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唯物史观为桥梁的中西史学交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唯物史观为桥梁的中西史学交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唯物史观自20世纪初开始流传于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的历史观;研究唯物史观,对于我们国家史学理论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都说“西马亦马”,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本文以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例)也是一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值得我们总结和探讨,对于发展中国特色、中国流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和学科是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

[关键词]唯物史观;中西史学;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简称,最早出现在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几次提到“这种历史观”,并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中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史学由马克思奠基,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逐渐演化为以下几支:一为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主要指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这可以看做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余脉”;二为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这是带有明显的斯大林教条主义烙印的史学,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衍化”;三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它的发展既受苏联史学的深刻影响又有本土的鲜明特色,发展到今天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延伸”;四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论述的史学类型,它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今时代的“发展”。

1946年,英国历史学家劳思指出:“在今天要成为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就要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这里说的马克思主义不难发现,指的就是唯物史观。无论是美国的新史学还是法国的年鉴学派,唯物史观对它们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而又重大的反响和意义。今天,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分支和法国的年鉴学派、美国的新社会史学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史学流派,其影响和意义可想而知,那么为什么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能够产生这么广泛的影响,这里以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爱德华・汤普森和霍布斯鲍姆为例作简单的分析。

霍布斯鲍姆是国际著名学者和史学大师,在史学研究和历史叙述实践中,他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中把阶级分析方法灵活运用于历史研究的最佳阐释者,其“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念和底层历史的史学取向是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前提条件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成为了撰写“自下而上”历史的最富成效的理论和方法。除了“自下而上”和底层史观之外,霍布斯鲍姆的整体史观也为世界历史体系构建提供了具体的史学范式,这主要体现在“年代四部曲”中;在这四本著作中,霍布斯鲍姆突破了传统的史学单调强调史料考证的史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提倡研究方法的大胆革新,重视理论概括和历史哲学解释,这一直是他在整体社会史研究中所追求的目标。在霍布斯鲍姆的史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其灵活运用唯物史观的高超技艺,这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当然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除了汤普森和霍布斯鲍姆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如希尔、希尔顿、安德森等等,他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新社会史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的影响

作为世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曲折和反复中不断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充分认识本国国情和史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正确对待各种史学思潮问题,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是未来史学发展的趋势,作为世界三大史学流派之一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也逐渐在中国产生了影响,并持续发挥着作用。

英国新社会史学家们主张新社会史的研究范式,尝试将研究的视角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同时又力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构建整个社会历史的图景,恰如学者指出的那样:“不管目光向上,还是目光向下,首先似应目光向内;不管目光向上、向下、向内,其次似应将目光关注整体”。在中国,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整个史学界的共同努力。

时至今日,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研究在中国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着,并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如何正确的认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史学的关系也将是未来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其中,“唯物史观”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它也是关系到中国当代史学发展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妍:《今思新史学》,载杨念群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第297至309页

[2]梁民愫:《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霍布斯鲍姆的史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年代四部曲:霍布斯鲍姆的代表作“1962年《革命的年代》、1975年《资本的年代》、1987年《帝国的年代》、1994年《极端的年代》。

[4]张广智:《史学之魂: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8页。

[5]劳恩:《历史的用途》(伦敦,1946年),转引自张广智:《史学之魂: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