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淮安经济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淮安经济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前,由于苏南、珠三角等地区的商务成本越来越高以及经济国际化升级,外资呈现出北上西进的趋势,这为淮安市实施经济国际化提供历史机遇。当前,面临这样良好发展的机遇,如何抓住当前历史机遇,实现经济国际化战略,对于淮安市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国际化 积极因素 对策

一、前言

在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从2001年至2006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额连续六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2006年的对外贸易总额更是达到史无前例的17606.9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但与某些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国际化程度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淮安而言,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来缩小差距,成为问题的关键。已具备一定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的淮安市,经济国际化将成为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会成为我省开放型经济的新增长高地和南承北接的新载体,因此,对经济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淮安市经济国际化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淮安市实施外向型带动战略,对外贸易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2001年到2007年的近七年中,淮安对外贸易额由2.85亿增长到了14.48亿美元,增长了近5倍,进出口总额增长率由14.8%增长到了41.6%,对外贸易流量基本上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同时贸依存度也从2003年的6.26上升到2007年的13.25,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这也更多地体现淮安对外贸易目前发展的战略上,即“走出去”。在国际服务贸易和对外承包劳务方面。2007年淮安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1.76亿美元,增长15.9%。新派劳务人员6199人次,比上年增长15.7%;全年共承揽了6个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其中超500万美元的项目4个,比上年增长1倍。在2007年全年入境游客27592人,增长10.7%。外汇收入2229万美元,增长23.0%。在资本方面,从2001年至2007年,淮安实际利用外资绝对额由2001年的0.55亿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3.52亿美元,增长了6.4倍。同时,外资企业的数目和规模也高速增长,截至2006年底,已达到137家。与此同时,出口企业越来越多,2007年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296家,其中新增出口实绩企业85家,出口额超五百万的企业有27家,外资企业出口额和本地私营企业出口额都有显著增加。

三、淮安经济国际化影响因素

1.影响淮安经济国际化的积极因素

(1)不断开放的国际化视野

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淮安经济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2008年淮安又提出了新的国际化战略,在按照全省外经贸工作会议、开发区工作会议和服务外包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稳步拓展外经合作,着力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启动服务外包,努力使淮安经济外向度明显增强,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扩大。

(2)丰富的资源环境优势

淮安地处苏北平原中心区域,接上海、淮海、南京三大经济区,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洪泽湖镶嵌其中。淮安自然资源丰富,凹凸棒土、岩盐储量全国第一,其它非金属矿产资源如芒硝、石油、天然气等也有较大储量。淮安各县各有特色,盱眙县是丘陵山区,是林果经济基地,在大力发展以干果为主的无公害水果生产的同时,积极推广果树――蔬菜――果树――中草药模式。洪泽处于洪泽湖湖滨,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结合洪泽湖的自然风光、优越环境条件及丰富的水产品,形成“湖滨旅游城”。涟水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丰富,利用这一资源建立农产品产业基地。金湖地处淮河下游,河网密布,水产品十分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禽蛋之乡。

资源环境利用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因素。作为一个农业、廉价劳动力及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淮安应越来越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把资源与环境要素汇集并有机整合起来,以推动经济国际化进程。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淮扬美食节等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3)便利的交通设施

淮安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淮河之交,曾是著名的交通枢纽,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历史上是全国重要的南北漕运中心。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淮安的客货运输业、船舶、车辆制造业、饮食服务业等在逐渐萎缩。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多方努力淮安重新建立了交通枢纽。交通枢纽的重新建立使得淮安具有优越区位:随着贯穿市境的里运河和中运河、淮沭新河、盐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和淮河入江水道的多次疏浚、入海水道的建设,宁连公路的高速化改造,同三高速、京沪高速、宁徐高速淮安段和宁宿徐一级公路的建成通车、徐宿淮盐高速公路的兴建,特别是1998年初作为沿海铁路东通道的新(沂)长(兴)铁路段正式开工建设,更是明显提高了淮安的区位优势,提升城市品位以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淮安从交通条件上已具备融入南京经济圈的能力,在不久的将来,由于交通便利,与发达城市将更加紧密联系,淮安发展经济国际化又会有新的机遇。

(4)优越的政府政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经济形势的日益好转,巨大市场需求、良好发展机制和巨大发展空间日益为国内外投资者所看好。淮安政府也积极实施有效的走出去战略,着力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上创特色,大力发展和培育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出口品牌战略,积极发展高层次加工贸易,同时积极拓展外经市场,引导外经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动境外投资,引进和培育服务外包主体,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服务外包招商。

在招商引资上,淮安政府不仅对于外商实施许多优惠政策,还很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着力解决加快发展中生产要素紧缺的制约性问题。着重把好项目引进关,合理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项目。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大力开展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营造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治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目前,淮安政府有关机构已经设法建立庞大的招商信息网络,利用这一媒介建立淮安和外商投资者的信息平台。

