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音乐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音乐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向我们音乐教师提出的要求。据此,我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多年来的音乐教学实践,在此浅谈一下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果学生学的没劲,渐渐地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把能力地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让音乐成为生活中美的享受。音乐是积聚灵感、催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音乐素养。

一方面,加强音乐欣赏、挖掘美育素材、重视美感的训练、营造审美氛围。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而且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我的观点是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的走马观花地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同时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专业视野等等,这些都是贯彻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

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参与能力。特别是由于加强了情感体验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在音乐联想、想象、乐器与人声的演奏、演唱形式及音色听辨方面,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节音乐课教师都不能忽视情感效应,能否产生情感效应及其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学生的情感要靠教师来激发。教师在课堂上自身要赋予激情,这是呼唤学生情感,实现情感效应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适当加入一些与音乐表现内容一致的画面或声情并茂的解说,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心”。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体态律动,这是情感体验的自然行为表现。

总之,作为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师,应该有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识;既要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的方法,又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在感知、想象思维、科学的发声法、情感教育、互动合作以及欣赏这几方面不断地提高并能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不断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智力、技能、思维和兴趣,使他们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