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媒介的差异看叙事特征的异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媒介的差异看叙事特征的异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学和电影同是叙事的艺术,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种艺术的媒介不同也就造成了叙述同一事件的差异。本文将比较文学和电影这两种不同媒介在叙事视角异同讨论小说《山楂树之恋》的电影改编问题。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叙事视角

中图分类号:I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39-01

尽管电影《山楂树之恋》与原著小说讲述的都是同一个故事,但正如麦茨所说:“电影的表意过程必须谨慎地区别于文字语言的表意过程。”{1}文学与电影虽然都是叙事的艺术,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小说家运用文字,电影导演运用画面;这就是两种形式的简单然而是主要的区别。”{2}这两种媒介手段的差异也势必导致电影和小说在讲述同一个故事时具有不同的叙事特征

《山楂树之恋》是以小说中主人公静秋的原型在1977年写的一个类似回忆录的东西为基础写成的,因此艾米始终是以静秋的视角在叙事,是一种主观第三人称的全知角度叙事。由于小说属于自传体,全知视角也打上了很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的烙印,即“亚变种的全知方法”或“形象叙述”。在这种叙述方式中,叙述者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又把自己局限于故事里静秋的经历、思想和情绪中。艾米在《山楂树之恋》选择了这种独特的全知叙事,选用作者自己的声音,把叙述者与作者基本等同,又高于人物本身,这使得叙述的声调既非常有力,无所不知,又深刻剖析,直抵人物内心世界。

比如作者描写“静秋”第一次见到“老三”的观感和下意识动作时,就是在全知视角下用朴素自然的文笔生动的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在一见钟情的爱人面前的局促不安,时而担心穿着学生装的自己很难看,时而又细致的打量老三,将他的点点滴滴全部收入眼底,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将静秋最隐秘的心理通过对衬衣、毛衣、皮鞋的描写细腻地刻画出来。小说完全是一部充满着回忆色彩的小说,整部书把主人公静秋的生活线路作为小说叙述的主线,静秋的生活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变化构成了全书的节奏变化,又形成了独特的内向视角。艾米不仅仅选择了第三视角的全能视角上,来交代事情的发展,冷眼旁观,而是在这种无所不知的全能视角下,渗透进第一视角的主体意识,使得故事的叙述尤其有说服力,感情格外真挚,这比单纯地使用某一说话方式更有效,更有感染力。

而电影在构架叙事时,将小说中的“亚变种的全知方法”蜕变为“它”者叙述,体现为一种不动声色的“客观呈现式”的叙述人称。{3}与此同时,导演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更集中的为观众讲述着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充分发挥字幕的叙事功能极大的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它―他”者叙述方式。

影片中,导演始终是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角度叙事,又吸收了原著是自传体小说的精髓,使得这种全知又没有脱离静秋的视角,因此全知视角同样带有第一人称视角的烙印。影片中的事件发展几乎都是紧随静秋的视角加以展开的。在静秋和老三相识之初,老三在赞赏完静秋的文采后,黑底字幕显现:“这次谈话之后,老三一连几天都没有露面”。字幕逐渐隐退,静秋俯首案头的画面逐渐显现,画外音传来老三的声音,这时老三才得以现身。通过两人的交谈得知,老三去二队修柴油机去了。导演没有用镜头去呈现老三消失的这几天去哪了,而是在静秋的视角下交待了老三的去向。这显然也与一般意义上的“它”者叙述有着明显的不同。导演独具匠心的在全知叙事中加入静秋的视角,实则是在简化影片的情节分支,在电影有限的时间内极大的展示静秋与老三质朴无华的爱情经历,让观众全身心的投入到他们的情感当中,而不为他人的琐事所牵绊。

小说和电影是创作者表达思想情感两种不同的载体,当导演用电影语言去翻译文学语言时,当然会选择易于用镜头语言去表达的情节段落。除此之外,导演可以根据自身感受来成就影片的主题。导演提取了小说《山楂树之恋》中老三和静秋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生死离别,淡化了时期中对人性的泯灭和打压,年轻人无法挣脱时代枷锁的内心苦闷,而刻意营造了一个凄美的绝恋。艾米和张艺谋在作品中体现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不能单纯的得出谁优于谁的结论。毕竟“从人们抛弃了语言手段而采用视觉手段的那一分钟起,变化就是不可避免的。小说的最终产品与电影的最终产品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美学种类,就像芭蕾不能和建筑艺术相同一样,”{4}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去彰显着各自的审美价值。

注释:

{1}转引自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2}爱・茂莱.电影、戏剧、文学.见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3}参见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4}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