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东省与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东省与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运用2012年广东和江苏两省数据,系统分析了两省的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效果,结果得出,尽管两省在产业发展和发展效益上各有特色,但是采取不同发展路径的广东和江苏,其发展中追求规模、结构和效益的统一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按照资源禀赋特征,确定发展路径,而不是盲目跟随。

关键词:广东;江苏;产业发展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GD10CYJ13)

广东和江苏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有特色的两个省份,广东是外向经济强大,内源经济相对不足,但是经过多年发展以后,在内外兼修的政策背景下,内源经济逐渐壮大;而江苏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内源经济,特别是由草根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逐渐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经过多年发展后,外向型经济逐渐放量增长。两省虽然发展路径不同,但是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比较广东和江苏两省的产业发展状况,挖掘其中的规律,对内地城市的经济发展还是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产业发展的现状的比较

(一)第二产业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广东主要以家电和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总量上,家电行业和汽车行业的生产产量和产值均远远超过广东,特别是家用电器2012年还是呈现增长的趋势,尽管广东汽车生产总量为155.9万辆,相对于2011年广东汽车产量是下降的,而与之相反江苏省的家电产业在2012年产量是下降的,而汽车行业是增加的。江苏省主要在轻工、化工、钢铁等产业的领先优势较为明显。

1.广东工业经济不论规模还是效率均逊色于江苏。从表1、2可以看出,工业企业单位数,江苏要多于广东。从结构来看,广东的中型企业数量偏多,江苏大中小企业的比例约为1∶5∶30;而广东的结构为1∶7∶20;从产值来看,尽管广东大型企业数量多于江苏,但是产值却小于江苏;从经营绩效来看,江苏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少,创造产值高,利润高,利税高。

表1 2012年广东与江苏企业规模以及结构的比较

单位:亿元

[ 项目\&企业数(个)\&工业总产值\&\&江苏\&广东\&江苏\&广东\& 大型企业\&1174 \&1354 \&44866.71 \&41792.02 \& 中型企业\&5707 \&8984 \&23621.75 \&26003.92 \& 小型企业\&35532 \&27966 \&38736.30 \&27075.93 \& 微型企业\&955 \&\&455.93 \&\&]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3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年)

表2 2012年广东与江苏的工业绩效比较分析

单位:亿元

[\&企业数\&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利税总额\&从业人员\&广东\&38304\&94871.68\&5874.03\&9608.33\&1463.86\&江苏\&43368\&107680\&7074.44\&11038.45\&1091.86\&]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3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年)

2.广东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速度相对要落后于江苏。总体上看,广东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主要体现在,医药制造业和航天、飞机装备制造业,二者高速增长。相对于江苏,除了航天飞机制造业以外,广东高新技术企业的增长率均低于江苏。

表3 2012年广东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或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

[\&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工业新产品\&广东\&4.8\&16.7\&23.4\&11.8\&10.7\&江苏\&22.3\&25.9\&――\&12.8\&13.7\&]

注:江苏省航天和飞机制造业数据缺失。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3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年)整理得来

3.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无论是结构还是规模均没有达到江苏的水平。除了外商投资增长超过江苏省以外,国有、民间投资规模均低于江苏。特别是民间投资,江苏省几乎是广东省的一倍。

表4 2012年广东与江苏固定投资的结构与增长速度比例的比较 单位:亿元

[\&总量\&国有\&外商\&民间\&民间投资比例\&广东\&19307.53\&4712.1\&3817.5\&10177.28\&52.71%\&江苏\&31707.2\&6596.2\&2935.69\&21293.5\&67.20%\&广东增长率\&15.5%\&7.1%\&20%\&22.5%\&――\&江苏增长率\&20.5%\&16.9%\&15.5%\&22.6%\&――\&]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3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年)整理得来

(二)第三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总体而言,广东省第三产业发展要快于江苏省。从三产业结构来看,广东省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5%,而江苏只有42%。具体而言,存在以下特点:

