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理答” 步步为“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理答” 步步为“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的“理答”行为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实现师生对话、生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教师的“理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它对于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答”俨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老话题”。

一、课前准备――有效“理答”的“先遣兵”

教师的课堂“理答”至关重要,但是实施有效“理答”并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前准备看似与教师的课堂“理答”没有直接关系,殊不知,精心的课前准备却是教师实施有效“理答”必不可少的“隐性工程”,是保证“理答”有效的前提。

1.排兵布阵,有效分层

钻研教材,合理设置问题出现的时机、数量、难度,让教师“问”得有理有据:备课时教师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设定四个等级的问题,按1、2、3、4编号(即使是一个很难的大问题,教师也要有效分解,分层细化问题);分析学情,将学生合理分层,让学生“答”得有依有靠。备课时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因素将学生编号1、2、3、4;一一对应,将问题和学生进行“搭配”,合理选择答题的对象,让“问”“答”都“有的放矢”。

2.轻松和谐,目标鼓励

教师要在课前积极创设轻松、愉悦、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激发学生的发言热情,宽容、理解学生的错误,这样学生“答”得才会没有顾虑。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自己制订答题目标(每节课最少回答一个问题,没有上限);再在课堂上进行有效调控,帮助学生在可行的范围内实现目标。同时,教师对达成目标的学生进行肯定,对超额完成目标的学生给予表扬,并颁发“学习章”。

二、实施策略――有效“理答”的“降落伞”

1.让学生经历充分的答题时间

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3秒提高到5秒时,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会提高,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会减少,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情况增多,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如二年级学习《乘法》后,教师提问:乘法和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样的问题学生是需要时间去思考、去组织语言的,如果教师即问即答,学生的答案一定是支离破碎、零零散散的。所以,教师要耐心等待,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回答才会全面、完善。

2.用“重复”提高师生对话的效度

课堂上,当学生“走神”,或思维发生偏差,或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或没有听懂同伴的回答时,教师可以采用“重复”的手段来拉回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这里的“重复”可以是教师重复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重复”学生的回答。如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时,教师设问: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这时部分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还在摆弄手中的教具,教师就可以走近学生“重复”刚才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当某个学生回答出“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可以组成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让多人“重复”,以达到强化巩固难点的作用。

3.让每个学生参与答题

目前,我们的家常课上“几人包答”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提出后,“后进生”迅速被优等生脱口而出的答案淹没,学习热情被挫伤,成了课堂的摆设;中等生想答,又跟不上速度,只说了几个字就被淹没,成了课堂上的陪客;优等生久而久之养成了骄傲自大、沾沾自喜、漠视课堂的毛病。长期的“几人包答”,从不同程度上伤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课堂上一定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参与答题,可以采用“一题多人答”“多人答一题”“学生转问学生”“教师转问学生”的答题方式。特别是在数学课的练习部分,这样的调控形式能够扩大练习量,让每名学生都经历答题过程,享受答题快乐。

4.让学生倾听、评价,放权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评价,并做出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鼓励学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独立自主的评价能力。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黑板上展示了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的不同分法,涂出其中的一份,从而得到了四分之一。这时,教师提问:为什么涂色部分各不相同,却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

生:因为这是同一个长方形,每一次都分成了四份,所以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此时,教师并没有急于去评价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或全面,而是请另外几个学生提问:你觉得他说得对吗?你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1:我觉得他说得不对,要平均分才行啊,随便乱分就不是四分之一了。

生2:他们分的图形是一样的,所以都是四分之一。

生3:不管怎么分,只要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分之一。

这样让学生你来我往,互相评价、互相补充,一方面可以引起不作答学生的注意度,同时又可以突出“平均分成四份”这一要点,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5.合理应对学生的“错答”,变废为宝

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有充分的预设,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不要一味回避,而是要合理引导。教师可以用“追问”将问题细化分解,可以用“反问”再次引发思考,可以用“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验证,从而将学生的错误融化,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如在学生认识“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之后,选择长度单位填空:一张床长2( ),有个别学生会填“厘米”。此时,教师可以让答错的学生站起来,说:你能用手比划出1厘米吗?再比划出1米的长度好吗?教师顺势用手势引导,问:一张床是2个这么(厘米)长呢?还是2个这么(米)长呢?学生很快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对“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概念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6.巧用“回答”形式

课堂上教师“理答”的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决定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也是多变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当我们在复习部分进行口算时,可以“轮答”,让学生一下子进入口算状态;当我们认为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但表达欲望不够强时,可以运用“抢答”,激活课堂气氛;当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小组讨论后再答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适度参与;当学生已经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对问对答”,培养学生捕捉和感悟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并能正确运用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默答”问题,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条理化。

三、“无声理答”――有效“理答”的“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答题表现是多样的、动态的,有时教师过多的言语反而会成为教学的拖沓,因此教师要善用非语言性“理答”。如在教学低年级时,学生的课堂纪律一般没有高年级好,当学生的课堂情绪过激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面前,摸摸他的头,对他伸出大拇指,胜过哄闹的“嘿嘿,你真棒”;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紧皱眉头,面露疑问,以鼓励其他学生回答;当某个学生离正确答案只有“一步之遥”时,教师可以面带鼓励,借助手中的教具帮助学生“跨越障碍”;当课堂上有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可以不作评价地稍微调高声调,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当课堂如“行云流水”,教师也可以不露声色地直接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有时,课堂也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

课堂是一个立体动态的教学过程,各种因素都会对课堂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不应该被“理答”的理论、策略束缚住手脚,而应该切合实际,灵活运用,时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