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友病B型患儿合并硬膜外血肿1例报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友病B型患儿合并硬膜外血肿1例报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血友病B型;硬膜外血肿;儿童;急诊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01.053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1012702

急诊科常能遇见凝血障碍的外伤患者,病情紧急而不能及时明确凝血异常时,使急诊手术面临出血不止的棘手问题[1]。血友病为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为临床少见疾病。因其血浆中不同凝血因子含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使凝血活性降低或缺失, 从而形成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临床多以出血不止来急诊,颅内持续出血是其主要死因,而一旦出现颅内血肿的患者多为中重型血友病[2]。如不能避免急诊手术,则手术风险巨大。现分析一例血友病B型患儿合并进展性硬膜外血肿并急诊手术救治的过程。

1资料

患儿,男,6岁,主因2米高处坠落致头外伤4 h急诊入院。头部着地,头痛头晕,无呕吐、有原发昏迷、抽搐。休息后头痛加重,意识转差。急诊CT示:左颞硬膜外血肿。既往1岁时因摔伤头部,诊断为硬膜外血肿,先后就诊于山西省儿童医院和北京市儿童医院,诊断为硬膜外血肿、枕骨骨折、血友病B。给予保守治疗、静点凝血因子Ⅸ等后痊愈。入院查体:神志嗜睡,查体欠合作。吩咐睁眼,双瞳孔等大圆,约3 mm,光反射灵敏,颈无明显抵抗,耳鼻未见漏液。四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阳性。左颞头皮肿胀,有压痛。GCS评分12分。入院后呕吐一次,5 h后意识进一步转差,呼唤不应,刺痛睁眼,疼痛可定位。GCS评分9分。复查头颅CT: 硬膜外血肿较来院时增大,7.2×8.5×2.5 cm量约70 mL;中线偏移1 cm。凝血检查回报:凝血酶原时间(PTS)14.6 s;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 90.7%;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15;纤维蛋白原定量(FIB)3.9 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7.7 s。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17.6×109/L;红细胞计数4.19×1012/L;血红蛋白量104 g/L;血小板225×109/L。

急诊术前准备,该例患者家属初提供病史为血友病A,因病情紧急,未及化验,准备了FVIII注射液,并同时让提供病历,结果为血友病B型。及时更换为凝血酶原复合物,避免了无效治疗。术前输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400单位。急诊手术取左颞骨瓣开颅,手术中发现大量头皮血肿流出,不凝固,手术清除硬膜外血肿约60 mL,硬膜外血肿为凝固血块,出血来源为脑膜中动脉分支。术中渗血多。术中输新鲜冰冻血浆200 mL,浓红200 mL。术后24 h左右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400单位,新鲜冰冻血浆200 mL。次日头部引流量约50 mL,患儿神志清;第3天引流约5 mL,拔除头部引流管。术后共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400 U×3 d。术后一周拆线出院。

2讨论

血友病常分为 A、B(也称甲乙)二型,以血友病A最多,二型均为X连锁隐性遗传, 均表现为女性携带者,男性患病。A型是由于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缺陷引起;B型则由于血浆中FIX含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使凝血因子的凝血活性降低或缺失,形成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又称因子Ⅳ缺乏症或Christmas病。此外有 C型血友病较少见,由凝血因子Ⅸ(FXI)缺乏引起,与vWF因子缺乏引起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均为常染色体显性或不完全隐性遗传,男女均可患病[1,3,4]。血友病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发出血和出血引起的并发症,尤其在关节和软组织内,以及创伤和手术后的出血不止[2,3]。

不同于其他部位出血,血友病患者出现颅内硬膜外血肿后,由于止血功能异常,和颅内血管特点,如硬膜剥离易使桥静脉撕裂等原因,使血肿加重明显、迅速,易引起脑疝而有生命危险。

本例患儿病情恶化,颅脑CT可以看到血肿增大且密度不均,提示出血呈进行性。如继续保守治疗则可能进一步恶化,危及生命。此时必须手术,而明确血友病分型,补充凝血因子显得更为重要。

根据病史、家族史和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血友病A、B型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不易区别,需依靠化验筛检和鉴别[3, 5]。①筛检试验:APTT延长;CT延长或正常;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TT)可正常;凝血酶原消耗时间(PCT)不良。

②纠正试验:用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STGT)或凝血活酶生成试验(TGT)及其纠正试验。能被正常血清纠正,但不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B;不能被正常血清纠正,而能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着为A型。

③因子FⅨ促凝活性(FⅨ:C) 测定对B型血友病具有诊断意义,但急诊往往不能获得结果。临床上根据出血的严重性和凝血因子Ⅸ活性(FIX:C)可分为重型(<1%)、中型(1%~5 %)、轻型(5%~40%)[1,3]。④其他检验尚有如凝血因子抗原含量检测、vWD排除试验诊断、基因分析诊断等,但急诊也不易得到结果。

