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阅读 始于教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阅读 始于教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数学教材是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和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数学课程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然而,绝大部分中职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并未养成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本文从课前、课内、课后三个环节来阐述如何引导中职生阅读数学教材,解决中职生数学阅读能力差、数学语言水平低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适合自己水平的发展,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教材 学案引领 阅读策略

自2014年起,总理连续三次将“倡导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他说:“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数学教材是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数学课程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

然而,绝大部分中职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并未养成良好的阅读教材的习惯,数学课本仅当习题集用。随着中职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新高考的逐步推进,中职学校文化课课程与专业课课程的开设比例再三调整。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高一高二数学课课时从最初的6节逐步缩减至3节,而教学内容并未多大删减。面对会考以及升学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中职学校的一线数学教师更应顺应总理的号召,培养学生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他们通过阅读成功地学会了一些东西,从而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自觉性,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本,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笔者使用的数学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同步配备丰富的数学化教学资源,具有较好的知识实用性、结构合理性、教学适用性和使用灵活性等特点。各章都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设置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化的介绍“公式编辑器”“Excel”“几何画板”等软件的数学应用,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正文边白新增二维码功能,可观看相关知识的视频、图片、文档,为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可直接使用的资源。因此,教师应多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来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一、n前:学案引领,熟悉教材的内容与结构

数学教材内容具有抽象性、简洁性等特点,学生阅读教材时很容易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学案与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理顺各个知识点,增强学生阅读教材的可持续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编写学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技能的设计,难度要适中,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独立完成学案中四分之三的内容,预习时间要控制在40分钟以内。

第二,要紧扣教材内容,遵循教材编排的合理性,避免给学生造成阅读障碍。

第三,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对一些很基础的知识,如概念、公式、运算法则、定理等,可以以填空、画线、列表、作图等形式完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重点,找关键词;对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分层次精心设计阅读思考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突破阅读障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适合自己水平的发展。

第四,要体现教材的信息化时代特征,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引导学生扫扫正文边白处的二维码,观看相关知识的视频、图片、文档,上网学习、下载数字化教学资源等,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五,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既可以作用于课前预习,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完善学案作为课堂笔记以及今后学生的第一手复习资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样,以预习学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能够让学生粗略把握新课的内容及重难点,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激发阅读兴趣,同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精讲点拨做准备。

二、课内:以学定教,指导学生制定阅读策略

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在预习学案中存在的问题,以学定教,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一些易错题让学生练习,在暴露出各种问题后,让他们再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讨论,使他们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在课内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形成阅读策略,如:提醒学生在阅读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基本知识点时,要弄清概念的实质,公式、法则、定理的条件与结论及其推导的依据,注意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在阅读几何部分时,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概念、定理图形化、符号化,实现文字描述、数学符号、图形表示的统一;在阅读例题时,要分析教材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每步推算的根据和理由、有无其他解法,并能适当进行变式,做到举一反三;在单元、章节复习时,提供框图表格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性阅读,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三、课后:开设任选课,延伸教材内涵

近几年,随着中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各校开设了形式多样的选修课。一线数学教师应借此契机,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有意识地开设一些既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有助于平时数学教学的任选课,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从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角度出发,利用教材每章节后提供的阅读材料可作如下尝试。

在给高一新生的第一堂数学课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目录,简单地介绍每一章后的两块栏目,例如:在高教版《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修订版)的第一章《集合与充要条件》后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1“如何在Word文档中录入数学公式”以及阅读与欣赏栏目“康托尔与集合论”,消除学生头脑中固有的数学书枯燥、乏味的印象,同时在数学教研组中应申报开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数学阅读与欣赏等与教材相匹配的任选课。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今后选课的盲目性,又提高了开设数学任选课的成功率,从而真正做到教材的延伸与拓展。

另外,任选课的内容安排应结合数学的教学进度,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只有接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创新能力。

我国近代教育家陆费逵在《中华书局宣言书》里提到:“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读懂数学教材,解决中职生数学阅读能力差、数学语言水平低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学习、领悟、吸收和内化教材的智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适合自己水平的发展,以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李广全等.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周万强.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教育研究,2007(4).

(作者单位:宁波建设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