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任职教育院校联教联训模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任职教育院校联教联训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联教联训是任职教育院校培养应用型军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军事人才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教育训练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是院校与部队融合交流的重要渠道。联教联训代表军事职业教育开放办学的发展方向,符合军事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任职教育院校必须把联教联训作为任职教育改革的发力点,创新教学模式,强化为打仗育人的鲜明导向,不断完善联教联训运行机制,使联教联训更加贴近教学与训练的实际,实现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有效衔接、有机融合,把任职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关键词:任职教育;联教联训;模式;教学改革;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军队任职教育是一种直接面向任职岗位的军事职业教育,其本质属性和培养目标要求决定了任职教育院校必须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贴近部队实际,符合部队需求,适应未来岗位任职需要。联教联训是指院校和部队充分利用院校人才优势、部队训练资源,将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相融合,实现共育人才、共同提高的目的。联教联训代表军事职业教育开放办学的发展方向,符合军事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任职教育院校必须深刻把握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把联教联训作为任职教育改革的发力点,创新教学模式,强化为打仗育人的鲜明导向,形成联教联训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运行机制,使联教联训更加贴近教学与训练的实际,实现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有效衔接、有机融合。

一、适应任职教育发展要求,充分认识联教联训重要意义

联教联训应紧扣任职教育发展的主题,围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大力发挥院校和部队对军事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把任职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一)联教联训是培养应用型军事人才的有效途径

任职教育院校是军官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平台,担负应用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要将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化成学员的品格素质、外化为学员的行动能力,必须构建起课堂与训练场的联教联训机制。联教联训具有统合教育训练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效益,实现院校与部队、理论与实践、课堂与战场相互衔接等优势,是培养应用型军事人才的有效途径。一是联教联训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把前沿知识、科学方法与军事训练融为一体,充分发挥院校和部队的人才与资源优势,统筹安排人才培养和部队训练任务,使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置身于近似实际和未来战场环境中,可有效缩短人才能力生成周期和岗位任职适应期,有利于实现人才能力素质直通作战训练和未来战场的目的。二是传统的单一能力培养、单一军兵种知识学习已经难以满足未来作战需求,必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联教联训活动,加强相互融合与交流,推动应用型军事人才素质结构的拓展。三是改革传统的教育训练方式,创新战斗力生成模式,将军事教育与部队训练统筹融合起来,在训教结合中提升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客观上必须走联教联训之路。

(二)联教联训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

任职教育要求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而院校由于受传统学历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上训练场地、装备器材等条件限制,往往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相比,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岗位指向性,而知识并非能力,知识只有经过有效的实践才能转化为能力。要将院校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联教联训作为重要手段,坚持把院校培养与部队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岗位学习、岗位实践、岗位锻炼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院校教育培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学员参与部队作战训练任务,通过“学习――实践――提高”的循环过程,使所学理论知识与部队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转化为做好军事工作的实际能力,可使学员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

(三)联教联训是推动教育训练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联教联训能充分整合院校和部队的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共赢局面。一是有助于促进任职教育改革。院校的资源优势在于人才与智力密集,理论和技术创新能力强。院校机关、教员直接参加训练演习,到训练第一线了解掌握部队训练动态和需求,可为拓宽教学改革思路、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有助于提升部队训练效益。部队的资源优势在于拥有完整的作战实体和系统配套的先进武器装备。把院校的教学科研成果放到训练实践中进行应用和检验,可促进部队战法训法的改革和创新。三是有助于院校与部队的融合交流。开展联教联训,有利于打破院校和部队间的界限,使院校与部队之间、军兵种之间形成教学科研与部队作战训练联结一体的协作机制,有效促进教育训练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保证这些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整体效益。

二、准确把握特点要求,科学构建联教联训内容和方法体系

联教联训既是院校教学、部队训练的时代要求,也是任职教育院校联合办学、开放教育、服务部队的本质属性。要根据联教联训特点要求,加强联教联训课程建设,充实教学训练内容,创新教学训练方式方法,科学构建联教联训内容和方法体系。

(一)准确把握联教联训特点要求

院校教学能够指导和推动部队训练的发展,部队训练的实践可以补充和完善院校教学资源,联教联训模式是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之间的桥梁,准确把握联教联训的特点要求,可以推动任职教育改革。

1.组织机构融合

联教联训中,院校和部队围绕教学训练目标和任务,建立联合组织协调机构,明确责任主体并赋予组织权,统一组织教学训练和保障,使彼此独立、松散的协调关系,变为紧密的指导帮助和支持配合关系。具有要求双方共同参与建立联合教学组,统一备课、分类实施、联合把关,实现教学与训练统一的特点。

2.主体结构多元

着眼应用型军事人才培养,联教联训培养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军兵种,而是逐渐向多军兵种拓展,组训单位也呈现出院校和部队多层多级多元联合施训的特点,必然要从培养对象任职层次和目标要求以及教学训练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联教联训对象多元化、单位一体化的组训结构。