一些轻型病例或亚临床型病例由于无明显出血病史容易漏诊。尤其在急诊急救时,许多检验资料不能马上得到,此时询问病史很重要,如患儿有无血液系统的疾病、是哪一类型、有无外伤史这一高危因素等[1,6]。该例患者家属初提供病史有错误,准备了FVIII注射液,幸好术前及时提供病历为血友病B型。更换为凝血酶原复合物,避免了无效治疗。

目前血友病B治疗原则主要为FⅨ的替代治疗。主要制剂有高度提纯的FⅨ和重组FⅨ、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治疗目标是使FIX:C含量达到一定水平,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手术,如果获取凝血因子受限, FIX:C含量(1~3)d也应达到50%~80%,(4~7)d 30%~50%,此后一周20%~40%[1,3]。FⅨ半衰期为18 h~24 h,应每12 h~24 h输注1次才能维持血液FⅨ水平,严重出血或手术患者应12 h 1次[7]。凝血酶原复合物(含凝血因子Ⅱ、Ⅶ、Ⅸ、X),含量标定以FⅨ为准。FⅨ剂量单位(U)的定义与FⅧ相同,即1U相当于平均正常新鲜血浆1 mL所含的FⅨ。

其次,可使用新鲜冰冻血浆[1,3]。新鲜冰冻血浆只有在得不到纯化浓缩FⅨ或由于容量超负荷问题而不能使血液中FⅨ达到需要水平时使用[1]。或者在紧急情况下,不能明确血友病类型时,或明确为C型时,使用新鲜冰冻血浆,或结合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及冷沉淀应是不错选择,冰冻血浆用量可达30 mL/kg[4,8]。

但是需要注意,冷沉淀主要含有因子Ⅷ、纤维蛋白原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粘连蛋白、凝血因子ⅩⅢ等,用于防治血友病A、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症和血管性假血友病的补充疗法[7],不适于血友病B。本患儿因急诊手术,仅能获取并主要使用了新鲜冰冻血浆和凝血酶原复合物,效果良好。

本患儿体重21 kg,期望FIX达到20%。达到此要求需输血浆420 mL或凝血酶原复合物420 U。治疗过长中,患儿术前输注入凝血酶原复合物400单位。术中输新鲜冰冻血浆200 mL,术后24 h左右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400单位,新鲜冰冻血浆200 mL。术后再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400单位× 3 d,达到止血效果。该期望值尚未达到2013共识的期望值,但止血效果尚可,分析该患儿原有一定的FⅨ活性,手术中见硬膜外有凝固血块,之后新鲜出血,与原有一定凝血活性并消耗有关。只是未及测定FⅨ活性,这也是该病例诊治过程中不足之处。此外,术中及术后使用地塞米松3 mg静推共4次(每天一次),以防止血制品过敏及减少血管通透性、减少应激、促进细胞稳定。

对于术中处理,注意止血彻底,除寻找责任血管外,可用明胶海绵或凝血酶冲洗等局部止血措施,减少渗血,注意硬膜悬吊和留置引流管,以减少术后危险[6,8],该患儿术中明确责任血管为脑膜中动脉分支并电凝止血彻底,术后留引流管3 d,效果良好。尽管血友病治疗有新进展,比如寻找或改进新的凝血因子替代品,以改善半衰期、效能、稳定性等[9]。但临床使用,尤其急诊应用,尚不具备。对于急诊外伤的血友病患者,尤其常出血的儿童,注意询问病史和家族史。尽可能明确分型,完善活性测定;得不到高度提纯的FⅨ和重组FⅨ时,采用足量的凝血酶原复合物、冰冻血浆、冷沉淀应是不错的措施,但要注意各自的特点。

参考文献:

[1]Singleton T, KruseJarres R, Leissinger C.Emergency department carne for patients with hemophilia and von Willebrand disease[J].J Engl Med,2010, 39(2):158165.

[2]苏雁,吴润晖.儿童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21例临床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0,31(2):206209.

[3]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中国血友病协作组.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34(5):461463.

[4]方俊标,陈龙,胡双飞,等.血友病C合并急性颅内硬膜外血肿患者围术期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20(12):12671269.

[5]胡群, 刘爱国.血友病患儿的围手术期治疗[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3,20(2):127130.

[6]于增鹏,梁平,李映良,等.儿童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28(15):11311133.

[7]胡群. 儿童血友病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28(15): 11261127.

[8]孟辉,冯华,喇江平,等.血友病患儿枕部骑跨型硬膜外血肿开颅手术清除1例[J].四川医学, 2002,23(2):149.

[9]Schaub RG.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agulation factors and procoagula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philia[J].Biochem Pharmacol,2011, 82(2):9198.

(收稿日期:201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