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筑“壁垒”拉“内需”地方保护由暗转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扩大内需为名的地方保护主义是一种可怕的现象。虽然当地企业短期内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却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市场在行政的强力干预下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只剩下了竞争,丧失合作机会。
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还在持续,为了带动经济发展,各地政府响应国家拉动内需的策略,纷纷出台政策进行自救。政府鼓励当地群众购买本省市产品,支持地方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李善同部长表示:“政府出台的政策是为了吸引群众的目光拉动当地消费,由于这些产品是高税的产品,因此地方保护主要集中于能带动税收、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值比较高的行业。”
公开壁垒
在过去30年中,地方保护主义有一个明晰的变化历程:上世纪80年代保原料,随着中国的经济由供给制约转向需求制约,开始转向保护市场。
上海、武汉、长春三地出租车用车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上海几乎都是桑塔纳,武汉基本都是神龙富康,长春以一汽捷达为主。各地在出租用车上采取了变相的限制措施,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隐性壁垒”。一些地方还以技术指标为由,把夏利轿车排斥在出租车之外。上海禁止使用小排量出租车,本地生产企业与出租车公司达成“默契”,出租公司必须购买上海车。长春市则对出租营运手续实行公开拍卖,但约定必须买捷达车。
随着时间增长,“地方保护”持续发酵至今,并且从“隐性壁垒”转向“公开壁垒”。
东部沿海大省的某市委书记于今年2月初要求:“各级政府要在本地品牌使用、重点工程政府采购等方面积极探索,优先支持本地企业”;杭州直接规定“为鼓励消费者购买本地品牌,可按面值享受18%优惠,其中由财政补贴企业13%”;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南方大省,类似的举措也逐步走上台面,“政府将制定采购办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本土企业和产品,确保每年政府采购中一定比例的产品来自于当地”。
有害“切割”
地方保护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在公权力的庇护下,本地企业能垄断本地市场,获得更多利润,通过缴纳更多税金,在短期内暂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国家4万亿投资大部分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使用本地产品政策”则为各地经济打入了一支资金上的强心剂。至少在短期之内,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有效的自救措施。
但是,不开放的市场使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经济学家茅于轼曾经说过:“从总体来看,不让更有效率的企业生产而让效率较低的企业生产,显然是不利的。市场经济的好处就是通过市场竞争,淘汰效率低的产品和企业。行政力量的介入,造成竞争的不公平,结果是损失了效率。损失了效率,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市场优胜劣汰原则的扭曲。”
地方保护主义将把统一的市场切割成壁垒坚固的小市场,市场难以优化重组,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淘汰落后,最终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提高。
南辕北辙
地方企业的市场需求是当地政府利用行政干预的力量创造的,企业的效率不是靠竞争和优化取得的,而是靠行政垄断的力量促成的。从长远来看,这将给企业的更快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严重的不公平。消费者只能在当地品牌中去挑选,失去了更多的选择。尽管政府鼓励消费者进行财政补贴,当地产品间接取得价格优势,但消费者失去的却是对更好质量产品的选择。
地方保护主义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商品的正常流通,妨害了自由公平的贸易精神;它还奉行长官意志,制造寻租空间,培育腐败温床。它不仅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伪劣产品有可能因此而充斥市场。
更重要的是,在抵御经济衰退的同时,更要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这意味着要淘汰那些高耗能、低技术含量的企业。但在地方保护主义之下,那些本该淘汰的企业却可能得到保护,可以继续生产,从而令一些有志于提高技术含量、减少耗能的企业遭受挫折。
可以预见,使用本地产品的短暂效用过后,地方保护主义的弊端将会使得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初衷南辕北辙。
■观察:善用行政推手
地方保护主义不可能自己消亡,需要建立相关机构专门来负责监管和检查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在制定这类政策时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根据意见进行必要的调整,尽量避免政策的负效应。
同时,应加大政策效应的舆论宣传力度,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政策制定的有关想法、适用的范围;政府也应该思考,在金融危机中,行政之手如何更好地在促进内需中发挥作用。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刘厚军博士表示,在促进内需上,地方政府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行政作用:一是在帮助企业扩大市场空间的同时,也应该出台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政策,在汽车、住房、家电等方面出台更多的优惠举措,达到促进消费升级;二是鼓励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保证消费者能购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三是以展会等形式更多地举办商品对接活动,为本地和外地企业打开市场销路同时拓宽渠道,促进产销之间对接。(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