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注乡下“空心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注乡下“空心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空心村,农村人都去哪儿了

去年总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讲农业和农村工作。其中报告指出,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危房260万户,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

2012年的《都市快报》对赣西北3个“空心村”进行调查,11个自然村平均居住不到8人;村民外出打工,从山村走向了城镇,留下了“空心村”,有的地方还干脆说成是“空壳村”。“一个人的村庄”,不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是真切写实。

我国究竟多少农民工在城市?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介绍,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9亿人,其中外出的农民工1.66亿人。而据去年2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会上的数字显示,城市低保惠及城市低保对象2061.3万人,占全国非农人口的4.4%;全国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382.1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1%。这样按照我国13亿人口的这个比例计算,全国非农人口应该在4亿人左右,农业人口应该有9亿人左右。

“空心村”也好,“一个人的村庄”也罢,不管是8亿还是9亿的农业人口,“空心村”的农村人都到哪儿去了?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依据这样一个样本数据我们估算2个老人1个儿童的状况,现在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约3亿人。那么,可以说就有6亿左右的农民在城市。

现在官方表述的农民工就有2亿多在城市里干活,如果按我的推算应该有6亿左右的农民生活在城市中,也就是说城市里的10个人,就有6个农村人。尽管他们不是具有城市市民待遇的“城里人”,但他们终归是离开了乡村。这么多农村人离开了农村,乡村哪有不“空”的道理呢?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如今的偏远农村几乎都成了“空心村”。随着村民减少,教育、医疗、治安等公共资源日益衰弱,村里卫生所一天不如一天,村上老人看病也不方便,公共服务跟不上。土地荒芜、村舍闲置、阻碍农村发展。面对日渐荒废的“空心村”,我们必须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消除阻碍农民进城落户、人口迁徙定居的户籍制度障碍,从而有序推进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点改革。如今,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剥离、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功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大任务。

随着时展,长期以来原本以人口登记为基本功能的户籍制度,逐渐附着教育、社保、医疗等诸多社会福利和公共政策。城市户口总是要比农村户口福利多。农民工群体怀揣着城市梦,来到城市奉献自我的同时,希望融入这个城市,享受均等的待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是绕不过去的问题,解决农民市民化户籍改革又是一个关键问题。

过去持续多年的户籍制度,为农民形成了身份障碍,妨碍了城镇化的发展。让已进城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让他们在城市中工作生活,不仅可以有效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这批农民的收入水平。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使之成为技工,促进体面劳动,使有条件的农民工逐步实现市民化,成为新市民。一方面着力推进农民工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农民工融入城市,逐步实现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工市民化。

(原载人民网强国社区)

“空心村”中看得见的孤独

四川省仪陇县五福镇笋店村全村1290人,常年离乡外出人员达到660人,有1/3的家庭举家外出。该村第8村民小组,原有19户村民63人,现在仅余3户人家7口人留守农村,“空心村”现象十分突出。(《经济参考报》2011年9月21日)

当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第一代农民工走出家门,远赴沿海打工时,或许中国农村就注定将陷入一种孤独的命运。如果说最初农村的人们对离家“淘金”尚处于观望的状态,那么到了80年代中期,这种观望迅即演变成了一股潮流,裹挟着以千万计的农民向城市涌去,而这股奔流的人潮背后,农村也以孤独的剪影停驻在了时代的角落。

在这种时代化的现象背后,一些问题也成了反制时代的困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现象。2009年全国老龄办曾经作过一个统计,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数量达4742万人,占农村老人总人口的43.19%,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据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已达5000多万人。在这些数据背后,总缠绕着一些挥之不去的悲情。2011年9月初湖南邵阳的沉船事故中,溺亡的孩子多系留守儿童,离别一两年的父母千里归乡之后,见到的便只有孩子冰冷的遗体。

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与农村一直在进行着“零和博弈”,城市获取了农民工的劳动力所带来的财富累积与服务贡献,而这些累积与贡献的代价却是农民工的家庭分离、尊严缺失,农村仍然停留在财富贫乏、精神孤独的状况上,我们怎么敢说城市农村利益相加时社会得到了强劲的发展?

尽管农民工进城对于拉动地方经济、促进农村生活改善有着较强的积极作用,而农民也是出于改变生活现状的诉求而走出家门,主动拥抱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但长期下来,这种模式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无法忽视的病征,中国乡土社会中最为核心的家庭生活、伦理持续、秩序保留,都在渐渐被日益疏落的人口现状所吞噬,现代农村不仅仅是村落空心化,文化也在逐渐迈向空心化,而且最终将因孤独而失守。

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无疑是这个巨塔的底座,而整个社会倾全部之力做的经济蛋糕也因农民的参与而获得了巨大的力量来源。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缺乏具体、系统的政策引导,所导致的农村人口“离土又离乡”。在国土资源部作出的调查中,我国的土地撂荒近3000余万亩,农村由以前的“袅袅墟里烟”变成了“黍地无人耕”。

2011年中秋节前夕,新华社记者拍摄了一组名为“空心化农村之痛”的照片:每户家庭都是残缺的,留守的老人、儿童目光迷茫地望着镜头,强烈的孤独感扑面而来。它们勾勒出了中国当下农村传统家庭结构拆离、生活方式异化的现状,而这些,正是中国传统农村赖以稳定和持续的根基。

农村空心化仍然在继续,只要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没有弱化,那么这种现象也就不会停止,农村社会资本就会急剧流散。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乡村治理的难度和成本,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留下了一个极大的障碍。如何遏制农村空心化的势头,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的人性化问题,毕竟,曾经其乐融融的中国农村不能就此沦为永恒孤独的宿命。■(原载《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