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惠州:守住生态底线,赢得发展“加速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惠州:守住生态底线,赢得发展“加速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5年,惠州市以3.2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值稳居珠三角地区9城市之首,在广东2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3位。其中,PM2.5年度平均浓度只有27,全省最优。与此同时,2015年,惠州市GDP达3140亿元,增长9%,增速居全省第2位。在“十二五”收官之年,惠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十三五’期间,惠州市要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核心目标,对环保工作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行动,协同发力,深入推进生态创建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推动实现‘五位一体’绿色跨越。”今年4月14日,惠州召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暨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对惠州未来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力争2017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生态创建卓有成效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实现生态惠民,2015年惠州在广东率先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

“生态文明是最高层次的文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最重要的创建,创建活动关键在建设、难点在基层、核心是惠民。”陈奕威要求,惠州各级各部门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美丽惠州。

基于这样的认识,惠州市、县两级对生态环保工作实行财政倾斜,实施生态村、镇创建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奖代补”,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截污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垃圾中转站建设、垃圾运输车配置等予以补助。

目前,惠州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生态镇46个(其中40个通过验收未命名)、省级生态县区2个(龙门县已创成省级生态县,惠城区含仲恺高新区省级生态区即将命名)、省级生态镇53个、各级生态村898个,省级绿色升级示范工业园区1个。全市80%的乡镇已创成省级生态乡镇、80%以上的村已创成市级以上生态村。

日前,国家环保部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指标体系》,其中示范市创建涉及35项指标,示范县(区)创建涉及38项指标,指标体系覆盖面更广,标准更高、更严。对此,惠州坚持“力争2017年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目标不变,把示范市创建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一项“硬任务”。

同一蓝天下,共饮东江水。抓好生态创建的同时,惠州坚持市域统筹、城乡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自2014年以来,惠州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 “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不断提升全市生态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绿色动力。

河涌整治改善水质

从金山河整治到青年河治理,再到如今的796条农村河道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计划,地处东江边的惠州,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上层层加码,水环境质量逐年提升。

未来,惠州还将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清水治污”活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6 年底前,麻陂镇等11 座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要完成环保验收;汝湖镇等27 个镇办要完善配套管网建设。全市要新建200 座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深入实施农村河道整治工程。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则对796条农村河道和城市黑臭水体,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多种措施实施整治。同时,实施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2016年全市要完成5500亩桉树林改造。强化农村地区污染源整治。保持非法畜禽养殖业清理高压态势,防止反弹回潮,确保禁养区内“零养殖”。

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全面落实《惠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年底前要建成梅湖三期污水处理厂,完成金山二期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动工建设马安污水处理厂;全市要新建和完善11座镇级污水处理设施,新建13 项截污管网工程,完善27 个配套管网,提标升级5 个已建污水处理设施,启动8 个项目改造。

推进“两河”流域污染整治,完成广东省下达的年度整治任务。推进沙河流域污染整治,完成流域内所有非法养殖场和重污染工业企业的清拆取缔,完善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沙河考核断面水质达标。

环境效益逐步显现

“十二五”期间,惠州地区生产总值相继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继突破200亿元和300亿元,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保持了较高水平的惠民。在全省环保责任考核中,惠州连续8年获评优秀等次,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惠州在环保工作上的不懈努力。惠州市环保局近年共争取中央资金4.2亿元和省级资金近1亿元,用于惠州河涌污染整治、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镇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市财政实施了水环境生态补偿,对水质达标或改善的4个县区予以了资金奖励。2015年,全市清水治污工作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全市新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31座,目前全市共建成477座;清拆非法畜禽养殖场2380家,清理生猪约47.8万头,清理禽类44万羽。

同时,严格项目环保准入,坚决执行“三个限批”(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和“三个一律不批”(不符合环保规划和产业政策、未取得排污总量指标、环境风险难以防范的项目一律不批),“十二五”期间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800多个。加大环保立法和考核力度,颁布实施西枝江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将环保绩效考核纳入县(区)党政正职责任考核体系;出台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办法,探索实施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开展大气污染整治“行动”,实施黄标车全市域限行,共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6.29万辆。

如今,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惠州最大特色和亮丽名片,绿色生态优势提升了惠州招商选资引智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大环境下,全市新签约内资项目655宗,合同金额2112亿元;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34宗,合同外资20.4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