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谭平:记录生命轨迹的抽象艺术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谭平:记录生命轨迹的抽象艺术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TAN Ping:A Life-track Recording Abstract Artist

以波普艺术为代表的后现代艺术的崛起,极大扩展了艺术的范畴,把生活纳入艺术之中,从而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也提升了大众对艺术的认知度。但是,作为20世纪重要艺术形式的抽象艺术却一直与世俗生活保持着距离,显得不那么亲切,尤其是对于很多缺少抽象艺术欣赏经验的观众来说,抽象艺术显得过于神秘,甚至有些晦涩。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尤甚! 因而,谭平的抽象画注定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孤芳自赏,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

近日,由鲁虹策划的“谭平画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这个展览可以称之为谭平08年艺术创作的汇报展,展览展出了今年的近四十幅油画新作。据现场人员了解到,有的观众看到这些由色块和圈、点组成的画面时“很舒服”,也有的观众感觉“不那么舒服”。对于凝聚着艺术家情感但又难以看懂说清的抽象画而言,或许“很舒服”与“不那么舒服”已是难得的情感共鸣和大众认同,而成为普通观众对其最贴切的评价。

追溯谭平的抽象艺术历程,还要从他的铜版画创作谈起,因为“用铜版画做主题性创作,除了主题构思之外,关键在于技术的运用,可以说谭平是从技术入手进入抽象的。”(易英)铜版既可以制造强烈的对比,又可以把握细微的过渡,这种特质使其可以在强烈的黑白木刻和微妙的石版画之间自由转换。在毕业创作《矿工系列》中,他恰当地将铜版画的特性与灯光所产生的强烈而又丰富的变化融为一起,使“光”成为了作品中的“主题”,也成为介于具象与抽象过渡的一个转型期。

一次偶然的制版事件,成为谭平抽象艺术语言的转折点。谭平的一次疏忽,把原本应该腐蚀半个小时的铜板腐蚀了四个小时,当他冒着危险把铜板从硝酸池中捞出来,并快速用水冲洗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些破碎的铜板,上面的图像也已经模糊不清。正当谭平惋惜之余,他意外地发现了铜板边缘发生的奇迹:它们残缺不全,但却有着一种全新而强烈的形式语言,它在消解版面图像的同时,也使他的关注点从画面的内部走向了边缘与空间,谭平在其自述中清晰地记录了这次“意外”收获。随后,他便以这种艺术语言创作了一系列铜版作品,强化残缺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并依次延伸下去,后来发展到版面图像消失,衍生并注入自然的边缘形式、交叉的线条和凹凸的肌理,为版画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新的可能性,也使谭平的艺术语言逐渐摆脱了具象因素,走向了抽象艺术的领域。

谭平对抽象艺术的探索这一艺术脉络的发展和走向,尽管今天看来它是“必然的”,但当时在谭平眼中却是“始料不及的”。从艺术史上,我们知道抽象艺术大概分成两大派系,一派是以康定斯基为代表人物的情感型“热抽象”,一派是以蒙德里安为领军人物的理智型“冷抽象”。而谭平则既不喜欢纯粹下意识的热抽象,也不喜欢极度理性的冷抽象,其所热衷的抽象却是在抽象形式表层掩盖下的微妙情感。“光”既抽象又具极强的情感色彩;残缺凹凸的肌理宏观看它很抽象,但微观看时却非常具象,正如人体的细胞,他们既是抽象的符号,却又透射着生命的活力。而这种集微观与宏观、抽象与具象于一体的“细胞”,也成为谭平画面中经常显现的符号。

1989年,谭平获得联邦德国文化交流奖学金,去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学习,一去就是五年。无需赘言,他在德国的学习经历与他艺术上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德国的学习经历不能说改变了谭平的艺术思想,但中德两地迥异的教育经历,却给了他很大的启示。“这一段经历使我较为深刻地理解了西方绘画精神,同时也对自己的绘画追求有了明确的目标,我越来越关注行为的动力和绘画背后的观念与思想”。

谭平是一位富有创作活力的艺术家,是目前国内顶端的抽象艺术家之一。纵观其近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他一直在追求艺术上的创新,尽管现在我们看到不少作品,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是谭平,但却很难用某种那个固定的风格和样式来定义谭平,因为谭平作品的形式语言一直在不断变化。这与当代某些成功的艺术家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大多以一种风格确立自己的形象,在风格确立后的很长时间里,形式语言没有太大的变化。而谭平的作品跳跃和变化比较多,但这种变化是微变,正如谭平所言,“我关注变化,但没有强烈转折的变化,都是过程中的微变。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变化,而不是存在。运动和变化在我的作品中是最重要的。”

近期即将在今日美术馆上演的谭平个人作品展,将汇集谭平在2004-2008五年间的绘画作品。正如谭平所言,他的绘画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五年作品的集中展示,也给我们提供了切身感受其作品微变的机会。谭平拒绝了“回顾展”这个概念,而更喜欢用“主题展”来定义这次个展。因为这五年间,他一直延续着“生命”这个主题。《繁殖》、《孕育》、《生长》等等作品名称也都佐证了生命的发展过程。“我这几年,都是在用作品来感受生命的流逝。画面中的圆圈、圆点,最初在我眼中就是一个细胞。当在显微镜下看一个细胞的时候,它是一个圈。但当无数个细胞扑面涌来,我们所能看到的细胞个体则成了点。这既是我这几年画面的变化,也是我创作心路的演变,即从微观到宏观,从最开始的用眼睛看事物到用心灵去感受生命。”

不过,谭平作品中的“圆――细胞”,“不是一般美学意义上的形式符号,而是他对大自然神秘性的惊异。从父亲的肿瘤手术所带来的震惊出发,谭平在他的版画中超越了那最初的感伤与痛苦,将自然界细胞的无序生长给人类带来的生命的挑战,转化为对自然界神秘规律的探寻,而艺术家刻骨铭心的感受也随之转化为不无幽默的在艺术中被观赏的对象。当许多写实画家将目光持久地盯住眼前之物时,抽象艺术家却转向内心,他们在画布上倾吐内心深处的情感。人的内心包含了梦幻与欲望、理想与爱情,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然与生活对于人类的馈赠。”知名批评家殷双喜对于谭平版画艺术的精辟评论,同样也适用于谭平的绘画。(中央美院博士刘礼宾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