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扶放结合扶而有度放而不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扶放结合扶而有度放而不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走进职校课堂,深入师生中间,教育教学的高投入与低产出让人触目惊心。“教师教得很投入、学生学得很苍白”是当前中职课堂真实的写照。在“重质提效,人人成才,技能和高考并举”的大背景下,中职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在何方?作者认为构建“快乐课堂”是出路之一,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围绕如何构建“快乐课堂”,从构建的必要性、构建的策略及构建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中职教改 机械识图 快乐课堂 构建策略

在“重质提效,人人成才,技能和高职考并举”的环境下,职校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论是生本课堂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还是浙江省正在进行的选择性课改等,其实都是为了提高中职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唯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通过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构建“快乐课堂”,让学习回归愉悦心灵、健康心智的本色,才能改善职校抬头率低、课堂低效的现状,让师生在共同构建的“快乐课堂”中充分享受教与学的和谐,最终推动职校的发展。

一、构建“快乐课堂”的必要性

国内外学者对“快乐课堂”的认识和构建可谓众说纷纭,但进一步细细品读,我们发现目前对“快乐课堂”的主流认识都停留在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受教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轻松愉快。笔者认为这种只关注学生的“快乐指数”而不关注教师的“幸福指数”的“快乐课堂”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结果,是师生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如果忽视教师的工作成就感和幸福感,则不快乐的教师是创造不出“快乐课堂”的。因此,我们认为一个真实的“快乐课堂”一定是同时关注教师和学生成长的课堂,是师生智慧碰撞的课堂,是师生共同享受教与学带来快乐的课堂,是一种以“集乐于教、聚和为学”的新型课堂。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受教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结果的实现所带来的快乐,体验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愉悦。在这种课堂中,施教者“乐教乐业、乐于奉献”,受教者“乐学乐思、乐于创新”,和谐而美好。

二、构建“快乐课堂”的策略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快乐,课堂就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快乐,师生间才会有更多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学生就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必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课堂上有了快乐,教师才不会把目光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因此,如何营造一个使学生能感到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愉悦地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每天都步入“快乐课堂”的新境界呢?笔者认为唯有打破传统教学的预设与封闭,在“以生为本”理念的引导下,大胆“放手”,巧妙“搀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让机械识图课堂成为师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1.大胆的“放”而不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受教者主动建构而获得的。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受教者始终是知识的探索者、主动建构者。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然后用无限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们,让他们在老师充满期待的目光中探究,享受探究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在期待和旁观的过程中感染快乐,享受学生成长的快乐。常见“放手”包括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评价方式等。

例如机械识图《项目五零件图的识读》一章节的教学,由于这部分内容枯燥乏味,涉及的知识面又很广阔,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营造的课堂总是很沉闷。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像“听天书一样”、“不知道在讲什么”;教师也普遍反映上这部分内容感觉很累,学生听不懂,效果又不好。于是我尝试将这个项目的知识点(识读形位公差、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整体融合,模仿电视节目“我爱记歌词”设计成一个游戏活动――《我爱记公差》(如图1公差项目),并在课前将设计内容做成交互式课件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使用,然后对几个支持人进行适当培训。在课堂上,我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牵引,自己主持,自己提问,自己抢答”,纵观整个课堂,学生非常兴奋、发言活跃、活力四射。无论是查资料还是知识抢答环节,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所有学生都投入游戏中,同时笔者在这次活动中体验到了因成功设计了教学而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2.巧妙的“扶”――扶而有

“放手”是为了让学生对学习拥有更多自,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有时候,适当的、及时的、巧妙的“搀扶”,对正身处求知探索困境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该搀扶时就搀扶”,特别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难处时,或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疑处一筹莫展时,抑或是对学习困难的后进生更应及时出手搀扶,这样才能确保教学项目的顺利推进,才能确保学生探究热情始终如一,才能确保整个团队共同和谐发展。另外,教师在实施“搀扶”时也要把握好导向性,要掌握关键节点,要掌握时机,扶得巧妙,要根据放手的情况和程度来搀扶。实践证明,一次成功的“搀扶”,能将学生的探究热情燃成一把火,令整个课堂包含浓浓的情意和激昂的斗志。

例如机械识图《项目四任务6补画视图》的教学中,根据教前的预测,大多数学生对组合体各部分表面的连接关系应该能很好的理解,但是对其画法(有无交线的判断)很难理解。果然不出所料,当多媒体辅助学生完成对组合体各部分表面连接关系(相贴、相交、相切)认识后,进入示例立体的三视图有没有交线判断的环节时,课堂一下子沉闷了,学生思考的思维一下子卡壳了,举手上台演说和作画的寥寥无几。这时候笔者启发学生:“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些组合体表面有什么关系?凹凸情况怎样?”立即就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这个前后有凸凹,这个前后没凹凸。”(如图2)“不错,你说得真棒。”笔者大大表扬了那位举手的大胆的“第一个吃螃蟹”的学生后,接着问:“有凹凸的怎么画?没凹凸的怎么画?”在教师的诱导、启发、点拨下,学生情绪恢复高涨,逐渐理解了分解的思维方式(将未知知识组合体分解为已学知识基本体)、平齐与不平齐的判断、平齐无线不平齐有线的作画技巧,同时为下节课重要的内容――形体分析法的自主学习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同时笔者从整个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感到一阵意外的惊喜和幸福,惊喜于职校学生竟然有这样细致观察能力,实属不易。幸福于职校老师也能遇到好作品值得雕刻。

