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到底应该怎么教?如何定位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如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这些都成了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终身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责任。如何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重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教学效率,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我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做了探索,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参与一同探讨。

1.落实机房实践目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计算机上机实践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如,我在教学工作表的使用一课时,确定了以下目标:①学会自己创建一张工作表(工作表的命名,工作薄的命名,单元格的名称);②了解BOOK与SHEET的名称和功能;③在工作表中分别输入中文与英文的区别;④学会利用填充柄的输入。例如,输入一系列连续的学号时,要求学生用CTRL+鼠标拖动,按CTRL则是依次递增,不按则是同一个数的多次重复,如果不用CTRL则有没有其他方法,教师应以启发为主,让学生学会输入像1、3、9、27……这样的等比数列。整堂课,学生皆积极动手参与,效果良好。

2.运用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的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课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讲,教材有些事物、现象、情景、过程等涉及理论原理,学生无法看到,问题难以得到满意解决。实践操作是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如何突破困惑呢,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有效解决了由于不易观察或操作不够规范而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基于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在实际教学中,适当引入flas、小游戏、热点新闻等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原本枯燥的课堂顿时活起来。

3.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能力需求不同的教学分为几种层次,对基础差一些的学生,让他们充分学好教材和考纲范畴内的要点和内容,合理给学生分组。教师利用学生的上机活动时间调节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是课堂驾驭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支配者,要适当调整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4.巧设悬念,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有意识地留下伏笔和制造一定的悬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和学习。例如,在教“文字处理软件”时,虽然这部分内容在会考中占了60%的比例,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很熟悉了,但需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细化。学生对WORD的兴趣并不浓厚。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从小伴随着WORD长大的,这些内容我都滚瓜烂熟了,不用学了。”我没有反驳他们,而是设计了几个技巧性问题给学生课上提出疑问,如:如何将页眉中的暗线去掉,改变页眉默认的样式及文字与图片按任意形状环绕即编辑图片顶点等。让他们独自思考和完成,多数学生做不出来,他们受到触动,就会带着悬念,挖掘未知领域,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迷宫探宝”过程。

5.合理利用评价机制,充分激励学生

激励性的评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测评可以通过日常作业、定期的技能竞赛、阶段考试及学生作品展示等手段实现。教师的评价可以通过班与班之间的对比及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调查报告等形式完成。我在教学中第一学期给学生布置个人主页,让他们期末前提交到INTERNET上,各班级同学间互相展示,评出优劣,并让生生间进行讨论和评价,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指标,并作为一种督促和激励手段。另外,还可以举行各种形式的制作比赛,如课件制作比赛、小游戏制作比赛、编程比赛等,因为高中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通过这些比赛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展现自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老师循循善诱,不仅让学生展现自我,更让学生学会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6.情境创设要以教学目标为准绳

情境的创设应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摆花架子、走过场,不求实效。要让学生在情境的激励诱导下,师生共同努力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情境创设应该能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和信息。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并非单纯指向信息技术技能本身。确切地说,应当指向学生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并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

7.采用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法

本教学法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原则,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以教师制作的动态学习网站为课程载体,利用网络这种互动媒体开发学生的智能,营造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基于网络资源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进行问题的解答,利用网站动态提交后台,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互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很好地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