(5)产业转移的机遇

产业转移是影响淮安经济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积极因素,淮安处于苏北,正好符合江苏产业转移的接受方条件。自江苏省确立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以来,区域间协调发展成为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目标,其中区域间产业转移被认为是优化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促进产业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通过区域间产业转移,苏南与苏中、苏北地区之间产业分工得以明确,产业协作快速发展,区域产业特色也日益突出。苏南地区通过与上海接轨、吸引外资,与苏中、苏北进行产业转移与协作,不断吐故纳新,产业迅速升级,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导迅速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转变,成为世界新兴高科技基地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苏中发挥自身产业已有优势,承接苏南转移的制造业,利用沿江沿海的区位优势迅速形成现代通讯、造船、化工、运输等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地域特色的产业。苏北地区明确自身定位,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等比较优势,抓住国外和苏南地区产业升级的机遇,主动接受产业转移和辐射,大力持和发展新型加工业,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多年前,淮安没机会得到外商的投资,外资大部分都被投放到苏南地区,苏南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江苏发展中一直处于龙头地位,但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是惊人的,在随后几年,外商又想在江苏南部地区引进更新技术设备,但目前还能用的设备如何处理,报废当然是资金流失,或者外商的投资受到上海或者苏南绿化指标的影响,不能够在当地建成的工业企业,所以“聪明”的外商有把目标投向了苏北。苏北城市中淮安就有最为优厚的条件,淮安交通便利,有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承接苏南转移的产业,是外商首选地理位置。这样一来苏南地区可以引进更好的技术设备,也不浪费原有资源,这对于淮安经济国际化是十分有利的。

2.影响淮安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1)科教水平落后

淮安处于苏北,其教育体系比起苏南各市的确有所差距,高校只有五所,省重点高中只有一家,乡镇小学教育硬件设施不尽如人意,没有好的师资力量,给淮安教育发展带来阻碍。高等学校在校生在面临毕业就业时,很多人考虑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以谋取更好的就业机会和个人发展空间,由于淮安经济不发达,自身吸引力不大,造成大量人才外流。

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缺乏,生产操作层劳动力素质低下,产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导致包括技术吸收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复制和领会能力等明显不足,这些因素又会综合导致:要么先进技术无法引进, 要么技术选择不够精当,对淮安经济来说缺乏有效亲和力,要么引进技术先进,但忽视了技术自身的系统匹配与相关技术系统的匹配,或与产业原有技术系统的匹配,从而极大弱化了技术的驱动效应。

(2)产业集聚效应低,产业链未形成

淮安有丰富的资源,但在开发利用时没有形成集聚效应,产业链很短或者说根本不成形,资源利用多数是半成品、初级产品,最终未深加工,使得资源优势没能转变成产品优势,引资优势,最终形成经济效应、效益优势。例如:就某一种农副产品(产供销一条龙)在信息支持下的原料供应,产品加工,深加工,销售一条龙组合的跨国企业、联合团体、连锁企业少之有少,没有遍地开花。家庭作坊,家庭合作或小企业在产品的生产,深加工,科学技术支持,产品技术含量,注册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寻找最佳产品组合市场等方面,都受到人、财、物等地域局限多方面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巨大潜在优势。

(3)落后的经济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是各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配置构成的方式,产业结构不仅在质上反映产业间生产、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在量上反映产业间的比例关系,而且作为构造,同时反映着一个实体系统。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并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淮安产业结构不均,虽然还是以基础薄弱第二产业为主导,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略微过大,第二产业的薄弱必然是制约淮安进一步发展的“短腿”,第三产业比重更不是很高,通过对国内外许多已经经济国际化的城市分析,它们中的第三产业比重都呈现最大化,形成金字塔的形状,所以目前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淮安发展经济国际化的首要任务。目前,要通过产业转移,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推动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优化资源配置以改善淮安产业质量。

四、结束语

淮安的目标是建成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的发展,要突出产业支撑,实现必要的产业集聚。淮安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以及特色产品,形成外向型农副产品出口加工产业群;利用丰富的凹凸棒土、石灰岩、白云岩等资源,发展高效活性粘土,高效粘接剂,高性能吸附剂等新材料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金融、商贸、服务、信息、科教、对外交通和通讯等第三产业,配套相应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和基础关联产业,强化综合生产、集散、管理、创新、服务职能。淮安要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接受长三角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

参考文献:

[1]顾涧清:国外发达城市经济国际化的进程、经验和发展趋势.城市经济,2004(11):20~22

[2]沈木珠:城市经济国际化的策略调整与制度完善――以南京为例的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