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汝窑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汝窑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宋瓷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官窑系统,就是常说的宋代五大名窑;还有一个民窑系统,分为窑系。

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汝窑作为老大,排在第一,“汝窑为魁”。

马未都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超级畅销书作家,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

物以稀为贵

宋代的五大名窑和民窑的系统,只有官窑和哥窑的命名方式是特例,其他都是以窑口地址作为命名的依据。汝窑,就是宋代汝州所烧的窑;定窑,就是定州所烧的窑;还有北方的耀州窑,南方的吉州窑、龙泉窑,都是以地名命名,一直沿用至今。在比较早期的时候,汝窑的窑址并不明确,只是大部分的推测都集中在汝州辖区之内,当然,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是在河南的临汝县。直到20世纪80年代,汝窑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被发现,大家才确切知道这个窑口的位置。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魁首,由于名气很大,自古以来的流传甚广,所谓汝、官、哥、钧、定,南宋人叶(音置)在《坦斋笔衡》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他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

”芒”,说的是一个很专业的术语,有两种解释:常规的解释就是指碗的口部是涩圈,没上釉;另一种解释就是光芒,指白色刺眼。明代王世懋在《二委酉谭》中是这样说:“宋时窑器以汝州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明朝人是这样认为的:汝窑地位第一,北宋的官窑地位次一等,低于汝窑。古人的这些记载,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收藏宋瓷的人,言必称汝窑。这导致如今在收藏界,很多人对于收藏汝窑的决心很大,却不知道汝窑之稀有。

汝窑非常稀少,原因是什么呢?汝窑的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二十来年。南宋人周在《清波杂志》中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他发出这样的感叹,说“近尤难得”。南宋离北宋时间很近,南宋人都觉得汝窑非常难得,而今天距离南宋已经有八九百年了,就更为难得了。周的这段记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汝窑不是官窑,是“供御”的。就是把好的瓷器先让宫廷挑选,剩下的这部分还可以卖出。这就解释了宝丰发现的那个汝窑窑址出土的瓷器为什么质量不一,有的跟清宫收藏的汝窑非常一致,有的却相距甚远。

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在雍正七年(1729)的时候,宫里有过一次统计,雍正皇帝让太监刘希文、王太平整理了一箱汝窑瓷器。这个档案今天可以查到,清点的结果是:雍正时期宫里有31件汝窑。我们要注意一点,那时对汝窑的判断不是科学的判断,而是凭个人去判断,有时会官汝不分,或者钧汝不分,因为它们的颜色很接近。所以当时一定会有误差,但大致不会差很多。雍正时期整个皇宫里才有31件汝窑,很少。

今天我们有多少汝窑呢?汝窑的统计不是非常精确,因为有个别汝窑在私人手里,未必能统计到。目前有一个统计比较可靠,说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有67件。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汝窑绝大部分都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可能供你收藏的机会微乎其微。说起来,这都是稀世之珍了。今天要到哪儿去看汝窑呢?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现在精确的统计是21件。其余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都有汝窑收藏和陈列。

汝窑的特征

汝窑因其稀少,所以非常珍贵。历史上各类文献记载中,都对它推崇备至。汝窑作为上供的御器,给皇上使用。南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有一段记载:“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张俊进奉……汝窑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合一、香球一、盏四只、孟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汝窑为什么珍贵呢?史书上也有记载,《清波杂志》里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这段记载非常重要,提出汝窑的釉色是靠玛瑙呈现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任何其他瓷器,在釉中使用过玛瑙。但从科学的角度上讲,玛瑙究竟能不能对釉色产生好处,至今没有结论。汝窑有四大特征。

第一点古书上记载得比较含糊,说有“蟹爪纹”。蟹爪纹说得非常抽象,书上的记载也不是很清楚,大致就是说那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的,就像大闸蟹蟹爪尖上的小毛刺。

第二点是“鱼鳞状开片”。汝窑釉面的开片跟所有瓷器的开片都不一样,裂纹的角度是斜着的,不是直着的。

第三点就是香灰胎。我们能看见的汝窑,胎是浅浅的灰色,像烧了香以后落下来的香灰。胎非常薄,一般情况下,胎和底同厚。一般的瓷器,都是底厚,壁薄。

第四点就是汝窑的釉色呈天青色。与当时其他窑口相比,它的颜色是天青色,我们可以看到标准的颜色。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这样说:“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这是曹昭对汝窑精确的描写,说它的颜色是淡青色,釉色很滋润。

汝窑的款识

一般喜欢瓷器的人,首先都要看瓷器的款识,就是把瓷器翻过来看看底下写的什么。在宋代,并没有形成瓷器底下写款的制度,只有部分瓷器写款。比如汝窑的款识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甲、乙、丙。一听很简单,就是编号,按照顺序。但这种编号不是烧制的时候写上去的,都是后来才刻上去的。

第二种,底下写很明确的文字,比如写“奉华”两个字。“奉华”指什么呢?奉华堂,南宋德寿宫的配殿,是宋高宗赵构的宠妃刘贵妃居住的地方,很多写“奉华”的汝窑都是她用的。史书上记载,刘贵妃还有点儿才华,会画画,她自己有两方章,一大一小,刻着“奉华”两个字,画完以后盖在上面。奉华款的汝窑都应该是刘贵妃的私人之物。

还有一种款识,只写一个字:蔡。一听就是姓氏,马上查查当时姓蔡的大官都有谁呢?不用查,蔡京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蔡”原来应该指蔡京,字写得漂亮。但因为他是奸臣,后来就把“蔡”换成蔡襄了。中国人有很强的好恶,你是一个坏人,就把你换下去。以蔡京当时的地位,完全可以使用汝窑。

汝窑的成因

汝窑是宋徽宗在位期间烧造的瓷器,当时为什么要烧这种青瓷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徽宗的追求。当时奸臣蔡京和各种道士都在撺掇宋徽宗信奉道教,导致宋徽宗后来笃信道教,他大力推行道教,称自己是“教主道君皇帝”。史书记载,宋徽宗设道观二十六等,等级非常多,你一年爬一级,也得爬二十六年;又设立了道学,每年举行大考;把古今道教事迹编成《道学》一书。政和七年,宋徽宗集道士2000人,一起释讲道学。他是真信,不是假信。青词、绿章,道教都是追求这个颜色。今天所藏的宋人书札中,有这种天青色的纸,是淡淡的一种蓝灰色,用来写道教的祈祷词。道教对青色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宋徽宗的审美。欧阳修说:“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