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再探“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探“简单电路”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简单电路”是一堂很典型的实验课,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就要很重视。从实验材料的认识、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成功后的分析这三方面改进,提高本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材料;实验成功;简单电路

“简单电路”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一课。本课将学会连接完整的电路,建立完整的简单电路的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电学打下基础。

可是在第一节课上下来之后,却带来了深深的困扰。实验的成功率很低,学生也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小灯泡会亮。为此,我又重新审视了本节课内容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从这几个方面做了些改进。

一、从实验材料的认识改进

电虽贴近学生生活,但是学生没有条件和机会去接触、分析电路。因此,别说电路了,就是电池、导线、小灯泡这些器材,学生也是缺乏充分认识的。

所以我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拿着导线、小灯泡、电池好好认识一下这三样物体的结构,并说一说各个物体的每一处地方都起到了什么作用。比如小灯泡的认识,在灯泡的表面学生还是比较清晰地认识小灯泡上面是玻璃罩,保护着里面的灯丝,中间是金属皮,最下面是小锡点。但是对于金属皮、小锡点起到什么作用学生还不清楚,如果在这里没有认识清楚的话,所以在课前我就准备了一张被解剖的小灯泡图片,让学生知道小灯泡内部有金属丝,一根连接灯丝一端和小锡点,一根连接灯丝另一端和金属皮。

二、从实验材料的选择改进

“简单电路”是一堂很典型的实验课,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就要很重视。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想着为学生提供方便,让他们的手不要太劳累,就把电池盒、灯泡座都放入在其中。在做实验之前还让学生好好认识了一番,可是在做实验的时候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很多问题。第一,认识这些新工具、怎么使用它们花费了一些时间。第二,在做实验的时候,学生总不能很快接入,不是拧不紧使得电路的电流不能通畅流动,就是因为这些工具因为年代的长久,使它自己本身出现了生锈、松动而产生的接触不良,让小灯泡也无法亮起来。第三,这个电路工具的加入使对电流如何形成回路这个概念的建构又带来了很大阻碍。

所以我经过几番考虑后,放弃了这些工具的帮助,选择了最简单的实验材料:一号电池、导线和小灯泡。而且这三个实验材料的选择也有很大好处:

第一,为建构小灯泡会亮是因为电流形成回路这个概念打好基础。这三个材料虽然简单,可是在实验中却有多种连接方法,如果运用了电池盒和灯泡座反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因为只有一种连接方法。而这三个简单材料却有5种不同连接方法,不仅减少成本,而且也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

第二,这个简单的实验也能考验组内学生的合作意识。虽然材料简单,可是没有了那些帮助的工具,要让每个点都连接好,不能有接触不良,每一个学生都要齐心协力,否则实验就很难成功。

三、从实验成功后的分析改进

在平时的科学课堂实验探究活动中,发现学生在交流和结论时学生的思维参与不足,不能从表象出发探究本质。在这节课中我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太过注重学生实验操作有没有成功,对于实验成功后的分析也就是这个小灯泡为什么会亮没有注重,使得下课后学生学会了怎样使小灯泡发亮,但对其原理是很模糊的。为此我在课中做了这几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简单电路”是因为电流形成回路这个概念。

1.在课前,我就用卡纸画了很多个小灯泡、电池。在认识实验材料结构及作用这个环节时,我就及时贴在黑板上,并且板书出灯泡、电池各个部分的结构名称,以便学生在分析成果时能准确说出连接的物体名称。

2.在第一次尝试连接,让小灯泡亮起来这个环节中,我把成功的连接方法和不成功的连接方法,都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并让成功的组来说说他们是怎么连接的,找出相同点。让没有成功的组改正自己的连接方法。这样的集体分析,让学生马上就知道为什么连接错误的原因,效率也很高。

3.每个组都成功以后,解决我们这个课的一个最难的难点。“为什么电池的两极分别连接小灯泡的两个触点,小灯泡就会亮起来了呢?”这个时候应该充分给学生时间来进行讨论,而不是让他们想一想就完结的,有了思维的碰撞,学生的思考才会完整,这样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在这个时候学生也会说到“电从电池正负极同时出发,经过导线在灯泡中碰在一起,灯泡就亮起来了。”可以看出学生还是很有想法的。可是有个科学性的错误就是电流的流动方向。电流又是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我就想到借助多媒体这个平台,让无形的物质有形化,让学生对“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通过导线、小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电流的回路。”认识更为清楚。我相信对这个“小灯泡为什么会亮”已经分析得非常到位了。

比较前后两次课上下来,第一次设计虽然课堂很热闹,看似每个学生都在动手,可是又有多少真正的科学知识、技能在其中呢?学生走入课堂和走出课堂的提升不是很多。而第二次设计,不仅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更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