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由于社会具体环境的变化和教育过于功利化的趋向,当前学校德育已经逐渐脱离生活实际而流于空洞的道德说教。本文通过对这种现状的具体分析,提出学校德育应根据已经变化的社会具体环境,把传统的价值观中适应于现状的积极部分加以阐发,结合学生切身的生活经验开展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德育,以体现学校德育对于促进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效性。

Abstract: For the tendency of the change of specific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utility-oriented school educ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is eventually divorced from the actual life and runs to empty moralizing deteriorates. This paper tries to propose that we should develop socialist characteristics mor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d social environment with the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s.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find and use the valuable parts with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modify the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to make it more effective.

关键词: 学校德育;生活化原则;有效性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adaptation principle;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281-02

1学校德育的现状

高等教育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就业率就逐渐成了衡量教育质量的关键词。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学校只是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或者技能训练及其将来能够产生的效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被无意识淡化。各类课程实施出发点只是为了能够应付各类考试。而课程内容当中德育的成分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由于严峻的就业现状对学校和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具体知识与技能的成分,以应对社会对于劳动力功利性的要求。因而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用于谋生的技术教育不得已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目前虚浮、急功近利的社会文化以及相应而生的价值观影响下,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实非易事。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之下的高等教育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置身于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传统德育教育的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公德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受到挑战。公众对于书面陈述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认同感下降。这直接导致学校德育在向学生灌输相关内容时显得苍白无力。

综上所述当前学校德育实际过程中存在教学目的与实际效果分离的现象。

2学校德育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

德育的核心问题是适应时代要求的道德认知的形成。其中终极的问题是对于人生命意义的价值判断,也即是处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个体价值观的形成。中国由于自上个世纪08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传统的价值观与西方工业文明所衍生的西方现代社会价值观发生了碰撞和交汇。与此同时,一些固有的道德认知模式也发生了裂变和重塑。社会的发展进步,总是在传统势力与时代要求的撞击、渗透、抉择中进行的,那些通过风俗习惯、道德风尚、生活方式、认知特点等世代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既蕴含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附带一些非理性的、落后的消极因素。然而,历史发展的螺旋在此时又重演了。如同上个世纪的初期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反传统趋势一样,当时的学人们从推崇、甚至崇拜外域文化和理论,菲薄本民族的文化和相应的理论,又到今日之学人重新回归传统文化之趋向。这并不奇怪,当新的传统从一个方向背离旧有的传统时,又沿着另一个方向向这个旧有传统靠近。因为新的传统根植于旧的传统,文化与理论的发展也是在碰撞与交汇中进行的。

在传统教育基础展开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发生了偏差,导致素质教育简单化为知识、技能与能力教育,同时给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从青年是民族的未来这一前提出发,青年作为被动的参与者,在整个德育情境中只是被动的服从。这种现状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家们为了达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以孝德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并把这种孝德推广到国家政治方面,以事亲、忠君为最高的道德准则。汉代以后,以 家庭为基本单位的道德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 相继出现了“家训”、“家范”、“家仪”、“家规”、“治家格言”等家教书籍,宣扬“勤俭持家”、“六亲和睦”、“尊老爱幼”、“以身作则”等道德行为准则。在这些积极的方面以外,中国古代家庭相应地,始终处在宗法制度与宗法观念支配下,因而在家庭德育中所强调的家法,则更多的是体现男性家长的意志与权威。同时,这种家长的权力在历代又都受到法律的认可与维护。这种传统的文化在中央集权制确立以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相对开明的汉唐以至明中叶,中华文化处于繁盛的时期。从明中叶闭关锁国一直到清末开始衰落。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这种历史悠久的文化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虽几受挫折,因其根深蒂固,至今仍然占据主流地位。但是这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境需要。

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更注重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无疑崇尚权威的儒教文化及相应的价值观需要与崇尚人之本性的道教文化及西方强调个体独立性的工业文化相结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跟随现代工业文明的传播,强调个体独立的价值观也逐渐占据一定的空间,享乐主义、人际关系的淡漠通过家庭、学校与社会影响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形成的基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极地适应和创新时代文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然趋势。就我国的传统文化而言,之所以能源远流长,是历史合理性的表现,也是富有生命力的表现。它有着鲜明的兼容特质和顽强精神,但也有存在着重群体轻个体、重继承轻创新的不足。不仅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此,其他区域性文化皆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处于相应文化背景之下的道德认知应以文化批判为前提,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扬弃,破除传统势力给人的道德认知带来的依顺群体价值判断准则、迷信权威等消极影响。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勤劳、善良、协作、宽容、顽强等优良传统汇入新的历史时期的文明活动中,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自主、自律、自尊、等价值观要求融为一体,在传统精华与时代精神的交互作用下,结合西方的工业文明强调个体独立的价值观,建构本土的价值观理论体系。

3学校德育的生活化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现实的诉求己经呼吁了多年,在学校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这一诉求仍然停留在形式的层面。由于充斥着物欲的现实社会文化的影响已经不可避免的进入了校园,学校以及为数不少的教师也逐渐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第一,淡化以致忽略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努力。表现在实践工作中,就是仅以书本的教条为参照就事论事的宣讲,或者直接就是教条的灌输。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多数情况下是感性而非理性的,不论是道德认知形成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塑造。这符合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儿童起初的道德认知形成于家庭与社会生活中具体事例的觉知与体悟。抽象的语词构成的教条对于儿童处于儿童理解的范围之外,因而没有任何意义。在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中儿童可直接观察到行为的与结果,并直接可体会到具体的道德情感。而成人可根据具体事例在认知层面的展开向儿童开示行为的内部原因,促进儿童自身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过程是自外而内的,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

由于以上讨论的社会文化变化的原因,教师作为榜样的作用由于现实的价值观被削弱了。传统文化强调师长对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榜样示范作用。儿童在道德方面的发展源于生活中的学习。其中成人行为的示范作用是儿童道德原则内化的前提。成人在社会变动的情境中道德认知与行为的混乱难以为儿童的潜移默化提供有效的模板,就会导致儿童道德发展的停滞。这预示着学校德育在此已面临实际的困境。

4结论与建议

观念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基于此,可说在真正的危机全面爆发之前还可以有较长的时间来做改进的工作。首先,基于以上的讨论,本文认为学校德育切实有效的展开,需要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因为学校的小环境置身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之中。承担具体德育任务的教师也置身于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并时刻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逆流而上的勇气未必带来实际的效果。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学校的影响相比要大得多。因此可以说各种社会媒体负有重建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首要责任。其次,借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风,课程内容与教学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以相应的调整。例如增加更多生活化的典型事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和学生的有效对话,使学生获得更多切身的经验。实际情况允许时教师也可在各种课程展开过程中加强德育的内容。最后,学校教育结果评价方式与标准的改变。对于学校和一线的教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德育的实际效果不能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如果评价的方式过于简单化或者过于主观,学校德育仍可能只是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李萌,周宗奎.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之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11-13.

[2]陈克华.道德的自由与自由的道德――儒家“至德观”与道家“上德观”之比较 [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31,(3):37-42.

[3]卜玉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与儿童教育观[J].江西教育科研,1995,(4):65-71.

[4]许家鹏.论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天道与人道依据[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