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慎防药源性骨质疏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慎防药源性骨质疏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位农业系统的公务员喜欢饮酒,特别是退休以后,只要没有大事儿,中午和晚上必喝两盅,喝得他面色总是红彤彤的,别人夸他脸色好,他也以为是健康。一日回农村老家,在村里高低不平的土道上一个趔踞摔倒了,就腿疼得不敢动了。亲友们赶紧就近把他送到乡镇卫生院,一做X光检查,小腿骨折了。医生说他缺钙,属于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这位患者除了嗜酒以外,还患有甲状腺亢进等疾病,常年服药。医生认为,常年服药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现代医药研究表明:临床上常见的骨质疏松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不是由于老年性缺钙、缺维生素D或疾病引起,而是应用某些药物所致,药学上称为“药源性骨质疏松”。

药剂师提醒大家:吃药,慎防吃出骨质疏松症,特别是年老体弱、多病缠身的老年人。

那么,哪几种(类)药物能引起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呢?下面就挑主要的列举一些,以引起大家的警醒。

1. 糖皮质激素: 滥用激素是目前最常见的药源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许多老年人因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激素药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抗免疫和抗发热(退热)等作用(即“六抗作用”)。常用的激素药有: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强的松、强的松龙和甲基强的松龙等,外用药有肤轻松、去炎松等。病情危急者(如休克、中毒和严重感染等),若应用适当,确实能使病人转危为安、起死回生,发挥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独特治疗作用。老年人长期大量滥用激素,因激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加速蛋白质的分解;增加钙磷排泄,减少蛋白质粘多糖的合成,使骨质形成障碍;激素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具有抗维生素D活性作用;长期应用后便易出现骨质疏松、骨小梁和成骨细胞减少、肌肉萎缩等。这类药源性骨质疏松症除表现为腰背痛外,还是老年人自发性骨折的重要因素。故应用激素的同时,应给予补骨药、钙片及抗骨质疏松药。要切记:激素类药物切不可长期使用。

2.利尿剂:如速尿和双克等,为老年人常用的利尿药、降压药和心脏病药。长期服用后,能导致严重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如体液失衡,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低血钙等;胃肠道不适;糖耐量异常,严重者可诱发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可诱发痛风;脂质代谢紊乱症,易诱发高脂血症等。利尿剂虽通过大量排尿,可减少细胞和组织间液,在短时间内确实可使体重减轻,特别是对于虚胖和水肿者。但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在脱水、减肥的同时,骨密度(体内的矿物质含量)也会随之快速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症,如偶然摔倒,则极易发生骨折。

3. 甲状腺激素:老年人甲状腺病多发,且女性多于男性。甲状腺素(T4)能与生长激素协同促进骨的生成、生长与成熟。如果过量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则会因为钙磷运转失衡,表现为“负钙平衡”,引起骨骼“脱钙”而致骨质疏松症。故甲状腺素对骨骼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适量有利成骨,过量则破骨、导致骨质疏松。

4. 抗癫痫药:癫痫患者一般要服药2~4年,长期服用苯妥英纳、苯巴比妥等一线抗癫痫药,可因其促进维生素降解,抑制消化道对钙的吸收,而致“低钙血症”,迫使钙元素从骨质中“脱出”,导致骨质疏松症。故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的中老年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5. 肝素:为抗凝血药。因肝素抑制消化道对钙的吸收,如长久应用(4个月以上),会发生骨质疏松症和自发性骨折。预防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大剂量用药和长期用药,应用肝素3个月以后,应该由医生按病情调换其他抗凝血药。同时,在用药期间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另外,中老年人多种不良的饮食因素也能导致骨质疏松,如多饮可乐、常饮咖啡、饮食过咸、酗酒、过度节食等等。

【小链接】 过度节食,易骨质疏松

据权威资料统计,体瘦的女性髋骨骨折发生率比标准体重的女性高1~2倍,这是因为身材过瘦的人体内雌性激素水准不足,影响钙与骨结合,无法维持正常的骨密度,易致骨质疏松,一有跌倒,极易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