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郑和下西洋的传播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郑和下西洋的传播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郑和下西洋是一次有重要影响的对外交流活动,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组织、以政治传播为主要目的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双向传播活动。从传者的接受程度来看,这些传播内容也满足了受传者的需要,达到了传播目的。并且通过受传者与传播者的双向互动,信息呈现了接受与反对的双向交流,是一次成功的全方位、多层次、双流向的传播活动。

关键词:郑和 传播 效果

永乐三年(公元1495年),明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奉使出洋,至宣德五年(1430年)二十多年间先后七次出使,所历三十七国,东起文莱,西抵波斯湾、红海、东非沿岸,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和所到地区主要在东南亚文莱以西,这在明朝被称为西洋,故史称郑和下西洋。与历史上对外传播活动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一次有组织、以政治传播为主要目的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双向传播活动。达到了全方位双向交流的传播效果。

一、受传者为功利性目的而作出的反馈

对于多数国家来说,在接受政治传播的过程中带有功利性的,即:在政治上寻求庇护,在经济上渴望得到中国的物品。明政府倡导各国要“其各敬天道,抚人民,共享太平只福。”对横行海上的除直接以武力清除外,还利用其威望协调各国的关系,所一些国家之间有矛盾、冲突时往往诉诸中国。永乐十七年满剌加国王到中国朝见,就向明帝控斥暹罗(泰国)入侵其国的情况。明成祖特给罗下谕,责令它睦邻友邦,不要违抗朝命,暹罗暂时有所收敛。宣德时满剌加又历尽艰险来诉,明帝派郑和送其使回国,并谴责暹罗,还调和占城与安南(交趾)的关系等,对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人们的各种需要中,对物质经济的需求起决定作用,促使西洋各国接受中国政治传播的主要因素就是对物质的渴求心里。中国的丝绸布帛、瓷器等物品早已传到一些地区,得到人们的喜爱,并促进了当地文明的发展,其中对中国的丝绸布帛的需求特别强烈,所以,明皇帝派郑和到各国携带最多的赏物就是锦绮、罗纱之类的物品。渤泥国在宋代时只有国王的服色效仿中国,到了明代,中国式服装普及到臣民。郑和随船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丝绸布帛、金银器、钱币等,一部分赏赐各国君长,余下的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多数国家也积极支持国民与中国交易,阿丹国王“闻和船至,率部领来迎,入国宣诏讫,偏谕其下,尽处珍宝互易”。满喇加允许郑和在当地修造仓库,囤积货物、粮食。暹罗财政部设帆船局,专管对华贸易。经济的需求刺激人们用各种方法获得中国物品。友好往来中,互惠贸易是主要的,各国除与郑和所率船只进行贸易外,还到中国进行朝贡式贸易。他们每次到中国朝贡时,都要带很多本国的产物、特产,以部分作为贡献给朝廷,一部分换取中国的物品,这些贸易主要是官方式的。明皇帝除回赐更多的礼品外,还官方出资买下他们的货物,如:永乐二十年,古里、忽鲁谟斯等国结伴而来,成祖令“其以土物来市者,官酬其直”,由官方垄断了对外贸易。但私下进行的民间贸易也时常有之。

功利性需求促使各国对郑和的传播作出积极的反馈,许多国家到中国朝贡,条件不许可的则结伴或随郑和入朝。自永乐至宣德初,各国使节云会京都,往来之频、之多均前所未有。

二、追求王化目的的现实

对传播的策划者明政府来说,它追求的并不是经济利益和形式,而是注重王化的政治观念已播入人心,生根发芽。只要外国承认中国的正统和权威,至于表示臣服的形式――贡品的多少倒还在其次。按规定,外国贡使如果没带贡品或遗失贡品,都没有资格接受明朝的赏赐,但明帝念他们远涉重洋,切为仰慕中华的威仪而来,就格外开恩,常做赔本的买卖。有时即使有大量的物品献上,但不是外国正宗官方派来的,也拒不接收。

为使王化观念流传下去,一些国家把中国皇帝的诏书刻成石碑作为炫耀的资本,婆罗、满剌加、柯枝等国均有中国碑。柯枝碑文即描写了明朝实行王化、四海皆臣民的思想,描述西洋各国“闻风向化者,争恐后也。” 柯枝人见到明帝对其国王的封后“咸仰天而拜曰:‘何幸中国圣人之教,沾及于我!’”说明推行王化是成功的,达到了政治传播的最终目的。

三、文化传播的特色

郑和等人在西洋各国宣圣人之教,设立学堂,在服饰、建筑、风俗等方面都介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及风俗习惯,给一些落后的地区带来了文明的信息,有的被中国文化所同化。郑和只是传播的执行人,是一个象征。西洋人直接从他那里接受中国的益处,把他作为中国的象征加以崇敬。马六、爪哇等国至今仍奉有三宝公庙,此外,还有三宝山、三宝井等遗迹,成为华人引以骄傲的资本。

郑和是集体传播的带头人,在选择随员时就受到他个人信仰的影响。郑和是回民,跟从他的马欢、王景宏、哈三等多数人都信奉回教。宗教是没有国界的,西洋多信奉回教和佛教,郑和又曾受过菩萨戒,他的随员中也有僧人,因此,他们的宗教情愫立刻就找到了合适的传感对象。

郭巍:吉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