是山西中部宋金时期烧造水平较高的瓷窑,此后的元明清一直烧造,有长达千年之久的历史。

介休窑位于洪山镇,1957年农田水利时被发现。专家认为介休窑的白瓷烧制水平、烧造规模和历史影响略逊于定窑,而它的白度较高,具有“小家碧玉”的风范,显示出独特魅力。我们颇费周折终于找到了藏在深山僻壤处的介休窑。这里已建起了水库,窑址横卧在一条道路的旁边,规模较大,但由于拓宽路面被不断地侵占,道旁路边随处可见散落的宋元时期瓷片和窑具,一侧是较深的沟壑,古时烧瓷所用的水主要是从这里取的,如今已干涸见底,亦可见各种瓷片和残件。

窑址附近原是一座源神庙,典雅古朴,现已改为水利成果展示厅。内有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的碑记,碑文中有“丹炉炊频,洙风扇屈,高士云集,舆舡频届,陶剪翠珠,名彰万载”的记载,碑阴题名有“瓷窑税务任韬”“前瓷窑税务武忠”。由此可见北宋真宗时期介休窑已经很兴旺发达,产量很大,因而官府才会在洪山镇设瓷窑税务官收税,而且曾派驻过两任以上的税务官。笔者见过的古代官府设官收瓷器税的石碑,目前仅知三例:一为《曲阳县志》记载五代后周时期收定窑瓷器税;一为现存西安碑林的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耀州窑“德应侯碑”;一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的碑记。这些石碑都是研究中国瓷器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遗址所见实物大都是宋元时期的粗白瓷、黑釉瓷和青釉瓷等瓷片,堆积层非常厚,可见当时曾大量烧制。器型有盆、碗、罐、盘、瓶、执壶等,胎泥淘炼不精,质地较粗,因而普遍施敷化妆土。胎体为白中显灰或白中泛黄色,可能由于火候不同所致。偶尔拾得几片划花的精细白瓷,令人兴奋,与定窑瓷片像极了,玉质感较强,也不使用化妆土。它的白度经科学测试为78.3度,胎质细腻,坚硬透亮,敲击声音清脆,烧制温度应在1300℃左右,几乎可与现代白瓷媲美。精细白瓷釉层匀净,色泽莹润,釉层较薄,因此没有定窑那样的泪痕现象,但相比定窑来说,似乎缺少点沉稳感。

碗内多数饰缠枝花卉纹。盘、笔洗则四面饰以孩童荡舟纹饰,这是介休窑特有的纹饰,不见于其他瓷窑。印花主题为荷叶、莲花、水波、云纹、童子牡丹和童子等。还有碗内题字的,如“福”“禄”“支云记”“墨午”“青云客会青云客,状元郎生状元郎”等,有竖短凸线组成的带状边饰。介休窑器物明显受磁州窑和耀州窑的影响,生产的白釉划花、剔花、釉下黑彩及褐彩瓷品种,布局完整,线条清晰。纹饰以折枝花叶纹为主,纹饰部分因用料较多而凸起,高出釉面。此外盘、碗内心露胎五角、六角纹亦多见。还有一种白地红花的划花装饰,也为特色品种之一。

碗、盘和盏等器物的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垫烧,在器物的圈足上一般都垫有3个小支钉,支烧时钉尖朝下,依次叠放。烧成出窑后,碗、盘和盏等器的内侧留下3个细小的支烧痕迹,少部分则为4支钉。这种支烧方法为介休窑所独有。介休窑使用的圆锥体小支钉可能是受汝窑的影响,这只是从它的支钉小而细这一点推测的。汝窑的小支钉皆在器底显示,讲求器底平整。作为民窑的介休窑,往往因追求产量而采用叠烧方法,从而将小支烧痕迹留在了器内。金代产的器物内心刮掉一圈釉,露出了胎体,显得有点粗糙。

据说考古工作者在介休城里发现一处烧瓷窑址,根据坑中散布的大量瓷片和窑具推断,这一窑址的时代在元代中期以前。采集的标本以白瓷为主,也有黑瓷,还发现有少量红绿彩,主要为盘、碗、罐、盏、盆、盖碗等日用器皿。由此可见介休窑并非只是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