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中物理自主探究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的引入强调背景,使教材生动、自然而亲切,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水到渠成。在探索阶段, 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完成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应用阶段,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判断方法进行适当的延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面针对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过程环节谈谈笔者的拙见。
一、创设情境
寓教学于情境之中,体现了学生学物理的乐趣。实验证明:一堂课的前5―20分钟是课堂教学的“黄金时段”,即在这一时段学生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学习效率最高,而课堂教学的前5分钟为“思想的安顿和学科思维的转换期”,是教学效率较低的时段。要尽可能缩短这个低效时段,这就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实现高效巧妙导入,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迅速完成课堂角色的转换,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也有助于破除教师的“自我中心”,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
二、新知探究
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新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探究并提出有价值的物理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通过组织小组学习,充分发挥生与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达到知识共享,从而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在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发扬学生的主见,要重视学生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的尊重、沟通、包容、成果分享、互补、竞争的氛围。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并以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促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物理知识的活动之中。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挖掘学生最大潜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典例分析
例题教学不在于多,而在于典型,一般2-3题即可。利用一题多变训练逆向思维;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利用一题多变发展创新思维;利用多题一解培养求同思维。在新的知识的结合处,思维过程的转折处,承上启下的过渡处,归纳结论的关键处,学生的易混易错处编拟题目,以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物理思想、物理意识。在教学中根据课前对学生预习案的检查情况,将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指出发生错误的根源,关键是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回归到基础知识,也可以有侧重的让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在题型讲解时,不要就题论题,要注意引导学生揭开命题的陷阱,应侧重知识联系的宏观角度讲评。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题型变式,总结解题规律,进行算法分析,整体把握知识间联系与解题的整体思路,增强知识整合能力。通过做题,让学生明白解物理题的根本途径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也就是把复杂繁难物理问题通过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和手段,逐步将它转变成一个大家所熟悉的物理运算,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应用。
四、拓展提高
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物理学习的空间。如“原子能级”的教学,可引用如下史料:1895年后,一系列新发现,如阴极射线、放射性、电子、光电效应、塞曼效应等,以及一系列新理论出现,刺激人们对原子作出假设。原子究竟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内部结构?1903年,电子的发现者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是“带有葡萄干的蛋糕模型”,原子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构成,是稳定结构。1911年,卢瑟福做了“粒子对金箔的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结构的“太阳系模型”新假说,确立原子基本结构。按经典电磁学理论,电子在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将会不断发射电磁波,从而丧失能量,最后掉到原子核里。玻尔根据已有事实和理论,敏锐地洞察到,经典电磁理论并不适用于原子体系,创造性地提出,电子围绕原子核所做的圆周运动本身是量子化的,电子只能分立在不连续的固定轨道上运动,且电子在不同轨道间的跃迁导致原子光谱的发射。玻尔的“分立轨道”假说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但在解释复杂原子光谱时遇到困难。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完善了原子结构学说。利用这段史料,可深化相关知识学习,强化物理方法教育。挖掘问题的多向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归纳总结
课堂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及关键点。如果教师直接总结,哪怕“字字珠玑”,其结果往往是“平平淡淡”。因此,总结时教师精心设问,教师可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探讨。有时,前后两节知识内容联系紧密,为了下节课的教学,可提出一些与后一节课有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似乎是熟悉的、能解决的、但又不太清楚、不能立即解决,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另外,也可以在总结时,将问题引向更深入的问题,有助于优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我们也可以考虑让一部分课堂,教师不作总结,由学生来作总结,然后同学补充,最后由教师点评,甚至于还可以让部分课堂根本就不要总结,而将总结这项工作留为学生课外作业,让学生们各自课外独立完成总结后,再由教师集中整理,留待后面的课堂中完成。
总之,高中物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精心设计课堂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自主解题并自觉检验,鼓励发散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多变性和独创性,促进迁移能力的发展。精心设计的课堂,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反映学生思维状况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可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热烈的讨论,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探索问题的氛围,引起学生的联想,促进学生探索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用物理思想进行深入思考,实现对知识的深刻领悟和对方法的全面掌握。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