3.内容体系复杂

院校教学和部队训练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在训练的基本规律上,都遵循从基础到应用、从知识到技能、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在训练实施的方法步骤上,部队训练通常按照《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内容要求进行,而院校教学通常按照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的阶梯顺序进行,使得联教联训面临院校和部队训练内容体系复杂的特点。

4.保障机制联合

联教联训必须依靠联合保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实施联合保障具有打破院校和部队各自为主的局面,能有效整合教学训练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保证这些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整体效益的特点。

5.人员素质复合

联教联训注重对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各级各类组训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素养,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更深更广的军兵种专业知识,具备复合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特点。

(二)系统构建联教联训内容体系

加强联教联训课程建设,优化教学训练内容,是构建联教联训内容体系的重点,也是联教联训改革发展的核心,是联合育人的关键。

1.着眼需求系统设计

部队训练近似战场的作战背景、信息化的模拟环境和先进的导调系统,为开展联教联训提供了物质条件,使训练内容的多样化、综合化成为可能。一是要着眼未来作战和部队任职需求,紧紧围绕能力培养这个根本,紧贴作战任务和部队实际,加速课程重组,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既要精选内容,防止课程体系庞杂繁复,又要力求内容均衡,防止理论讲授偏多,实践教学偏少。二是要坚持把院校和部队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机整体,从院校和部队各自的特点规律和训练实际入手,科学确立训练课目,统筹设计教学训练内容,从而系统构建特色鲜明的联教联训内容体系。

2.突出重点整体优化

联教联训要突出教学训练重点,按照课题式设课、专题式教学、案例式研练的思路和要求,把部队作战训练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立为教学专题或训练问题,确保院校教学重点与解决部队作战训练难点相一致。

一是根据联教联训教学实践性强、课程设置复杂、内容更新快的特点,让部队优秀指挥员重点讲授部队作战训练和管理工作等内容,将自身参加部队训练和重大演习情况融入课程教学设计,把最能反映部队现状、最能体现部队特色、最能聚焦部队热点的一系列鲜活案例融入课堂,提升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是根据不同类型学员培养目标要求,依据任职能力标准,从整体上对教学训练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把实践教学与部队军事训练相融合,使学员深度参与到部队作战训练活动中,培养其过硬的技术战术水平、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员在部队训练岗位上得到全方位锻炼。

3.编撰教材强化基础

要实现院校教学内容与部队训练内容的有机衔接,必须编写好一系列配套齐全、适用于教学训练的教材,这是联教联训的重要基础。根据教育学一般原理和任职教育的特点,针对联教联训特点要求,应以军事训练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突破口,充实完善院校与部队联合育人的教学内容。

院校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确定联教联训教材编写的原则与要求、内容与重点以及适用的范围与层次。要紧跟部队训练发展形势,紧随训练改革创新步伐,吃透部队训练大纲,及时把部队训练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要求、新经验、新技术充实到教材内容之中,缩短教材编写更新周期,努力实现教材内容融合创新,满足联教联训的需求,确保院校教学方向与部队训练发展相一致。

4.优化教学训练环境

在应用型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训练环境对于培养岗位任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一是要充分利用部队这个实践平台,积极创设练本领、强能力的岗位实践环境,使学员受到全面严格的实践锻炼,尽快成长为适应岗位任职需要的人才。二是要以校园网为支撑,积极开发教学信息资源、网络课程、远程教学等软件系统,普及推广网络教学,建设各类具有较高信息化水平的实验室,加速训练场地设施信息化改造,为学员网上练战法、现地搞推演搭建信息网络环境。三是要营造理论研究环境,围绕岗位任职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面向学员开展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邀请军内外专家开展学术交流,组织和指导学员积极研究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有关问题,进一步开阔学员视野。

(三)建立完善联教联训方式方法体系

院校和部队要发挥各自优势,遵循应用型军事人才生成规律,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保证联教联训质量效果。

1.融合部队联训,发挥训练效益

部队装备种类齐全,训练条件较好,有利于发挥训练效益,提高联教联训水平。院校与部队通过建立联教联训协作关系,可以把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有机结合落到实处。一是要把院校的教学内容与部队的训练内容有机统一起来,实行院校与部队双方共同制订训练计划,确定融合训练课目,实施统一导调,促进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有机结合。二是建立联教联训实践基地,深化联合训练。联教联训要根据不同教学课程需要,在不同方向、不同兵种、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部队或训练区域,建立多内容、多课题、多规模的教学基地,利用部队的训练环境和条件为联教联训提供实践平台,

2.多层次联演联研,促进能力生成

部队每年进行多批次的实兵演练,为学员参与部队演练提供了平台。一是要按照部队实兵对抗演练的实际作战编组,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员编入相应的岗位,纳入部队作战训练和管理序列,使参训学员进入角色,使学员在近似实际的岗位上锻炼和提高任职能力。二是要充分发挥院校的智力资源优势和部队的实践经验优势,大力开展联合研究,既可破解部队作战训练中的疑难困惑,推动部队训练的创新发展,也可使部队作战训练的新理论、新要求、新方法、新经验及时融入教学,加速教学内容动态更新,向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侧重应用型军事人才培养转变。

