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讨银行信贷分析的信用信息共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银行信贷分析的信用信息共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首先对现今的银行借贷现状进行简要描述,然后又对借款人与银行间的博弈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描述了公共征信系统建立的背景及其信用信息共享所面临的不利因素,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为以后征信制度的建立打下基础。

Abstract:First, this paper give a brief descrip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bank lending, and then give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game between the bank and the borrower, at last, summarized the full text,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establishment of the credit reporting system.

关键词:银行信贷 信用信息 信息共享 博弈

Key words:Bank credit Credit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game

一、概述

近年来,信贷市场当中,企业与个人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获取贷款,而信贷的最主要形式则是银行信贷。在信贷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常会引发一些道德风险与不良选择,所以银行会想尽办法来收集借款人信息,使其能充分反映此人的信用质量,并将其作为监测借款人的依据,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避免因为借款人的信用问题而造成坏账的经济损失。很多经济学家都认识到了信息不对称对于信贷市场的重要影响,所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将信用信息共享,从而将信贷质量提高,发展中国家也效仿该做法,建立征信体系。在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长期博弈的必然结果即是征信体的出现,而且借贷双方的博弈活动也会使信用信息的共享效率受到影响。

二、借款人与银行间的博弈

(一)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

在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人毫无疑问的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这样才可将自身的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假如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也就是出现信用信息共享前,个人是处于信息的优势,而银行处于信息的劣势,详见表1。

由上表可知,守信的前提下,银行的净收益是一,而借款人在借助银行的贷款投资创造新价值后,其净收益也是一;失信的前提下,银行无法将本金收回,此时其净收益是负一;借款人不仅没有付本金与利息,还创造了新的价值,其净收益是三。当信息处于非对称时,借款人处于优势,它就会选择失信,因为这样可将其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而银行处于劣势,有坏账巨大损失的可能,此时,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可以看出一次博弈。失信者在向一个银行失信的同时,向其他银行再次提出贷款的申请,其他银行又不能获取申请人原来是否有失信记录,这样借款人也不会有任何成本的亏损,银行则只能用减少贷款的方式来将风险降到最低。当银行拒绝提供贷款时,其收益与成本均是零,借款人就因此不能获得贷款,最终的结果是借贷双方进行博弈,其实这是十分不经济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很多非征信国家很明显,一是银行有很多的闲散资金,不会为银行创造收入,不会创造新的社会价值;二是有很多企业与个人会有严重损失,因为他们难以获得贷款,这样一来整个社会会处于一种不良的运作状态,其经济发展与运作效率都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二)信息共享后的博弈

假如信用信息将共享实现后,在银行系统的内部,借贷记录就会迅速的流通开来,那么其他银行就可以知道借款人是否有失信行为,这样的话,如果借款人原来有失信的行为,他再向别的银行进行贷款申请时就肯定不会顺利。银行如果得知借款人有失信记录,那么它就不会向贷款人提供贷款或将贷款利息提高后再贷款,因此,借款人如果失信就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损失,那么他就会选择主动守信。所以,如果博弈过程仅仅有一次,很难避免机会主义那是因为参与人仅仅考虑这一次博弈的效用;但是假如博弈是不断重复进行的,则双方大都不会仅为了一次占大便宜而将长期获利的好机会丧失,所以借贷双方均会选择诚信合作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

三、公共征信系统的建立

现在社会的信贷市场,为了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的解决,出现信用信息共享毫无疑问的。为了有效地将道德风险减小,银行就借助信用信息对借款人进行监督。而由于存在惜贷与贷款难等问题,借款人就尽量通过信用信息将低息无担保的银行贷款顺利的获取。由上述可知,借贷双方均有信息共享方面的需求,这样各个银行间可能会以非正规的同盟形式将借款人的信贷记录进行交换,但是它不会将大规模征信体系自发的组建。

