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乐舞盛唐 5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乐舞盛唐 5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域的杂技、舞蹈等表演艺术源远流长,在很早以前西域人就以能歌善舞而闻名中外。考古文物工作者,发现了许多关于杂技及舞蹈的文献及实物资料。

唐代西域的杂技及歌舞戏曲艺术十分繁盛,这是盛唐时期安定繁荣的社会背景及西域地区特殊的地缘优势的综合结果。唐代时期,在西域流行的歌舞种类较多,比较著名且历史记载较为详实的主要有怪诞滑稽的“踏摇娘”、气势凶煞的“大面”舞、表演“丧家乐”的傀儡戏、场面宏大的狮子舞等,这些歌舞曲艺在西域广为流传,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杂技艺术也很受西域百姓欢迎。从新疆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黑人百戏俑和顶竿倒立俑,我们可以窥探盛世大唐的文娱生活。它们是当地文化生活和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了古吐鲁番地区社会发展、民俗信仰、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情况。

“踏摇娘”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雏形

“踏摇娘”是唐代歌舞曲艺的雏形,讲的是一个酗酒的丈夫总是殴打妻子的故事。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北齐时期,中原地区有一个姓苏的居民,仕途屡遭挫折而自称“郎中”,他有一个坏习惯,就是酗酒,每次酒醉回家,便把他妻子毒打一顿。他的妻子觉得非常委屈,就经常对街坊邻里讲述丈夫的暴行。不幸的是,每当丈夫发现妻子在向邻里讲诉自己的恶行时,会更加凶猛地冲上去,拳脚相加暴打妻子。然而当时的居民却以他们夫妻的故事为乐趣,将其改编为戏曲,一般男子穿着女子装,踏着碎步慢慢走入舞台中央,边走边唱,等到扮演她丈夫的演员登场时,夫妻二人便做打斗状。这时观众也热情高涨,大声喝道:“可怜的踏摇娘来了!”然后大家哄笑不已。这其中有台词,有舞蹈,也有装饰,已是戏剧艺术的初步形式。那么有什么实物资料可以证明“踏摇娘”的存在呢?

专家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阿斯塔那出土的泥塑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336号墓出土的“戏弄俑”表演的就是唐代著名的乐舞“踏摇娘”。这组彩塑男女共一对,两件俑塑均高13厘米左右,其中男俑衣冠不整,头戴黑色风帽,身穿白色对襟长袍,面容虚肿,醉眼朦胧,左手作扶仗状,右手向前摆动,步履摆晃不定,是一个醉鬼的形象。而女俑衣衫褴褛,头戴黑色头巾,头巾下垂系于脖颈,上身。下身穿绿色长裙,裙子下摆齐于脚面,脚穿破旧的手工布鞋。女俑双手前后阔摆,弯腰曲背做舞摆状。此俑虽然穿着妇女服装,但仔细观察脸部,发现其唇上稍凸,隐约可见黑色短须,而且面部表情诙谐,显示出男性扮演女角,这是中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男扮女装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曲艺历史及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仔细观察新疆博物馆珍藏的这组“踏摇娘”俑的艺术造型和形象特征,与《教坊记》记述的内容十分相似。其中男俑浮肿的脸型,迷蒙的双眼和蹒跚不定的步履,正是经常酗酒的瘾君子,与古籍中记载的“苏郎中”的形象完全相符。男俑头戴风帽,穿肥厚的长衣,表明当时正值冬令时节。而女俑在严寒的冬季还着上衣,一方面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抗议和不满,另一方面表现了因丈夫酗酒成性,造成家庭贫困,以致妻子衣衫褴褛的情景。女俑的身段作扭曲的摇摆状,且歌且行,与“踏摇娘”的身份非常吻合。这组俑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民俗风情及戏剧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珍贵的实物资料。

