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义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义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副名结构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非常规用法,本文从名词的语义特征角度探讨汉语中的程度副词+名词结构。首先介绍了感受性语义特征,然后依据名词的类型将副名结构分为三类:程度副词+抽象名词,程度副词+具体名词,程度副词+专有名词,结合名词的词义类型,分别对每一种类型进行具体分析探讨。

关键词:副名结构;语义特征;词义类型

一、引言

副词通常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却发现很多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所谓“副名结构”,指的是近年来现代汉语中出现的一种由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所构成的结构,如“很淑女”、“特朋友”等(仇旭 2011)。

汉语中副名结构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它最初被认为是一种“不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语法现象。但随着这种用法的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可了其合法度,并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描写和解释。其中从名词的语义特征来探讨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文章最为深入,张宜生(1996)提出了“量度义说”,认为包含量度义的名词可以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储泽祥,刘街生(1997)认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显现的是名词的性质细节;而施春宏(2001)则综合了“量度义说”和“性质义说”,提出了“描述性语义特征说”。本文试图从名词和程度副词的感受性语义特征入手并结合名词的词义类型对副名结构进行探讨,以期对这一结构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二、感受性语义特征

美国语义学家Don L.F.Nilsen and Allen Pace Nilsen把语义特征分为五大类:Grammatical Features,Inherent Features,Predicate Features,Adverbial Features and Perception Features。感受性语义特征,是指“带有主观色彩的”、“个别的”和“表示内涵的”语义特征。像enough,quite以及汉语中的“挺”“特”等表示程度的副词,都包含非常主观的感受性语义特征。例如某人认为enough,另一个人认为not enough。

能够进入副名结构的名词都需要有感受性语义特征。邢福义(1997)提出“该名词能够从气质、作风、样式、气味、势态等方面,反映出说话人的某种特异感受。”一个说话人,看到某女士在言谈上符合他的感受时,他可以说“很淑女”;看到某女士在举止风度上符合他的感受时,他也可以说“很淑女”

三、汉语“副+名”现象

从感受性语义特征视角探讨汉语副名结构,可以发现能够进入副名结构中的名词都需要有感受性语义特征。本文依据副名结构中的名词类型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类具体探讨:程度副词+抽象名词,程度副词+具体名词,程度副词+专有名词。

3.1 程度副词+抽象名词

抽象名词是表示抽象的无形事物的名词(刘晓峰 2002)。抽象名词本身的概念义就容易有感受性语义特征,如浪漫,有人认为浪漫,有人认为不浪漫,因此较容易进入副名结构中,如非常浪漫。

3.2 程度副词+具体名词

在程度副词+具体名词结构中,具体名词的语义并不指向概念义,而是指向它们的内涵义。Leech认为内涵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或个人都可以给一个词附加上内涵意义。因此,内涵义可以因人而异,具有感受性语义特征,如“汉子”的内涵义是“讲义气,正派等”,当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符合说话者对“汉子”的标准,他就可以说这个人“很汉子”。

3.3 程度副词+专有名词

邢福义(1997)认为,典型名词(专有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用的不是本然意义,而是一种临时赋予的“异感”意义。这里的“异感”意义也就是联想义。Leech认为,联想意义是一种能引起听者(或读者)联想的意义。因此联想义可以有感受性语义特征。如“雷锋”,他的概念义指一个人名,但他的联想义指乐于助人。

四、结语

沈家煊先生认为语义的演变总是伴随结构形式的演变,而不是结构形式的演变先于语义的演变。“副+名”结构不管哪种类型,只要名词能够进入这个结构,无论指向名词的哪个意义,这个意义都存在程度差别,这个名词都有感受性语义特征。

副词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与名词连用的超常规使用方法,但其深层原因是为了表达特定的语义内涵。这种现象同时也给了语言研究者们一个启示和提醒,即对于任何语言中的超常规现象都不应该采取一味否认或直接归为特殊用法的态度,而是要承认其存在合理性的同时,结合语言学理论对该类现象进行深入详尽的描写和分析,最后给出恰当合理的解释。(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Leech,Geoffrey.1983.Semantics[M].Harmondsworth:Penguin.

[2]Nilsen,Don L.F.,and Nilsen,Allen Pace.1975.Semantic Theory:A Linguistic Perspective[M].Massachusett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3]储泽祥,刘街生.1997.“细节显现”与“副+名”[J].《语文建设》.

[4]刘晓峰.2002.“副+名”结构的语义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79-82.

[5]仇旭.2011.现代汉语“副名结构”研究[C].上海师范大学.

[6]沈家煊.2001.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J].《中国语文》.

[7]施春宏.2001.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J].《中国语文》,(3),212-224.

[8]邢福义.1962.关于副词修饰名词[J].《中国语文》.

[9]邢福义.1997.“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语言研究》,(2),1-9.

[10]张宜生.1996.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