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辱师”视频震惊网络 网民“仲裁”课堂暴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辱师”视频震惊网络 网民“仲裁”课堂暴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一段不到5分钟的视频中,一群十六七岁的孩子,用他们心目中的“好玩儿”演绎了一场欺师辱教的闹剧。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认为的“好玩”却让网民们感到无法接受。当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并在各大网站传播,甚至被挂到了国外知名网站Youtube首页时,愤怒的网民们用各种方式来谴责这些孩子缺乏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如今,事情似乎在渐渐平息,但留给网民的却是更多的思考:中国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会这样?

“辱师”视频激怒网友

5月25日,某学生“自豪”并“得意”地把一段上课时侮辱地理老师的手机自拍短片放到个人网络空间上。在短片中,整个课堂纪律一片混乱,学生随意游走、嬉笑、打闹甚至肆意用各种手段挑衅、侮辱老师并以此取乐。在一阵阵肆意的笑声和不绝于耳的脏话中,老年教师无可奈何的表情,让看到短片的人心酸心痛。

随着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网友们的愤怒也充斥了偌大的网络空间。5月26日,网友harrodcn将视频上传至Youtube,短时间里引来50多万的点击量,国外网友也纷纷表示出不解、惊讶和愤怒。这场闹剧究竟发生于何处?这些学生究竟是谁?在愤怒的同时,网民开始通过种种细微的线索进行寻找。通过口音、视频中的黑板报以及上传学生在个人空间的资料,网友们锁定了北京市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紧接着视频中学生网络上的ID、真实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也陆续浮出水面。激动的网民“黑”了海艺网站,留下“我们的道德底线”几个大字。他们还建起专题网站,发动万人签名声讨活动。

在网民的设想里,事情似乎像“铜须门”、“虐猫女”等网络事件一样最终有个好的结果――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当事人态度诚恳地道歉。然而,5月27日,海艺却在百度贴吧发表声明否认该事件与学校有关,当事学生也以不思悔改的态度在网上与网友对骂,甚至挑衅。这对愤怒的网民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一时间,百度“海艺贴吧”中谴责谩骂的帖子如洪水猛兽般袭来,网民们也开始讨论展开现实中的谴责行动。5月28日,数十名网友相约来到海淀艺术职业学校,要让学生和学校道歉。最终,在网民舆论的压力下,辱师学生代表向老师表示了歉意,学校也向相关媒体发函,向社会公开道歉。

现代教育理念遭“拷问”

一个自古以来就以“尊老爱幼”、“尊师重教”为根本和传统的国家,今天竟然会发生这样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事儿,而且还是十五六岁的孩子,这让许多网友都觉得心痛。视频公布以后,不少老师也在网络上留言,述说自己学校相似的事情。看来,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并非海艺一个学校。在谴责学生缺乏起码的道德感的同时,网民们也在思考,究竟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从学生面对镜头时无所顾忌的眼睛,在网友的谴责下不当回事儿的态度,还是能看出这些学生已被彻底惯坏了。在此次辱师事件中,学校对于学生不尊重教师的违纪行为,先是遮掩,遮掩不住之后又是护短。而无论是报纸还是媒体,在报道该事件时都把舆论导向一个方向――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对他们要宽容,教师和学校要承担主要责任。

但是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某资深网友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深表忧虑,他认为国内在对待学生问题上有着两个方向的极端化。一是为了升学,对于学生的残酷的非人压榨;另一个极端则是家庭乃至社会对于学生的极度纵容,包括当前的许多所谓的“专家”在主张学生的“自主”、“尊严”、“独立”及与家长、老师等成人的“平等”的同时,却对于学生给予了过度的“保护”,将老师、家长置于被“审判”的地位。

天涯社区发起了“学生打老师,谁与谁的战争?”的讨论,试图引导网友展开有序、理性的讨论。内中认为,几千年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道德观念似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愈渐淡薄和肢解,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也在各种因素的冲击下日渐凸现,围绕学生、老师、教育的各种新闻交错横飞。毫无疑问,社会大转型期间的教育体制正是教育最为尴尬与困惑的时期,但无论何时何地学生与老师之间也不应该演变成势不两立的战争。如何面对和走出今日教育的困局,这才是一场我们无法避免的战争。

网络暴力行为再惹争议

网民的过激行为也再次把一个早被人熟悉的名词“网络暴民”推至公众面前。随意公布当事人隐私似乎成了每次网络暴力事件的惯例。而在众多的声讨帖中,一些充满了暴力的言辞更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一位中国留学生在视频中谩骂当事学生长达7分钟,其间充满了脏乱不堪的语言。而网民自发组织去学校“教训”那些学生更让许多人担忧网络暴力会再次升级。在网友“十年砍柴”看来,对这些侮辱老师的学生及其亲属的生活进行干扰,以一种肩挑道义的心态肆意辱骂几位未成年人,也会成为一种暴力,和这些学生本质上没有区别。

然而,在参与网友现场行动的网民“风衣”看来,那些站到海艺门口的网民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也是理性的。他表示,到现场的网友并没有任何过激行为,网友只是希望见到“辱师”事件的当事人,让这些孩子认识到错误。他认为,把“辱师视频”放到网上明显就是一种炫耀的心理,是对公众的挑衅和蔑视,所以一定要制止,让这些孩子道歉。

在不认同网友曝光当事人隐私的同时,也有专家认为“众人评判对当事学生并非坏事”。他表示,这些孩子已经16岁了,应该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并承担后果。他们将视频上传时就低估了社会的道德水平,而网友的谴责会让他们领会到社会的道德压力,“这会给他们的心灵猛烈的一击,让他们清醒一点儿。

不管怎样,虽然网民的方式有些过火,欠缺理智,但他们依然在坚守着自己朴素的道德观念。如果有一天,大众对类似的事件都麻木了,连谴责的力量都没有,那整个社会恐怕岌岌可危。而对国家和政府来说,“堵”不如“疏”,如何引导网民对公共热点的关注,如何提供渠道给他们宣泄情绪和展示他们的热情与能力,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