一探千年“大面舞”的艺术风采

大面舞,也就是代面舞,它是头戴假面具进行舞蹈,也被称为“弄兰陵王”,它最初起源于北齐兰陵王刻木为假面,战以威敌的故事。崔令钦在他的《教坊记》中记载,当时的兰陵王刚毅勇猛,遗憾的是,他的形体外貌却不够威猛,在战斗时不足以凭借气势威慑敌人,为此他懊恼不已。有一次在作战前,他刻意找人刻了一个面目狰狞的面具,头戴面具的他在战斗中勇猛异常,杀敌无数。后来人们把兰陵王头戴面具的故事改编为舞蹈,演员身穿紫金战袍,腰系鎏金腰带,手持钢鞭,威猛无比,慢慢就形成了大面舞。所以大面舞的假面都刻得面目狰狞,威赫吓人。新疆博物馆藏的大面舞俑虽然没有过多雕饰,但却生动地表现出了力度和动态感,胸肌隆起,大腿粗壮,双臂有力,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唐代武士的神韵英姿和威武气度。

大面舞最初起源于中原地区,后来随着丝绸之路流传到西域地区,唐代时在吐鲁番十分盛行,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我们通过新疆博物馆藏的1960年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的这尊彩绘泥塑,可以一探千年前大面舞的艺术风采。这尊彩塑高10厘米,泥质捏塑,再加彩绘。俑像横眉耸立,虎眼狮鼻,短须粗犷,颇有胡人风范。只见他张口做呼啸状,黑须竖起,一派凶煞气势。头戴唐代典型的幞头,上身穿紧袖底绿彩衫,外套紫色碎花半臂装,腰间系带,下着白裤,外穿绿色战裙,脚蹬黑色皮靴。两臂张开,左臂微抬,屈肘下倾,右臂下伸,双手相对,似在挥舞手中握有的物件。双腿扎着稳当的马步,显得强劲有力,充分显示出体态矫健而威猛的武士形象。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的这尊彩绘泥俑,保存不是特别完好,泥俑手中所持的兵器也已经遗失,很难再判断它原来是否“腰金”与“执鞭”,但穿着的紫底朵花斜领对襟半臂装及该俑的动作表情,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结合文献的记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所藏的这件彩绘泥塑,应该是“大面”舞俑,它为我们展示了千年以前盛世大唐时“大面”舞蹈的神采风貌,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傀儡戏——一种特殊的歌舞艺术形式

傀儡戏是使用人体的替代物傀儡从事类似人的演出活动,以之模仿人的舞台行为来获得表演效果。傀儡戏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踪迹也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史记》中就有关于俑偶的记载,说明先秦已有俑偶了。俑偶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及社会风俗的改观,都有重大意义。我们知道,在商周时期,非常流行人殉,一旦主人去世,他身边及手下人都会遭殃,被活生生的埋葬,对于他人生存权利的剥夺,是非常残忍的。后来较为开明的君主,就倡议用泥俑或者木俑代替活人,这样既能满足古人“视死如生”的观念,又能使生人免于非命。傀儡戏在古籍中有很多记载,但新疆古代是否有傀儡戏?

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张雄墓出土的绢衣木俑不同于常见的殉葬人俑,这批木俑一般高30多厘米,男女俑均以木雕头部,彩绘面貌,胸部用木条直接在颈下胶合,用纸捻成臂膀,外穿绵绢衫裙,衣着真实,宛若真人。而且形象、表情各异,男的挤眉弄眼、滑稽调弄,女的“秋华窈窕,无肃穆忧戚之情,有嘲弄欢欣之态”。显然不似一般的殉葬明器,而是雕木为戏,表演歌舞、戏弄以娱乐世俗的傀儡。其中两个完整的男绢衣木俑,戴黑冠,穿黄色绢衣,系玄色腰带,白裤黑皮靴,口眼歪斜、眉飞色舞,逗笑嘲弄,滑稽戏谑的丑角形象活灵活现。根据他们的形象、服饰、神态来考察,应该是在表演盛唐时期流行的傀儡戏之类的滑稽戏。这些木俑的发现与内地有关歌舞俑、傀儡戏的记载相吻合,也恰好印证了西域从秦汉时期就有了傀儡戏演出的传统。

在丧葬时表演傀儡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驱邪避祸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古人比较崇尚迷信,对神鬼魔怪既恐惧又敬畏;另一方面,魏晋南北朝绵延不断的战火,使人民生活颠沛流离,困苦不堪,百姓特别渴求安宁和平的生活环境,傀儡戏满足了人们驱邪避祸的洗礼需求,保佑百姓安宁,这些因素促使了傀儡戏的盛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各地很多汉族居民为了躲避战火,大量迁徙到西域地区,在吐鲁番的汉族居民人数不断增多,中原汉民把包括丧葬习俗在内的生活习俗带到了吐鲁番地区,所以这种在丧葬时表演歌舞的艺术形式,在西域存在的可能性很大,这些绢衣木俑可能是“丧家乐”的傀儡。

