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直觉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未来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技术革命的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当前,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些见解。

一、创设探索问题情境,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发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本人在上《勾股定理》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由一个一个勾股图连接构成的奇妙美丽的勾股树,学生一下子“哇”的一声发出惊叹声,然后再让学生思考买电视机的尺寸问题:小丁妈妈买了29英寸(73.66厘米)的电视机,小丁回家量了一下电视机的长是59厘米、宽是44.2厘米,他认为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请你帮助小丁算一算是不是售货员搞错了。同学们马上动笔算了起来,突然有位同学说:“是搞错了,因为长度不对呀!”有几个同学马上反驳:“不对,29英寸指的是对角线。”我立即表示赞同,然后提出如何求对角线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用勾股定理!”我再问:“那大家知道勾股定理是怎么来的吗?”回答:“不知道!”这时我接上说:“今天我们先来探索勾股定理。”就这样,很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学生在整堂课中配合默契,并大胆探索。

由此可见,教师平时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很重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动手操作,安排独立思考的时间,并为学生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直觉思维能力是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据,以大量观察资料为基础,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过程。任何创造过程,都要经历由直觉思维得出猜想、假设,再由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实验,证明猜想、假设是正确的,这种思维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思维训练。

例如,为了让学生发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两角和他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这一定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块三角形玻璃板破损为两块(如图),要请玻璃店工人制造相同的一块,是否需要拿两块去?如果只拿一块去,行不行?拿哪块去?为什么?这说明什么道理?可归纳出什么公理?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直觉猜想不要随便扼杀,而应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由直觉得出的结论。应“还原”直觉思维的过程,从理论上给予证明,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题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目的。

(1)组织一题多解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向思考。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发散思维,实现和提高思维的流畅性。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使不同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并能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增强。

(2)设计一题多变的训练,促成学生思维的发散。一题多变是指在保持问题实质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变式改变问题的条件或问题的结论,把一个问题化为梯度渐次上升的一个问题系列。培养学生的转向机智及思维的应变性,实现提高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即使学生的联想和猜测是片面的,甚至是荒诞怪异的,教师也都应该持鼓励和赞许的态度,同时指出错误所在。只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猜测、积极思维、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想象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