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新实习生管理模式 建成高效集中管理平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实习生管理模式 建成高效集中管理平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组织学生进入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是中职院校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同时,实习生作为企业技术工人的后备力量,成为了企业用工形式的有益补充。如何管理好实习生队伍,使实习生尽快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由学生顺利转变成企业人,成为了企业与学校共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实习生 管理平台 人力资源

V公司是一家现有员工达5000人的制造型企业,由于企业管理规范、知名度高,一直是本地区中职院校首选的校企合作单位。多年来,公司持续不断地接纳各院校的实习生,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合作院校完成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也将实习生作为企业技术工人的有益补充,通过实习期的全方位考核,为企业挑选合格的后备技术工人。V公司总结多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大胆突破原有的实习生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实习生管理的效能,降低了实习生的流失率,为企业技能人才的储备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

一、实习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无统一管理标准。各生源学校管理方式的不同,响应速度的不同,很难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面对同类事件的处理,由于各学校的程序、尺度不同,极易造成实习生心理上接受程度产生差异,加上现今实习生90后人群以自我为中心、合作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等等的个性特点,在缺乏正确引导时主观放大理想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实习生流失率的增加,这样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且影响公司的美誉度。

2.无标准工作流程。由于没有形成标准服务流程的工作指导书,企业与各院校之间建立的是一种松散型的合作模式,在冲突面前无法避免本位主义的处事方式,院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停留在为实习而实习、为就业而就业的层面。对企业来说,由于没有标准的服务流程对照相应的管理考核制约,无法实现对过程管理有效的控制。

3.无联动协调机制。各生源院校的驻厂管理老师各自为政,除了自身管理能力的差异,一般也仅限于按照本校的实习生管理流程或方法去处理事务,且在过程管理中缺乏与实习生所在车间的衔接。这种管理模式不仅造成工作的重复劳动和效率低下,而且无法实现服务中的联动机制和闭环管理,更不要说形成团队协作发挥整体工作效能了。

二、建立第三方集中管理平台

1.实习生管理平台的工作目标。实习生管理平台由拥有资深教学管理经验的机构担当,作为企业和各院校联系的桥梁,是实习生服务的主体,承担生源信息提供、企业宣传、实习生招聘(补充)、现场管理、安全管理、后勤服务及教学计划实施协调等工作。其工作目标是将实习生管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步骤、统一工作对接,并与公司及生源学校三方通力合作,实现一线实习生管理工作的职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2.实习生管理平台的主要职能。实习生管理平台归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完全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的年度人员计划及管理规范开展各项工作。第一,贯穿招聘流程:制定招聘实施计划,生源院校遴选,配合企业实施招聘初试、复试和体检;第二,办理入职手续:编制入职须知,参与组织入职培训,办理各项入职手续;第三,日常管理服务:人员管理,现场检查,车间沟通,状态分析,建立实习生档案;第四,生源学校沟通:建立无障碍信息沟通机制,发生问题及时响应并有效处理,教学计划实施的协调;第五,生源学校考核:对生源院校实习生流失、补充以及院校老师定期巡视、事务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反馈企业与院校;第六,办理退出手续:毕业手续,离职手续(离职面谈),配合企业过程流转;第七,动态资料统计:在岗实习生数据、异动状况,生源学校考核等报表统计;第八,管理工作研究:实习生流失分析,合理化建议及工作改善等。

三、多管齐下,强化实习生管理

第一,企业参照在岗职工的薪资、福利体系,专门为这一特殊群体设计了一线实习生津贴和福利待遇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也为后续毕业转变为企业员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制定并逐年修订一线实习生管理办法,为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全过程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实习生发展通道,以实习期间绩效考核为导向,发展一定比例的实习生毕业后录用为合同制员工,同时结合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实习生二次转正通道,吸纳更多优秀毕业生录用为合同制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

第三,建立第三方考核机制,围绕人员补充、稳定性、动态信息、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推动第三方主动工作,为企业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充分发挥实习生管理平台的作用。

为提升实习生满意度,V公司成立了人员服务中心,为一线实习生提供具备“日常管理、政策咨询、疑难解答、信息公示”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务大厅。通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和变革,V公司实习生管理模式日趋成熟,在为人力资源摆脱繁杂事务负担的同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企业、管理服务、院校和实习生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