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治疗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0 mg/d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则每日给予贝那普利(10 mg)/氨氯地平(5 mg)固定剂量复方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在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在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方面,试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效果好、安全可靠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大部分患者使用一种药物就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患者由长时间高血压导致的内脏器官损害[1-2]。目前,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众多,但是,药物疗效间尚存在一定差异[3-4]。为此,学者们和临床医师一直致力于优化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案以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本次研究采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治疗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为(51.57±14.68)岁。在试验组4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为(55.83±14.72)岁。

1.2方法 入院后均排外继发性高血压,对照组患者每日给予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生产的20 mg盐酸贝那普利片(国药准字H20044840)治疗,试验组患者则每日给予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贝那普利(10 mg)/氨氯地平(5 mg)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国药准字H20090309)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本研究收集的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在双侧检验的情况下,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比较 治疗前,在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在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方面,试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均未见过敏反应、咳嗽、哮喘、头痛、晕厥、焦虑、失眠、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症状性低血压、心悸、胃炎、便秘、感觉异常、关节痛、腹痛、肌痛等。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发现:治疗前,在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在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方面,试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既往研究报道的结果一致[5]。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具有给药方便,药效持续24 h以上,能够有效的减少甚至避免漏服或忘服现象的发生,同时,包含贝那普利10 mg和氨氯地平5 mg的该复方制剂能够减少某一药物单用带来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效果好、安全可靠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马艳玲,范兰媛.城市和农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情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0):4022-4023.

[2]李任富,粟发沃,赖伟坚,等.北海市铁山港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调查[J].内科,2012,7(5):514-516.

[3]朱岫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协同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804-2805.

[4]曹江晨,雷军平,龚天文,等.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随机对照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7):1013-1014.

[5]樊朝美,闫丽荣,陶永康,等.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与贝那普利单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0(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