3.扶放结合――注入活力

师生生命活力的彰显是“快乐课堂”最明显的标志。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快乐课堂”课应该使学生“脸颊发红、双眼发光、双手直举、双嘴常开”,这是充满活力的具体体现。或许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这样充满活力的课堂对职校来说总给人以可遇而不可求之感。其实,“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只要教师乐于倾听、乐于欣赏、善于引领、善于发现,充满活力的课堂并非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因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因为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游戏表演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辩论交流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在知识竞赛展示才华、张扬个性;在调查实践中学习“做人之道”……

例如笔者在机械识图《任务七圆锥体的表达与识读》一节教学时,首先精心选择了曾给我们每个童年都带来过快乐的玩具――陀螺作为教学项目,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然后上课抽出2-3分钟让学生玩陀螺,体验快乐,并把快乐用视频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将记录的视频通过班级多媒体进行播放,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然后适时引出如何表达这个陀螺为中心,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觉得最感兴趣的问题。接着,各小组发言人在班上汇报提出的问题:

陀螺简化为模型,应属于哪类基本几何体?

陀螺是怎样生成的?凭我们现在的普车技术能完成加工吗?

陀螺如何表达?要想画成图纸,怎么测量?

随后,笔者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哪些问题最值得研究。对一些简单的问题随时解决;对一些较麻烦又与本节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笔者建议在课后解决;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寻找方法研究解决。

最后,通过对问题的梳理,帮助学生确定本课堂的活动目标,并根据确定的活动目标当堂生成三大学习任务(圆锥体的形成、圆锥体的表达、陀螺的测绘及表达)。随后在三大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有声有色的小组合作活动,最后引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整个课堂下来,充满快乐和轻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圆锥体的表达、圆柱体的表达、陀螺的测绘等多项知识和技能,而且学生团队协作、表达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锻炼。教师也在学生的成功和满足、敬佩和崇拜的目光中收获了幸福。

三、构建“快乐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定位

“快乐课堂”提倡教师学会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自主互动。但是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极端:课堂中,教师或背着双手,在讲台一个角落里闲庭信步或退居一旁,黯然干一些小组合作竞赛后加减分之类的“粗活”。整个课堂下来,教师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跑龙套角色。这绝对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快乐课堂”,“快乐课堂”不是教师“无所作为的课堂”。我们认为在真正的“快乐课堂”中,教师更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只是从传统的知识的说教者变为快乐氛围的营造者。例如在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时教师要是能总结出诸如“尖尖是锥,框框是柱,圆圆是球;至于什么锥什么柱,则看第三视图”引导学生的读图思路。又如圆柱相贯的教学中以“不等径圆柱相贯时非圆视图的相贯线是‘以小吃大’(如图5),等径圆柱相贯的相贯线是‘平分天下’”(如图6)。这样具通俗性、总结性俗(术)语进行教学,让学生通俗易懂,学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了,“快乐”就自然产生了。

另外一次成功的前置作业的设计和对课堂突发问题的预案,是确保“快乐课堂”顺利实施的关键和保障,因此为了能成功地构建一节“快乐课堂”,教师需要更多工夫在戏外――前置作业的研究和设计和突发问题的预判断上。由此可见,“快乐课堂”中教师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配角,而是更需要教师用“快乐”扮靓课堂。

2.追求热闹,忽略实效

在“快乐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老师们为了营造“快乐”的氛围,挖空心思设计别开生面的教学形式、使用新颖多姿的教玩具、创设花俏多彩的情境,而在学习氛围方面,往往因为一味追求热闹的教学场面而使教学失控。而我们这些旁观者也会常常被这些繁华的景象弄得眼花缭乱,认为这就是“快乐课堂”的所在,却少了理性地关注这些新颖、兴奋的事物是否真的适宜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所营造的氛围是否真正适合学生专注地投入。因此我们认为一个真正的“快乐课堂”不应该只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快乐、表面的热闹的层面,而是应当追求实效,注重关注师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是否觉得课堂时间过得很快);对课堂的认同和赞赏程度;对知识、技能、习惯、方法、态度、情感的获得程度;对课堂充满期望程度;觉得课堂有意义、有收获等方面信息。

参考文献:

[1]崔陵,娄海滨.机械识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张晓华.快乐课堂体验生命狂欢[N].中国教师报,2011-6-15.

[3]李晓丽.快乐新课堂放飞新希望[J].学生之友,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