“顶竿倒立俑”传承千年杂技艺术

杂技在中国出现得很早,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与人类进化文明密不可分。在《晋书》的史料中出现了“百戏”一词,说明早在汉代以前就有了“鱼龙”等杂技。隋唐时期杂技艺术有了全面的发展,史书记载“始齐武平中,有鱼龙烂漫,俳优、侏儒、山车、巨象、拔井、种瓜、杀马、剥驴等,奇怪异端,百有余物,名为百戏”。其中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的百戏俑,就是最好的实物资料。到了宋代也继续保持有“蹴球、踏桥、杂旋、狮子、弄枪、铃、瓶、茶碗、毡龊、碎剑、踏索、上竿、筋斗、击载、拗腰、透剑门、打弹丸之类”的“百戏”表演。

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顶竿倒立俑就是千年之前杂技艺术的最好证据,它于1960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336号墓。这组俑由顶竿人、顶竿倒立童子及顶竿等三部分组成,高26.5厘米,其中顶竿人为身体粗壮头系巾帽的青年男子,身穿和尚领掩襟上衣,并扎在宽松的练功裤中,腰间系带,两腿分开直立,两臂左右平伸,以保持头顶立竿的平衡,一副聚精会神的神态。童子身材矮小,上身,下身只穿一条红色三角裤,露出丰满的双腿和臀部,左手掌心倒立于竿顶,头仰起,双腿微屈,右手伸出,以保持身体的稳定。这组顶竿倒立俑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它为我们研究古代杂技艺术及百姓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黑人俑”展示唐代外交之盛

唐代空前开放,对外交流也十分频繁,时常可以见到客居在中国的外国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珍藏的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的一尊黑人泥俑,为我们展示了唐代西域黑人杂技艺人的风采。

这一尊黑人俑于1966年出土于阿斯塔那336号墓葬,高11.2厘米,由细泥捏塑再施彩绘而成。整件泥塑施彩合理,其全身都施以黑彩,十分传神的表现出黑人的体貌特征。其造型圆头圆脑,头发短而卷曲,大耳,双唇紧闭,大眼有神,黑白分明。此俑上身,露出健壮而结实的身体,下身穿一条橘红色的短裤。他右胳膊弯曲上扬,右手呈攥握状,手心有一小孔。左胳膊弯曲于左大腿前,握拳与右手相对应,左手中也有孔。文物专家根据其双手相呼应的双孔及历史文献记载其手中应握有一根棍棒。其右腿直立,左腿稍弯曲,左腿踮起在右脚面上,推断他正在手执木棍表演舞蹈。这件黑人俑形象协调健全,表情生动逼真,神态活泼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及历史价值。从人物形态到装饰打扮都是典型的黑人形象,并有浓郁的写实风格。那么这些黑人从哪来的呢?他们又是怎样到达西域地区的呢?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十分繁荣。当时中国的黑人主要来自两个地区,一个是现在东南亚地区,这个地区的黑人被称为“昆仑奴”。另一个就是今天的非洲地区,也是唐代黑人的主要来源。这件珍贵的黑人俑是我国古代外交的有力证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唐代疆域辽阔,国势富强。其高度繁荣的经济为文化的巨大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杂技歌舞等娱乐的高度发展创造了条件。城市的繁荣和宫廷娱乐有益于舞蹈、百戏及其他各种传统文娱活动的广泛开展;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丰富了唐代文化娱乐活动的内容。唐代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的内容、各阶层民众的广泛参与以及文娱活动的空前发展,都为传统文娱活动奠定了基础。唐代人口众多,生活富庶,存在着一个庞大的有闲阶层,各种娱乐方式大行其道。吐鲁番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成为丝路上的经济重镇和文化集结之地,阿斯塔那墓葬群出土的百戏俑在唐代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丰富的娱乐文化烙印,是优秀的娱乐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