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知识环境对中层经理创新行为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知识环境对中层经理创新行为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研究组织内部知识流与知识管理策略对中层经理创新行为的影响,运用100位中层经理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发现:上至下知识流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下至上知识流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编码化策略对利用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环境因素与中层经理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知识流;知识管理策略;中层经理;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

1.引言

在经营环境快速变化的当下要求企业既具备利用自身能力进行创新又能向外探索进行创新,即兼顾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1]。影响这两类创新活动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3],其中,知识管理对两类创新活动的影响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4-7]。

企业知识管理的探索式、利用式创新关系的研究,通常在企业组织层面开展[5]。但是组织成员个人是组织层面创新的基石,特别企业中层经理[8-10]。在角色上他们是高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之间的纽带,在知识方面他们是将信息上传下达的中间人。所以企业中层经理在企业知识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关键。因此针对中层经理创新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组织知识环境(包括组织内部知识流与知识管理策略)与中层经理探索式/利用式创新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将Mom等[6]的研究进行扩展,纳入知识管理策略这一重要的知识管理变量,同时对刘静等[7]的部分理论观点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在个人层次上对知识管理与探索式/利用式创新行为的关系作进一步探讨,以补充完善现有理论,并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2.概念界定

2.1 中层经理的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行为

探索,汉语词语中解释为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March在其理论文献中也指出,探索行为具有灵活、变化、改变的特点。所以中层经理探索式创新的重心是在扩展其知识视野的前提下前提谋求变化,以寻找新的组织规范、路径、结构和系统,拓展新技术、新流程和新的细分市场等。对现有的固定观念和决策持审视的态度,探索式创新需要的是一种长期导向。

利用,汉语词语解释中为设法为己所用,利于发挥效用。March在其标志性文献中提出,利用侧重于选择、执行、提高效率。所以中层经理利用式创新行为的重心是在对原有知识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强可靠性的情况下将现有的观念和决策细致化,改进流程、技术,拓展产品。利用式创新是一种短期导向。

2.2 中层经理面临的知识环境

中层经理面临的知识环境涉及诸多因素,本文集中研究与中层经理的探索式/利用式创新行为紧密相关的两类因素――组织内部知识流与知识管理策略。

(1)组织内部知识流。参照Mom等的研究[6],本文只研究知识流入。企业中层经理在组织中位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企业内部纵向知识流和横向知识流都交汇于此。因此中层经理的知识流有三条线:从上级处获得知识,称为上至下知识流;从下级员工处获得知识,称为下至上知识流;从同级或同级部门处获得的知识,称为横向知识流。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可是多方面的,其获得的知识既有隐性知识也有显性知识。

(2)知识管理策略。知识管理策略是一个涉及企业中各方面元素的企业管理策略,以企业内外部的知识作为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策略的集成,其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价值。学者对企业的知识管理策略有多种不同分类,其中,根据企业所注重的知识内涵,将知识管理策略分为编码化策略和人际化策略。

编码化战略,是指企业将知识进行编码,存储于计算机的文档或数据库中,便于组织成员获取和使用,适用于对显性知识的管理。

人际化战略,是指知识和开发知识的人员紧密相连,主要通过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知识共享,主要以隐性知识为主。

3.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1 知识流对中层经理创新行为的影响

(1)上至下知识流的影响。在组织中,在按不同技术特征或地理位置划分的部门内垂直转移的知识可称作上至下知识流。这种知识流有利于中层经理对既有的知识进行提炼和深度挖掘,有利于使其在改进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利用式创新[6]。反之这种知识由于没有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知识接受者对新领域知识的探索,因此不利于中层经理的探索式创新。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上至下知识流对中层经理探索式创新行为有负向影响。

H2:上至下知识流对中层经理利用式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

(2)下至上知识流的影响。在组织中,中层经理以下的员工自下而上传递的知识称为下至上知识流,其常包含了广泛和多样的知识,中层经理可以从这些知识中了解动态情况,有利于其探索式创新。但由于这种知识较不系统专业,对其深入了解、提炼和改造现有知识造成了干扰,因此不利于利用式创新。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3:下至上知识流对中层经理探索式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

H4:下至上知识流对中层经理利用式创新行为有负向影响。

(3)横向知识流的影响。这种平级的人员或部门之间流动的知识通常是复杂、不明确和隐性的。由于这种知识流和中层经理本有的知识体系缺乏交集,因此不利于利用式创新。反之,这种多方位的知识可以拓宽中层经理全面的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有利于中层经理的探索式创新。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5:横向知识流对中层经理探索式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

H6:横向知识流对中层经理利用式创新行为有负向影响。

3.2 知识管理策略对中层经理创新行为的影响

我们可从组织学习领域的仿真研究来了解两类知识管理战略与两类创新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编码”为学时,组织编码形成快速(类似于编码化战略),可以促进利用行为,并抑制探索行为[1]。Miller等引入隐性知识、人际交流的学习机制(类似于人际化战略),研究发现可以促进探索行为和抑制利用行为[4]。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7:编码化策略对中层经理探索式创新行为有负向影响。

H8:编码化策略对中层经理利用式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

H9:人际化策略对中层经理探索式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

H10:人际化策略对中层经理利用式创新行为有负向影响。

上述假设可归纳为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

4.研究设计

4.1 量表

为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及信度,所有量表均采用5点Likert量表进行测量。知识流量表与中层经理创新行为量表的刻度均为“参与下列活动:1很少,…,5频繁”,知识管理策略量表的刻度为“以下描述与贵公司的真实情况:1很不符,…,5很符合”。