3.会同部队联考,提高教育训练质量

联教联训质量不能仅仅依靠院校自身的考核评估,更需要部队参与考核做出评估,必须实施院校与部队联合考核,联考是联教联训的延续。联考有利于促进学员的学习,提升学员岗位任职能力,有利于推动院校的教学内容、组训方式与部队训练实际接轨,促进部队和院校教学训练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推动任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促进联教联训质量的提高。

一是联考为院校和部队双向考核评估提供了有利时机和方式,要通过聘请部队优秀指挥员与院校专家组成联合考核组等方式,对学员实施联合考核并进行联合点评。对学员的考核要贯穿到联教联训整个过程中,重点抓好岗位任职能力和专业技能联合考核,把考核作为督促把关联教联训质量的措施,达到以考促训、以考促改的目的。

二是要紧密贴近部队实际,认真研究梳理理论联考内容和实作联考项目,完善训练与考核标准。要结合联考标准要求和内容,对教学内容和课程学时进行梳理调整,突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强化学员组训能力培养,规范组训程序,避免事故。

三是建立联教联训联考所需的教学、科研、训练等信息保障平台,构建教学训练信息相互交流和相互转化的信息保障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与合作,确保教学训练信息互享,确保教学训练内容和联合考核标准一致,以提高联教联训质量,保证联教联训快速有效运行。

三、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确保联教联训常态规范运行

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努力形成合力育人的良好格局,在理论上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在实践中效果却总不尽人意。要使院校和部队联教联训走向制度化、常态化,就必须有一整套联教联训法规制度进行规范,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联教联训的运行机制。

(一)完善联教联训政策法规

立足我军任职教育实际,当前亟需在政策法规上规范联教联训顶层设计和组织实施,为联教联训常态规范运行提供可靠保证,切实走开具有我军特色的联教联训路子。

一是在顶层设计上,总部机关应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出教联训政策法规,对联教联训的性质、地位、任务及院校和部队各自担负的责任、权利、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使院校和部队统一思想、共同遵照执行,保证联教联训规范持续开展。

二是在底层基础建设上,应建立健全与联教联训相配套的各种规章制度。联教联训涉及诸多方面,如组织机构的建立与构成,挂钩单位双方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的研究与制订,组训方式方法,武器装备的使用管理,各方教学人员的选拔与任用,教学训练的检查、考核与验收及评估等等,均须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确立起来。

三是建立健全联教联训计划和协调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建立正规有效的运行机制,需要院校和部队之间的联动协作,把联教联训纳入训练任务规划,在部署年度训练任务时,根据任职教育院校类型和人才培养的层次、专业,以任务需求为牵引,从全局角度统筹联教联训的计划、内容、阶段和进程,并制订好具体实施方案。

(二)建立联教联训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联教联训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和激励作用,是保证联教联训优质高效运行的必然要求。任职教育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最有发言权的是用人单位、是部队。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改革现有的以领导机关评价和院校自我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疏通部队对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渠道,充分发挥部队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目前自教自评、自反馈、自调整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局面。

一是建立健全联教联训督查制度,制定一套导向鲜明、指标具体、操作性很强的评价标准,形成行政检查与专家督导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行政检查与专家督导可结合毕业考核进行,以保证督导检查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和提高联教联训科学化水平。

二是确立部队是评价主体院校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对象的观念,把联教联训纳入院校教学评价和部队军事训练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用战斗力标准检验衡量联教联训成效。

三是建立健全院校与部队间的评价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将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双向信息反馈,列入部队、院校干部工作的日常业务范畴,切实把毕业学员的在岗评价突出出来,将毕业学员适应岗位的情况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从而形成合力办院校、通力育人才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联教联训保障机制

联教联训需要联合保障,实施联合保障可为联教联训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撑,有利于打破院校与部队之间的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缓解教学保障供需矛盾。应根据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和部队作战训练任务,综合考虑联教联训内容、规模、时间、地点、形式等因素,分类研究制定保障标准,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提高现有教学训练条件和保障能力。

一是要成立联合保障机构。主要由院校和部队有关人员组成,院校和部队应围绕联教联训任务主动加强协调,切实树立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协调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共同完成保障任务。通常由院校根据联教联训任务提出保障需求,并联合部队共同实施保障。

二是科学设计和建立适应联教联训的保障制度。根据联教联训需求,科学测算各类物资、器材、设备、消耗用品的实际数量,精确制订保障标准。院校和部队要分工协作,确保按需保障不缺项,及时为联教联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同时,我军还需要在大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联训单位联合保障、训练资源集约配置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实现保障资源的集约开放共享,为联教联训常态规范运行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元奎.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

[2]石忠武.联教联训:走向联合战场的新路标[N].报,2012-5-24.[3]张卫华,田荣.创新联教联训模式与机制[J].现代兵种,2012,(6).

[4]贾光亮,赵天如.深化联教联训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兵种,2012,(9).[5]冯卫强,王慧泳.在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中开展联教联训的几点思考[C].2013年全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讨会优秀论文集.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