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方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方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合作学习”这一创新式课堂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努力创设一个有利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改变旧的、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和课型结构,形成相应的创新式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这一创新式课堂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努力创设一个有利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改变旧的、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和课型结构,形成相应的创新式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

在课堂上,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运用策略的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认知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正好又提供了学习活动中的优势互补,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活动能够切实有效地进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教学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促进合作交流呢?

让学生眼中没有老师

学校每个学期都有开公开课的任务,对校内公开的,对校外公开的都有。上过几次公开课,参加过几次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我有这样一个感受:借班上课,虽然对学生了解不多,有的时候和学生接触只有几十分钟,甚至只有一个课间的时间,但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往往能够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氛围,课堂上,学生很大胆,易冲动,敢“造次”。而上自己带的班,却达不到期望的效果。仔细想想,这也正常,因为上自己的班,学生眼中有老师。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观念不仅存在于教师心目中,也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里。老师说的总是对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虽然“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道理我们都懂,也知道要那样做,虽然我们一直把学生尊称为教学的主体,一再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姑且不谈老师有没有给学生作“主”的机会和权利,就算给了,完全给了,学生又真正作了百分之几的“主”呢?学生眼里有老师,在老师的面前,他们敢作多少“主”呢?

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地进行探究活动,必须要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有了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和自由感,没有胆怯,也没有对老师的依赖,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真正实现心理表达的自由和开放。而这种空间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不断的过程,并不是今天想建立就能建立的。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新的师生观,注意平时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鼓励学生“冲动”,理解学生的异想天开甚至是胡思乱想;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一切努力;宽容学生的幼稚……学生眼中没老师,学生是自由的。

给一次机会,收获一份惊喜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努力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素材和机会,使学生在获取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相信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圆》这一单元结束了,放学回家前,我特意关照明天要进行单元考试,不要忘记带圆规,可第二天还是有几个“不听话”的学生没带圆规,我很生气。“今天考试不准问别人借圆规。”我满以为这下肯定可以给那几个“不听话”的学生一个教训,但学生却以自己的行动纠正了我的想法。试卷一交,“调皮”的XXX同学就跑到我跟前,得意地对我说:“老师,我没带圆规,还是画出了半径是2厘米的圆。”我摸摸他的头,带着怀疑的口气说:“真的吗?”他拿出自己的考卷让我看,并迫不急待地介绍自己的方法:“我用一块硬纸板,在上面先用铅笔弄一个小洞,然后从这个洞开始画一条2厘米的线段,在另一端再弄一个洞,然后我用两支铅笔按住两个洞,一支不动,一支转一圈就行了。你看,我画的圆蛮圆的吧?”

听着学生的介绍,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在学习圆的画法时,我并没有先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怎样画圆,学生探究气氛相当浓厚,想了很多的方法:有借助圆形物体画的,有在现成的圆上描的,有用线固定一端画的……但今天考试的这种方法当时却没有呈现。如果跳过这一环节,直接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学生会有今天的想法吗?如果课后不去叫学生继续思考画圆的方法,学生会有今天的想法吗?

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丰富的。老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有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超载老师,出现新颖而又奇特的想法。这种一闪即逝的思维火花只要得到老师的尊重,肯定会放出夺目的光芒。

多么精彩的争论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些数学问题、数学现象,学生常常会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引导得当,往往能引发课堂争论,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直线、线段、射线一课,认识完三种线的特征后,我从头上拔下一根头发,学生奇怪地看着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这时,我提问:这根头发是什么线?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甲:我认为是线段。

生乙:我认为不是线段,是射线。因为头发长在头上会长长,说明它的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生甲:不对,头发拔下来以后怎么还会长呢?

生丙:头发拔下来后,它的一端有一个小点(发囊),而另一端没有,所以它应该是射线。

生丁:我认为头发既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因为一般情况下,头发是弯曲的,而线段和射线都必须是直的。

……

多么精彩的对白,多么富有创意的想法,这一切都是由一根头发引发的争论产生的。虽然争论最终没有统一的结果,但学生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却真正搞清楚了。

课堂教学正需要这样的争论,因为争论是不同思维活动互相碰撞的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往往能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