经征求专家意见、预试等环节,最终用于正式研究的量表如表1。

图1 概念模型

表1 量表题项、信度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变量 题项

编号 题项内容 标准化

因子载荷 t值

探索式

创新 ER1 调查或发展新的产品和服务需求 0.85 9.63*** 0.84

ER2 推广与自己以前的产品完全不同的新产品和服务 0.70 7.53***

ER3 开拓新的市场和寻找新的客户群 0.84 9.60***

利用式

创新 ET1 有可循的惯例的工作 0.65 6.69*** 0.75

ET2 有明确规章流程的工作 0.92 10.02***

ET3 利用您目前自身的技能就能很好完成的的工作 0.59 5.95***

上至下

知识流 TD1 从您的直属上司那里收集知识 0.67 7.12*** 0.82

TD2 从您直属上司的上一层那里收集知识 0.93 11.15***

TD3 从您直属上司的上两层那里收集知识 0.81 9.08***

下至上

知识流 BU1 从您的直属助理(下一层)那里收集知识 0.87 10.65*** 0.89

BU2 从您的直属下属的下一层人员那里收集知识 0.92 11.57***

BU3 从您的其他下属那里收集知识 0.81 9.60***

横向

知识流 HR1 从您所在小组的其他平行管理人员那里收集知识 0.73 7.77*** 0.83

HR2 从您所在部门其他小组的成员那里收集知识 0.97 10.82***

编码化

策略 CD1 公司要求员工将工作相关的技能和经验整理成系统的文档 0.90 9.73*** 0.77

CD2 公司教导员工从公司内部的文件和手册中获取所需的知识 0.50 4.96***

CD3 公司要求员工将所有的会议都整理出完整的会议记录 0.72 7.46***

人际化

策略 PS1 公司鼓励员工通过私下的交谈和讨论来分享知识 0.66 6.34*** 0.74

PS2 公司会安排一对一的指导,来传授给员工必要的工作技能 0.82 7.98***

PS3 遇到新问题时,公司通常会召集相关同事开会找出解决办法 0.64 6.15***

注:(1)N=100;(2)*P

4.2 抽样

本次研究向上海、重庆、深圳、山东、江西等地与课题组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发放问卷,通过“先电话联系,再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累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13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33.3%。调查对象是企业核心业务部门的部门经理或业务主管。

5.研究结果

5.1 信度与效度

信度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均超过0.7,显示了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用LISREL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按七个因子拟合模型,拟合指数可以接受;标准化因子载荷在0.50至0.97之间,都达到较高的显著性水平(P

Harman单因子模型的拟合结果((170)=918.77,RMSEA=0.211,NNFI=0.42,CFI=0.48,IFI=0.49)与之前七因子模型的拟合结果存在显著差异((21)=680.27,P

5.2 假设检验

我们采用回归分析来检验假设,这也与Mom等的做法一致[6]。我们设置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员工数)、企业经营年限、企业所有制性质(1国有,0非国有)、企业所属行业(1制造业,0非制造业)、调查对象所属管理层级(1部门经理,0业务主管)和调查对象就职年限。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模型1、3为只包含控制变量的基准模型,模型2、4为包含自变量的模型。所有模型中,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远小于10,说明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并不严重,分析结果是可靠的。

由检验结论得出,上至下知识流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22,P

下至上知识流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3,P

横向知识流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影响均不显著,H5和H6均未得到支持。

编码化策略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23,P

人际化策略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影响均不显著,H9和H10均未得到支持。

6.结论与讨论

经本文研究了有如下发现:①影响中层经理两类不同创新行为的知识环境因素是不同的,上至下知识流、下至上知识流以及编码化策略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影响,而只有编码化策略对利用式创新有显著影响;②知识流入并不一定都促进中层经理创新行为,例如,上至下知识流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下至上知识流对探索式创新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同一知识环境因素对中层经理不同创新行为的影响可能不同,例如,编码化策略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利用式创新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对管理实践而言,本文的结果表明:针对中层经理不同类型的创新行为(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应营造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环境。如果知识环境适当,将促进中层经理特定的创新行为。反之,如果知识环境与创新行为类型不匹配,将阻碍和削弱中层经理的创新行为。这些结论提示企业领导者:应更为细致地管理中层经理的创新活动,应重视知识环境与创新行为的匹配。

参考文献:

[1]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71-87.

[2]He Z,Wong P.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4):481-494.

[3]Miller K D,Zhao M,Calantone R J.Adding Interpersonal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to March’s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Model[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4):709-722.

[4]李忆,司有和.知识管理战略、创新与绩效的关系――基于企业战略的分析[J].科研管理,2009,30(3):154-165.

[5]Mom T J M,Van Den Bosch F A J,Volberda H W.Investigating Managers’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ctivities:The Influence of Top-Down,Bottom-Up,and Horizontal Knowledge Inflow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7,44(6):910-931.

[6]刘静,司有和,李忆.组织结构、知识流与中层经理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4):147-150.

[7]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Press,1995.

[8]谢洪明,刘常勇,李晓彤.知识管理战略、方法及其绩效研究[J].管理世界,2002(10):

85-92.

[9]Hansen M T,Nohria T,Tierney T.Wha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Knowledg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77(2):106-116.

[10]Gupta A K,Govindarajan V.Knowledge Flows and the Structure of Control with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16(4):768-792.

[11]Branzei O,Ursacki-Bryant T J,Vertinsky I et al.The Transformation of Green Strategies in Chinese Firms:Match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es and Individual Principl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1075-1095.

作者简介:廖静怡(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竞争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