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矫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矫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厌倦教师职业,而没有进入的则期盼进入教师行列。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多年来,教师一直被人们称为春蚕和红烛,然而这赞美的背后,掩盖的是对教师个人价值的漠视。人类跨入21世纪,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不断攀高,教师个体的职业倦怠日益凸现出来,昭示着教师生活质量的下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沉闷单调的工作环境,过重的工作负担和无边的精神压力三方面的因素。

一、单调导致创新不足

教师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单一而重复,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几十年如一日的在教室与办公室这两点一线间穿梭,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这些相同的工作内容。而且还要保持几近相同的工作节奏,像催眠曲,激不起一点大浪,像那山间溪流,雨不增旱不减。日子久了,天真活泼而富有个性的面孔,在教师的眼中逐渐变得刻板划一。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求真。在教学过程中本应是充斥着教师的智慧,体现着教师的创造性。但在这样枯燥的工作环境中,连起码的新鲜感都没有了,创新又从何谈起。加之个别学校将《没有任何借口》这种落伍于时代的工业管理模式作为管理的蓝本,以服从为核心的管理环境中,创新更无从谈起。

二、沉重负荷使激情丧失

大凡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十分清楚,教师工作负荷的强度是很多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以小学教师为例,每周要上课20节左右,同时要完成同等课时的备课,除此以外还要批改作业和单元测试,写教育随笔,应付各类上级领导的检查和验收,交各种表格、资料。单靠在校时间是无法完成的,挑灯夜战便成为教师的家常便饭。在这种夜以继日的对工作的应付中,教师被拖得身心疲惫。刚上班时的新鲜感,热情劲荡然无存,当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过去,教师则更多地将“平平淡淡才是真”作为人生的信条。没有了激情,工作上便逐渐没有了追求,倦怠的心态便油然而生。比如,大多数教师都是小学高级职称,向上感觉无法逾越,跳两跳也够不到桃子,就不再努力,过一天算两晌吧。大多都是这样自我安慰。

三、精神压力导致身心疲惫

教师的工作时间算起来并不是很长,但那种因为模糊了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界限,而给教师的精神空间带来的永无止境地占据,是一般人不容易承受的。学生和教学充斥了教师生活的全部,即使走出了校门,脑海中浮现的依然是学生和教学。在家过个周末,也割舍不了对学生的那种千丝万缕的挂念。长期处在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况下,教师往往很难较快又较好地完成角色的换位,这又往往会成为导致教师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之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虽已全面展开,可在个别地区用分数给学生排队,用成绩给教师排队的现象依然存在,教不好就下岗依然是压在教师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教师工作,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矫正教师职业倦怠这种不良倾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改善工作方式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依旧是穷国办大教育,班额过大,教师缺编,经费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较好的解决。当我们面对这样一种无力改变的工作环境时,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积极的工作态度激励我们不断成功,良性的循环又将使我们最终赢得工作;抱怨眼前的工作环境,则令我们意志消沉,恶性循环又会让我们丧失起码的工作信心与希望。调整自己的心态,当没有更好的环境给我们机遇的时候,先干好眼前的事情,毕竟机遇是不会青睐那些毫无准备的人的。当我们真正学会生活,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工作,我们一定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精彩。

二、确立教育愿景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的一个不知名的世界培养人才的。而教师便是为这项未来事业辛勤耕耘的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我们在看到学生横向差距的同时,也要看到每一名学生的纵向提高;在看到学校这个小教育的同时,也要关心民族教育这个大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担起这样一个关系祖国未来命运的重担,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行的。徐特立说过,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当我们树立起了为民族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确立了共同的教育愿景,生活和工作就有了坚定的方向,我们的劳动才会苦中有乐。

三、丰富精神生活

教师被认为是精神上最富有的人,可现实并不是这样。伴随着教师工资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改善,精神生活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和出入社会文化场所的机会都很少,而校内开展的教工文化活动就更少了。同时,在这个“物欲横流,精神缺失”的社会里,教师群体中也很少有人愿意独守“窗前读书”这片净土。书籍是人的精神食粮,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离开了精神的支撑和文化的涵养,教师的完美形象就会黯然失色,教师的生活也会变得庸俗。读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境界。无论工作紧张与闲暇,都能够坐下来,读点诗词,看点名著。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工作上的紧张与疲劳。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影响着教师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制约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阻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承担着各自的责任,然而教师首先应当成为拯救自己的“上帝”。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文化街小学)