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48-02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筋膜间隔区压力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和组织功能,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是临床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有效的减压是治疗的关键,围手术期正确护理也很重要,否则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1]。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对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综合征患者20例进行了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7~65例(平均35)岁。其中闭合性骨折伴软组织严重挫伤12例;开放性损伤8例;胫腓骨上段骨折6例,中段10例,下段4例。

2护理

2.1皮温的观察

早期皮肤略红,皮温稍高,与健侧相差2℃以内,当室内压力增高,致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时,皮温较健侧低。

2.2色泽的改变

动脉血液循环受限,肢端皮肤呈苍白色;静脉回流受阻,皮肤呈青紫色。当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时,患肢皮肤可呈苍白、紫红、大理石花纹等,应急诊行切开减压术。

2.3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本症最早期症状是疼痛,该疼痛用止痛药无效,而且用其它临床原因无法解释,固定、冰块、抬高、均不能缓解疼痛,被动牵伸足趾时引起剧烈疼痛,这些均提示骨筋膜室综合征在发生。此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决定是否手术减压。

2.4肿胀的观察与护理

轻度肿胀时,患肢皮纹未消失,可抬高患肢15°~20°,情况允许可立即用冰袋局部冷敷,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伤后3~4d可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中度肿胀时,患肢皮纹消失,皮肤发亮,疼痛明显,影响肢体功能活动,当肢端呈青紫色时,说明静脉回流障碍,应适当回流障碍,应适当抬高肢15°~20°,但时间不可过长;当肢体呈苍白色,说明动脉供血不足,应平放肢体,及时应用脱水剂,严密观察患肢病情;严重肿胀时,局部可有张力性水泡形成,肌肉坚硬呈条束状,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此期忌按摩,忌抬高,忌热敷,应及时切开减压。

2.5感觉的改变

伤后神经组织缺血的早期表现是在神经远端分布区出现感觉异常、过敏或迟钝,患处局部感觉麻木或感觉异常。

2.6切开减压术后的护理

2.6.1伤肢护理

患者取平卧位,伤肢制动,严禁不必要的活动肢体,同时注意患肢保暖。

2.6.2预防感染

对于手术切口较大,渗血、渗液较多者,每日换药一次,剪除坏死组织,防止毒素吸收,严密观察切口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定时查血常规,对分泌物培养,做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

2.6.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出入量,观察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的搏动、趾端血运、活动、皮温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体会

胫腓骨折多由车祸、重物砸伤、扭伤等引起。上1/3段骨折,胫前后动脉损伤后因出血、水肿,引起压力增高,易致肌群血液循环障碍。中1/3段骨折可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下1/3段骨折,由于血运差,软组织覆盖少,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2]。骨筋膜综合征是胫腓骨骨折较常见的创伤合并症,多发生在伤后4~12h时间之内,早期的观察确诊与护理尤为重要,及时地彻底行切开减张及骨折内固定术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是保肢的前提[3]。预防为主,密切观察病情:骨折患者护理时应注意石膏、绷带的松紧度及观察肢体的肿胀、血运,及时向医师汇报病情变化,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5P征仍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要点,即疼痛、苍白、感觉异常、麻痹以及无脉的表现,保留患肢的机会就非常小,因此疼痛、感觉异常是本病的最早期、最可靠的判断指标,而这些表现一般是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时最早发现的,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警觉。确认后立即解除压迫的夹板、石膏、衣袜等,根据病情制动患肢,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2h后再用一次,如经保守治疗4h后症状不见减轻,急行筋膜室切开减张术,彻底减压,充分引流。加强护理观察,早期发现,有效预防,严格掌握治疗时机和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避免本病发生严重后果的关键;同时要注重心理护理:在患者床旁操作时,力求做到熟练准确,动作轻柔,在患者面前不露出诧异、惊讶的表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信赖感,缓解恐惧、紧张心理,最终使患者恢复时治愈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符合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是改善预后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丽娜,王爱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预防及护理[J].护理杂志,2004,21(6):46.

[2]陆以佳.外科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82.

[3]魏波.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防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