所以,银行是不会积极的将大规模征信系统积极的组建起来的,而且征信系统其成本高、规模大,同时需要很多部门进行协调配合。除此之外,相对借款人而言,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其流动性与分散性都很强,组建征信系统是根本行不通的。这就需要借助政府力量来建立公共征信系统,即PCR模式。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对公共的征信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与建设,金融机构(银行为主)则强制性的提供有关公司与个人乃的相关负债信息,征信系统通过该方式得知。使用公共信用信息的系统人员有严格的要求,公共征信系统这种模式充分借助国家的力量将较大规模征信系统迅速组建,此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极其适用。

四、信用信息共享不利因素的分析

通常条件下,借助信用信息共享能更加有效的监督借款人,从而将坏账的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同时借款人也可借助信用信息将无担保低息的贷款顺利获得,由此看来,信息共享一定能提高借贷的效率,为借贷双方都提供便利。实际上,信用信息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一般而言,作为理人,借贷人与银行双方总是会竭尽全力的找到信息共享的漏洞并将其充分利用,这样博弈结果就会出现再次的失衡。博弈本身就是银行与借贷双方从失衡到均衡再到失衡再到均衡的往复循环的一个动态过程。而信用信息共享又不是很健全,所以它就经常面临很多难题,严重的话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

由上文可知,信用信息的共享会加剧银行间的竞争,而且将银行原有信息租金消除了,不同的银行之间便会以较低的低息来争取高质量的客户,如果银行间竞争过度就会使利息率逐渐降低,最终结果是银行获取的利息收入会大大减少,银行便会想尽办法来将收入提高,尤其是针对那些中小型的银行而言,他们会可将贷款审核的标准降低,并将利息提高来贷款,这样就会使所冒风险扩大。对于借款人而言,其信用质量不高,在面对高利息率时,有可能借款人会将失信加大。由此看来,银行之间如果竞争过度的话,信用质量高的借款人是唯一受益的一方,低质量的借贷人与银行均是受害者。信用信息共享不可或缺,但也要避免银行间竞争过度。

信用信息实际上有正负两个方面,正面信用信息一般指的是关于借款人的职业、年龄、收入、守信记录等等,这会如实的反映借贷人是否具有履约能力与意愿;负面信用信息指的是借贷人以往的一些失信记录。将正面与负面信息分别共享引起的效果是不相同的,假如只将正面信息共享,则不能有效地惩戒失信的借款人,假如只将负面信息共享,对那些以前有过不良记录但是却有很强分履约能力的客户忽略。对于正负信息要同时共享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况,并且银行要依据实际情形对正负两方面信息进行权衡。

实际上,隐私权与信息共享同时存在,而且隐私权的保护是不同国家所普遍面临的共同问题,假如信息公开程度过小,那么惩治与监督的效果就难以达到,假如信息公开程度过大,借贷人自身利益有可能会受到伤害,从而客户会选择惜借,这样就会使经济运行效率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在隐私保护与信息共享间要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五、结论

征信体系的建立表明信贷市场依据走向成熟了,对于征信问题我们要全面的客观的分析与考虑。信用信息共享能有效的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但是信用信息的共享又不是没有缺陷的,所以,要更好的将征信体系完善与发展,就要通过不同时期的借贷双方之间的博弈行为来确定,这样可以促进借贷市场的发展和经济运行的效率。在建立实际的征信系统时,我们要以我国的国情为依据,以实用为目的将征信制度更好的完善起来,不能仅仅模仿别国的制度,盲目的随从,不加思考,最终的后果只能是使征信系统变得很复杂而且不实用,不仅浪费投资而且还难以操作,最终将会导致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都处于混乱的困境当中。

参考文献:

[1]黄小锋,徐笑虹.个人征信机制促进消费信贷有效性的博弈分析――以国家助学贷款市场为例[J].金融经济,2007(8):97―98

[2]约翰・伯宁,黄益平.中国国有银行的坏账及其处置办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6):29―36

[3]宋海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孙国志,张炎培.信用经济[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