1.广东的现代服务业不具备总量优势,但是结构上优势还是存在的。 广东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5036.65亿,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6%,比2011年增长9.5%;江苏全年服务业增加值23676亿,增长9.6%。就江苏而言,目前统计年鉴中还没有现代服务业的统计数据。从服务业总量来看,广东领先优势并不明显,可能从结构上看,广东具有优势。

2.广东省金融服务业和江苏省相比各有千秋。广东的存贷比明显要低于江苏省,这也反映在广东省的间接融资规模小于江苏省,但是广东直接融资规模要高于江苏省。

表5 2012年广东省与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发展比较

单位:亿元

[\&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存贷比\&股市筹资\&广东\&105099.55\&67077.08\&63.8%\&658.58\&江苏\&75481.5\&54412.3\&72.1%\&343.6\&]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3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年)整理得来

二、广东与江苏的产业发展效益的比较

广东省经济发展主要是依托珠三角,珠三角GDP占广东GDP的84%,珠三角、粤东、粤西、山区GDP的比例为:12.5∶1.1∶1.2∶1;而江苏省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GDP只占江苏省GDP的60%,苏北占总GDP的20%强,苏中占20%弱。江苏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很重要原因之一是苏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区位经济快速增长带动整个省份的经济增长。

(一)总体比较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的利润率、产品销售率以及全员劳动生产率都低于江苏省的相应指标,且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江苏。

表6 2012年广东、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资本保值

增值率(%)\&资产负债

率(%)\&成本费用

利润率(%)\&产品销售

率(%)\&全员劳动

生产率(元/人)\&广东\&107.07\&59.00\&6.65\&97.63\&147987\&江苏\&116.42\&58.60\&7.57\&98.89\&157214\&]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3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年)整理得来

(二)科技资源投入效益的比较

从科技资源来看,广东与江苏省的科技资源相差不大,但是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率要高于广东。

表7 2012年广东与江苏省科研资源的比较分析

[\&从事科研人员\&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投入(亿元)\&广东\&51.5万人年\&99人\&152\&1202\&江苏\&52.2万人年\&90人\&105(建成)\&1230\&]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3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年)

从科研成果来看,广东技术交易量要低于江苏省,其他差距不是很大。

表8 2012年广东与江苏的科研成果的比较分析

[\&国家级

科研成果\&批准发明

专利(件)\&技术交易

合同(亿元)\&新产品

产值(万元)\&有研究机构

的企业(家)\&广东\&34\&18242\&369.75\&14694.3\&3164\&江苏\&\&16000\&532\&11273.2\&――\&]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3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年)

(三)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来看,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增长率要快于经济增长率,而广东则逐渐倾向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带动经济增长。但是,广东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也说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路还很长。

表9 2012年广东和江苏全要素生产率的要素比较

[\&经济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劳动力资本增长率率\&劳动报酬占GDP的比率\&广东\&8.2\&7.58\&10.7\&7.86\&江苏\&10.1\&15.31\&6.22\&5.55\&]

注: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全要素投入增长率; 全要素投入增长=(1-[α])资本增长率+[α]*劳动力增长率,[α]为劳动报酬占GDP的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3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年)整理得来

经过计算广东全要素生产率为0.37,而江苏全要素增长率为负4.7。因此,广东省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江苏省。

结论

第一,江苏省在工业经济规模扩张上存在明显优势,而广东经济面临更多是结构性优势,结构调整成为广东首要关注;第二,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较好,经济发展能够全面推动,而广东结构调整中对粤东、粤西辐射效应没有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规模和效益没有得到有效的协调;第三,广东注重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等内涵式发展思路,长期来看是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启示

第一,经济发展要按照区域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盲目与不遵守经济规律都是不可取的;第二,规模、结构和效益是区域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只有三者统一,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与此同时,规模和结构还要与国内、国际经济相协调,协调主要表现在要么能够引领,要么能够快速调整,否则有可能出现被动局面。

作者简介:

陈睿洁,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及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