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区农村小学课程改革存在问题探因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区农村小学课程改革存在问题探因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山区农村小学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课改研究与小班教学和复式教学不相适应;学校管理相对落后,教研力量相对薄弱;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滞后;评价机制跟不上。针对以上总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山区农村小学;课改;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我县全面铺开,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我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县,3万多小学生分布在几百所小学里,校点分散,交通不便,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许多困难。因此,课程改革在我县广大农村小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亟待教育工作者认真探究,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就本县实施课程改革以来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看法作简要分析和说明,供大家参考。

一、当前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实施几年来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1、 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在山区农村小学,大部分教师都在忙于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管理好学生和班级。

他们普遍认为,新课程只是换了一本新教材而已,至于课怎样上,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如何发展学生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这一切是依然如故,导致新课程的实施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另一方面,山区农村大部分家长都认为,不管课程怎样改革,教材怎样更换,他们评价教师和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还是分数,评价自己孩子也只是一张试卷的分数。

2、教师素质相对较差,学习力度不够。

教师素质较差是山区县的一种普遍现象。有一批教师长期在边远村校或教学点任教,信息闭塞,听到的、见到的和现代教育要求甚远。他们对老一套教学观念抱住不放。这批教师年龄偏大,而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基本功也不够扎实,对实施课程改革也就无所适从。当然,相当多教师是积极上进的,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努力掌握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但山区教师参加高水平的教学观摩机会很少,无法获取较为系统的教育教学信息。即使是参加优质课观摩活动,也是看热闹的多,适用的东西少。另一方面,我县190多个村级小学中,有110个左右的学校(约60%)教师是一个人包一个班(年级),教师除了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外,根本无法业务培训,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和反思。有的教师即使学到了一些新东西,但缺乏实践的勇气,不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能学以致用。

3、学生素质较差,课改研究与小班教学和复式教学不相适应。

在边远山区,信息闭塞,学生见识少,他们的知识几乎都只能是从教科书中获取,非常有限,加上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障碍,学生入学时几乎听不懂普通话。与城市同龄孩子相比,农村学生素质差得较远。

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校点分散,班级人数少。如本县2009年一年级新生3000多人,被分散在200多个班级中,平均每班不到15人,10人以下的班级就有100多个,并且有近100多个班的师生是在复式教学中实施课程改革的。然而,我们的培训内容,我们专家的讲学内容,教师们所看到的优质课和观摩课,所看到教学录像,适用的都是城市学校,从来没有人针对边远山区农村学校的教学问题进行过研究和辅导,我们的老师学习了课改的理论,培训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观看了优秀的课例,又有多大实用意义呢?

4、学校管理相对落后,教研力量相对薄弱。

农村小学除了教师素质相对偏低外,高素质的领导也相对缺乏。在学校其它中心工作繁多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学校、社会、家长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对学校工作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如何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活动,进行以课改为中心的各种教学实验等,几乎很少被关注。很多学校领导除以应付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布置的中心工作以及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外,也只能维持本校基本正常的教学秩序了,对教研教改通常只是被动参与、简单摹仿。学校教师为了应付教学质量(考试分数),一天忙于灌输知识,更谈不上搞什么课题研究。

5、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滞后。

在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人数减少,许多村级完小的学生数都不到100人,如按1:21编制,只能安排4-6名教师,学生数虽不多,但六个年级的教学工作量已经是很难以完成,按课程设置要求,每个年级8本教材左右,6个年级近50本教材,平均每位教师至少要拿8本教材,备8个学科的课,基本都是包班式,每节都有课,还要批改作业和写教案。想想看,如何搞教研,如何进行课改。因此,很多学校不得不为教师减负,于是减少了一些学科如自然科学,社会,品德、美术等,加上教学设施不全,活动场地缺乏,无科技活动器材,无实验室、电脑室及设备。这些无疑给广大农村学校推行课程改革造成了许多障碍。

6、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还未找到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有新的理念为指导,有全社会观念的转变为依托。但是在农村,由于高考、中考这根升学指挥棒的作用,人们衡量一个教师、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方的教育教学水平仍然看高考、中考成绩,长此以往,小学也实行或变相实行统考,也排名站队,而且把成绩与职称评定、评选先进、工资晋升挂钩,形成一票否决制,致使新课程的实施举步维艰。

二、如何有效地实施和推进农村小学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使人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那么,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又如何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呢?

1、 教师的素质在短期内要得到有效提升。

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让他们尽快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一种崭新的现代教育观念,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在小学教育阶段构建起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方式,让教师成为民主型、合作型和研究型教师。其次,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如何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各种教学活动。这对于山区农村小学教师而言,更是一项严峻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省和检讨,搜寻自己的不足,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充电"。第三,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设平台。如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制度,切实启动农村教师培训工程,让边远山区农村教师多一些机会去学习,去观摩,提高自己的素质。

2、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转变学校领导观念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很多农村小学校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落后,学校办学条件和课程资源也严重不足。能否逐步改变这些现状,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政府要保证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满足课改的物质需求;学校要挖掘内部潜力,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办学效益。我们的学校领导应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顺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大胆探索,重构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让教师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校园成为乐园,让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

3、注重边远山区小班和复式班的课改实验研究。

以往的课改实验研究,大都针对城镇学校和条件较好的农村学校,而对于边远山区班级人数较少,学生素质较差的农村小学,尤其是复式班如何实施课程改革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教研工作者,应该在学习外地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把重心放在研究适合本地实际的课题研究上,使我们的广大教师能多学习观摩一些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的课改服务。

4、尽快出台与新课程和农村小学实际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是对原有课程哲学观和课程价值观的重大调整,彻底撼动了传统的课程观与教学观。这样,原有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就要及时地做出回应和相应的调整,以触动和激励教师转变育人观念,改进教学策略,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这就需要一个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如果没有具体的、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估办法,我们的许多教师会采取等待、观望甚至抵触等消极态度,使课程改革游离于浅层次的口头之上,使新的课程体系难以顺利推进。因此,当前亟须建立一个适合广大山区农村小学的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机制,正确指导新课程的山区农村小学的实施。

5、加强教研队伍的力量,建立课程改革实施教研网络。

在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大都拘泥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缺少参与、民主、开放、合作、探究的意识。因此,在学校内部,要以新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为切入口,借助教研网络、教研理论报刊,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在教师之间进行密切合作。县教研室要努力构建一个硕大的教研合作和教研网络平台,有校内教师间的合作,有中小学之间、乡镇之间的协作,从而形成课程改革合作研究的共同体和教研网络,以此来缩小我们山区农村小学课程改革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与农村教育发展(《基础教育课程》作者:孙筱)

[2]农村小学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当代教育论坛》作者:熊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