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态涵养文化育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涵养文化育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6年4月26日,北京市第三批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项目组组织北京市16个区中小学文化建设项目校校长走进房山区,参加“生态涵养文化育人”区域文化建设展示交流会。房山区地处北京西南,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和平原面积各占三分之一。首都发展大局将房山区定位为“生态涵养区”,根据北京市对房山区的区域功能定位,房山区教委在分析区域内学校因地域、历史、现状的不同而形成的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将文化建设定位为贯彻国家和首都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推动力量、区域教育生态优化的重要举措和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主要途径,形成了“生态涵养、文化育人――让学校文化扎根、生长、延伸”的文化建设区域特色。

统筹规划,交替引领共生长

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房山区教委依托《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示范校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始终坚守“文化育人”这个中心,将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放在育人上,做“心中有人”的学校文化是房山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

在创建过程中,房山区做到了五个结合。

一是顶层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2014年,房山区教委颁布相关文件,部署了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具体要求,列出了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的“任务书”和“时间表”。截止到2015年4月,有26所中小学被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2016年1月,房山区又有17所中小学参加了第三批评审。

二是理论建构与务实推进相结合。理论建构是学校创建工作的难点,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房山区依托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刘永胜、吴`校长工作室,以及北师大、北京教育学院的专家资源,先后三十几次开展创建指导活动,引导全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向上生长”的目的是“向下延伸”,所有申报学校都反复经历了“实践―指导―修改―再实践―再指导―再修改”的过程。这种结合使区域内学校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三是典型示范与全员参与相结合。创建之初,房山区教委就制订了交替引领、共同提升的推进策略。首先,发挥示范校的引领作用,以区级现场会和走进示范校的形式,分享创建的过程和成果,创建以来共举办21次走进示范校活动。其次,以第三批的创建引领第一、二批的文化生长,使学校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动态成长的过程。在创建过程中,房山区教委邀请了第一、二批示范校的校长作为入校评审的评委,同时打通学段设置,中小学相互走进。这种既分批次又不分批次的全员参与、交替引领模式,使校长队伍迅速成长,学校办学实践和理论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四是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在创建过程中,既要尊重历史,做学校文化的“薪火传递者”,又要汲取时代元素,做未来公民的“生长孵化器”。为此,房山区教委一方面要求各学校带领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创建工作,共同追寻学校历史,思考学校未来;另一方面请专家走进部分学校,点对点地进行指导。

五是督导评估与奖励激励相结合。首先,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体系,每学年由兼职督学随教委督导组一起入校督评,通过听汇报、听课、查档案、看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学校文化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其次,为了鼓励学校的创建工作,2014年起,房山区教委对市教委、市财政局拨付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经费”进行重新分配,对被评为示范校的学校进行奖励,对自主申报的学校进行补贴。督导评估、资金奖励等措施推动了学校创建水平的提升,调动了学校创建的积极性。

实践扎根,百花齐放生态美

在学校文化建设创建过程中,房山区中小学校长重视学校文化的系统推进,积极努力寻找各自学校的文化特质,立足区域资源与文化发展实践基础,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建构个性化的适宜学生成长的学校文化。秉持学校文化“心中有人”的价值理念,努力让学校文化落地生根,百花齐放。

坐落在有“京西南第一水乡”之称的长沟镇的长沟中学注重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整合地域独特文化资源,建构了“钟毓教育”文化品牌;始建于1847年“卓秀书院”的良乡一小进行文化寻根,基于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卓秀”文化理念体系;北京工商大学附属小学基于学校变革与学校原有的“体验”教育特色基础,以追求教育本真,形成了以“行于实,方乃成”体验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育人体系;窦店中心校的“1+N”体现了文化的融合和辐射作用;良乡四中基于学生成长期待,立足育人目标实践,提出“明礼・立责”文化育人实践体系;史家营中心小学立足房山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挖掘资源优势,开发了学校特有的“百花”课程体系,如利用毗邻国家4A级景区圣莲山这一资源,开发了“房山圣莲山风景度假区学生教育计划书”“走进圣莲山”综合实践课程,使资源变成学校的有效课程,体现了文化的生态性;良乡三小、房山四中都是基于打造现代学校而形成的学校文化体系,如良乡三小的“服务教育”、房山四中的“生态教育”等。

内涵发展,文化建设见实效

一是形成了“用心做教育,做心中有人的教育”的区域教育核心价值观。心中有学生、有教师、有家长,始终让学生站在学校的正中央,让教师得到解放,让家长成为最坚实的合作伙伴,是房山区中小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是形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系统的推进模式。首先,既分批次又不分批次、交替引领的创建方式,促进了区域学校整体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其次,以示范校引领“向上生长”,实现文化高站位;以中心校带完小向下延伸,实现学校“文化覆盖”;以学校文化向班级“文化下沉”,促“文化落地”。再次,中小学打通评审,关注区域内的小初文化衔接。这样的推进模式使房山区的文化建设脚下有根,走得扎实。

三是学校办学品质得到不断提升。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品质提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的办学理念更加清晰,办学目标、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建立了学校文化支撑体系,将学校文化落实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等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丰富了干部教师的精神内涵,提高了对学校文化的认知水平;促进了办学品质的提高,区域内“一校一品”的格局逐步形成。

总之,学校文化建设助推房山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提速期,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效。2015年4月,房山区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区县国家级验收;区域构建起“幼、小、中、职、成”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2014年,房山区成为全市第二家、郊区首家学习型示范区,教育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日益凸显;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依托中科院“百名小发明家项目”,共有109项学生科技小发明成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